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校共有28個科技小院獲教育部重點支持

江苏 77℃ 0
摘要:近日,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印發《關於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確定對68個組織的780個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設。江蘇高校共有28個科技小院上榜,分佈在江蘇、安徽、雲南、廣西等省區。科技小院如何深入生產一線,做好科技助農大文章?

近日,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印發《關於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確定對68個組織的780個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設。江蘇高校共有28個科技小院上榜,分佈在江蘇、安徽、雲南、廣西等省區。科技小院如何深入生產一線,做好科技助農大文章?

紮根鄉村施展才能 無邊田野天地廣闊

“我們團隊2008年成立江蘇如皋水稻科技小院,旨在打造‘嵌入式’基層農技推廣服務新模式。”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郭世偉教授介紹。

科技小院不“小”,能够施展才能的天地無比廣闊。“在這裡,坐在田埂邊吃飯是學生的常態,大家在田間地頭發現和解决了一批真問題。”郭世偉說。

2009年,當時還在南京農業大學讀研的郭九信一頭紮進如皋水稻科技小院。2015年博士畢業後,他受聘福建省一所涉農高校。“在科技小院的6年學習經歷,是我受到求職組織青睞的關鍵因素之一。”郭九信說。

在實踐中,科技小院也讓周邊農民成為懂科技的“土秀才”,學生們感受到用知識造福農村的使命感。“我去年帶了5名大學生進入小院,其中4人都考上了農學研究生,爭著要來科技小院。”郭世偉說。

科技小院既是學生的“課堂”,也是老師的“試驗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高郵奶牛科技小院負責人趙國琦這樣描述小院。“A2基因型奶牛近年來頗受歡迎。我們的科技小院就此規劃A2牛的遺傳育種、A2奶的特性挖掘、公犢牛肉用的培育研究工作等。”在運營科技小院的過程中,趙國琦有了新發現,也“玩”起跨界。他說,在高郵奶牛科技小院可以真正瞭解飼養乳牛的全產業過程,“把生產實踐的課程都補上了”。

助農興農提供幫扶 科技智慧實时線上

淮陰黃瓜已有30多年的規模化種植歷史,但由於種植模式傳統、品種不統一等問題,一直賣不上好價。

2019年,在瞭解到瓜農實際困難後,揚州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園藝學科負責人陳學好教授團隊,帶著口感型黃瓜新品種“玉秀2號”來到淮安市淮陰區丁集鎮。“‘玉秀2號’實地試種之後,口感、外形、抗性等迅速贏得瓜農青睞,我們隨後與園區開啟品種選育、種植和推廣合作。”作為省科技鎮長團成員和產業園“常駐技術員”,揚州大學園藝園林學院副教授許學文在丁集鎮一住便是好幾個月。

“科技小院落地後,大家合作更密切。團隊不收科技成果轉化費,幫助我們更新生產科技,填補黃瓜品種空缺。”丁集鎮副鎮長王永兵展示雙方剛剛簽訂的三年合作協定,“種植新品種後,農戶的收益普遍增超20%。希望揚大團隊提供更多改良果形、增强抗病性等定制服務。”

隨著合作的深入,科技小院的師生們發現,由於長期種植黃瓜,部分栽培土壤出現板結、鹽鹼化等問題。團隊指導種植戶在黃瓜種植空檔期種上玉米並深耕還田,改善土壤酸鹼度,新增有機質含量。“今年剛剛嘗試這種提升土壤品質的方法,沒想到見效特別快,新一波種植的黃瓜長勢喜人。在專業團隊的幫助下,農戶的難題被一個個擊破。”王永兵說。

培養模式改革創新 評價體系量身定制

如何因地制宜深化農業專業學位培養模式改革、促進產學研結合,也是科技小院團隊面臨的課題。

明年春天,蘇州大學蠶學方向的專業碩士新生將入駐吳江蠶桑科技小院,深度瞭解蠶桑全產業鏈。“科技小院過去也是專碩研究生培養基地,根據《科技小院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征求意見稿)》,培養要求有所提高,也做了更加細緻的規劃。”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基礎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教授貢成良表示,科技小院的建立與培育,創新了農業人才的培養管道,也對傳統培養管道提出挑戰。

“在學位論文的評審中,如果有專家對科技小院的培養模式不够瞭解,依舊沿襲學術型碩士的理論創新等要求來評估,可能會給師生帶來較大壓力。”貢成良建議,在協同培養、條件保障方面做好細化,尤其需要做好評估體制的配套。

“與農學類研究生側重於基礎研究不同,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研問題一定來自生產實踐。”揚州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王莉認為,科技小院的學生相當於提前進入工作崗位,打通了農業碩士從科研到實踐的“最後一公里”,也促進學生和企業的更多聯動。“有了科技小院的學習經歷,學生可以在企業直接上崗。”王莉說,揚州大學正根據最新培養方案對農業專業碩士製定全新的考核和管理辦法,科技小院的運行經費、招生資源、過程管理等方案也正進一步細化落實。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