前不久,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傳來好消息:烏海市在强化契约履約監管方面的優秀經驗做法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批示表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烏海市多年來持續聚力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烏海市發改委信用體系建設科科長張鈺婧介紹,為有效破解契约履約監管難度大等問題,烏海市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信用”手段促進改革創新,依託烏海市信用資訊共用平臺建立契约履約信用監管平臺,實行契约全流程電子化管理,對契约履約資訊進行跟踪、處置、分析,有效降低合同違約風險。
“現時平臺已累計歸集各類契约3250份,涉及政府採購、招標投標、工程建設等多個方面,實現了契约管理全過程可留痕、可溯源、可追跡,有效改善了契约履約監管乏力的狀況,以優良信用環境為地區發展護航。”張鈺婧說。
人以信而立,城以信而興。近年來,烏海市不斷夯實信用資訊數據支撐,完善平臺建設功能,增强信用監管力度,創新信用應用場景。全市各行業首長部門相繼建立了信用規章制度以及本領域的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為信用體系建設在各行各業廣泛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和制度保障,推動全社會形成了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良好社會風尚,有力支撐了“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
日前,經營苗木生意的張永勝來到烏海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視窗辦理林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在確定沒有不良征信記錄的前提下,張永勝只填寫了許可證申請表和許可證核發告知承諾書,工作人員當場為他審批發證。
“我以為辦這個證挺費勁,現在工作人員當場就給我辦了,比想像的要順利。”張永勝高興地說。辦理林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原本需要提供身份證和營業執照原件,因為他的信用良好,通過容缺受理模式,只提供了身份資訊就辦了下來。
“為信用好的企業及羣衆在辦事時開闢綠色通道,讓羣衆切實感受到信用好辦事快,真正實現守信者一路綠燈。”烏海市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孫喜柱說。
如今在烏海市,守信者不僅在辦事方面盡享便利,還會得到“真金白銀”的實惠。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烏海市大力推進“信易貸”工作,現時“信易貸”平臺(烏海站)已入駐金融機構20家,發佈金融產品63個,注册企業(包含個體工商戶)12847家,實現線上授信39筆,授信金額3.54億元。烏海市稅務部門與烏海銀保監分局聯合推進“銀稅互動”,實現了納稅信用和金融信用互認,開創了以“稅”助“貸”,以“信”養“信”的融資模式,現時已成功授信4044筆,累計發放誠信稅收貸款23.04億元。郵儲銀行烏海分行積極推進雙基聯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建設,相繼評定了13個“信用村”、6個涉農社區、1072戶“信用戶”,累計為428戶“信用戶”發放低利率、無擔保的信用貸款8018萬元。
2015年至2021年,該市還召開7次誠信“紅黑名單”新聞發佈會,通過市信用資訊共用平臺,依法依規歸集法院、稅務、人社等部門誠信“紅黑名單”2000多條,並將“紅黑名單”推送到各區、各部門,依法依規實施聯合獎懲。並累計通過電話、現場等管道指導322家企業在“信用中國”網站上完成了493條行政處罰的信用修復。
此外,烏海市充分發揮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表率作用,主動兌現歷史優惠政策資金近1億元,實現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動態“清零”。在2021年全區優化營商環境評估中,烏海市政務誠信度榮獲100分,全區排名第1比特。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