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記者集體采寫
秋風送爽,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二十大報告,作為特殊歷史時點上的政治宣言,具有現實與歷史相貫通的大視野,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造性,作出了使命任務與戰畧舉措相銜接的新部署,在上海科教文衛體界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報告指出,到二〇三五年,要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强。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大家紛紛表示,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挑戰極限,做科研難題解題人
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報告指出,要加快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以國家戰畧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上海科創辦執行副主任彭崧表示,科創辦將圍繞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三個張江”建設上下功夫。推進實現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功能全面升級,將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主力軍,為國家戰畧安全提供支撐;推動張江高新區高品質發展,成為全市硬核產業主戰場,為上海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加快打造國際一流張江科學城,持續推動科研、產業和人才在這裡集聚,建設成為科創中心覈心承載區,為天下英才提供“活力四射”的創新環境,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應有貢獻。
市科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馬興發表示,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感到鼓舞人心、溫暖貼心、務實走心,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科技創新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市科協系統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揮好科協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樑紐帶作用,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為我國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貢獻智慧和力量。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域中的覈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畧支撐,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王蓮華說,伴隨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上海科技館從一館發展成為集科技館、自博館、天文館為一體的綜合型科學技術博物館集羣。“我們要以有效提高公民科學貭素、更好服務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為己任,加快構建以高品質科普為特色,全社會參與、多維度、多層次的‘大科普’體系。”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技術研究所團委書記鄭理說:“作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們在科研攻關中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我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挑戰極限,爭做科研難題的解題人。唯有矢志奮鬥,方能青春無悔、不負韶華。”
打造全方位、立體式育人時空
報告指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拿出一整個篇章,闡述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為高等教育現代化引領推進現代化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路徑。“我們要把建設‘第一個復旦’、邁向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奮鬥融入新征程的時代洪流,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厚植人才第一資源、增强創新第一動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表示,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持續深化本研貫通式人才培養改革,健全“基礎研究—前沿交叉研究—服務國家戰畧”三維互融的科研組織模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構建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新機制,服務社會發展,助力國家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人才集聚,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道路。
“作為一名高校一線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堅持育人與育才的高度統一,深度挖掘新時代偉大實踐中的思政元素和優質資源。”上海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莎日娜說,要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育人時空,打好立德樹人的“組合拳”,在守正創新中實現思政教育工作入腦入心。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晋元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季洪旭說:“一股强烈的自豪感、使命感在我心中激蕩。我們將切實踐行普陀區‘適合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和推廣晋元高中‘選擇教育’的新路徑、新經驗,引領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展優勢智慧。”
推動我國健康產業跨越式發展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增長到78.2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報告強調,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畧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
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主任王興鵬表示,中心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把服務人民城市建設和人民生命健康擺在突出位置,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始終秉承“惟新篤行”,把當好健康城市建設排頭兵和先行者的使命擔當扛在肩上,全面提升市級醫院治理效能,推動健康中國、健康上海在更高起點上揚帆起航。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說,作為國家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單位,將堅持黨建引領,持續打造現代化國家的現代化醫院模範,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模式和路徑。“當前,我們正積極創建國家醫學中心,作為衛生健康領域的‘國之重器’,助力推動我國健康產業、特別是生物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黨委書記鄒和建說,面對健康領域的挑戰,將進一步加強傳染病防控體系建設。“作為大型公立醫院,作為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的依託單位,華山醫院使命神聖、責任重大,我們一定不負重托,在健康中國建設中,交出華山人的滿意答卷。”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陳方說,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黨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作為一家有著118年歷史的公立醫院,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過加快提高醫療健康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准,不斷滿足老百姓求醫問藥的要求。”
為時代立傳,為人民放歌
報告指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艺文人才隊伍。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羣衆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方世忠表示,上海文旅系統和行業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從上海最有資源、最有優勢的地方出發,實施重大文化創作工程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强化文旅資源的全球配寘能力、都市宣推的國際敘事能力和數位文旅的轉型陞級能力,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上海原創”文化精品,進一步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提升上海都市軟實力。
市文聯副主席、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穀好好說,近兩個月來,上海昆劇團全情投入全本《牡丹亭》的創排,希望用守正創新的態度再度開掘經典,以唯美昆曲一展中國美學,全面展示劇碼歷久彌新的藝術價值和深刻內涵,講好中國故事,唱響中國聲音。文藝創作的根基、血脈、力量來自人民,要竭盡所能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為時代立傳,為人民放歌。
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彬表示,上海體育系統要不斷探索全民健身與健康深度融合發展途徑,將羣衆體育發展向更廣更深範圍延伸;要加快構建競技體育發展新體系,繼續完善獨具上海特色的都市型競技體育發展模式,推動上海競技體育攀登新高峰;要加快體育向其他領域賦能,推動體育與教育、旅遊、文化、科技等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全球著名體育都市,為建設體育強國貢獻上海力量。
春秋旅遊資深從業者周衛紅說,過去十年,旅遊業經歷了從快速發展到高品質發展的轉變,中國要從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發展。“雖然眼下旅遊業遇到了困難,但旅遊人一定能攻堅克難,在堅守、創新和拼搏中把企業穩定好、發展好,繼續通過旅遊這個大平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