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書寫新時代民生答卷

四川 66℃ 0
摘要:金秋時節,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濱河兩岸公園修建完工,拓展了都市綠色公共空間;雅安市雨城區第十七幼儿園開園,緩解了當地學前教育供需矛盾;川渝高竹新區警察政務服務大廳啟用,新生兒上戶、戶口遷移、車駕管業務實現“進一個門,辦兩省(市)事”。


    遠眺達州市通川區金石鎮高山優質稻基地,錯落有致的民居與連綿起伏的稻田相映,一幅生機盎然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鋪展。達州市通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摘自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金秋時節,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濱河兩岸公園修建完工,拓展了都市綠色公共空間;雅安市雨城區第十七幼儿園開園,緩解了當地學前教育供需矛盾;川渝高竹新區警察政務服務大廳啟用,新生兒上戶、戶口遷移、車駕管業務實現“進一個門,辦兩省(市)事”。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准,加强和創新社會治理,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永續。

始終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國慶前夕,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430戶地震受災群眾開始告別臨時帳篷,陸續搬進位於磨西鎮、得妥鎮4個新建安置板房的“新家”。

9月5日12時52分,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方面力量緊急馳援,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與灾害抗爭、與時間競跑,全力以赴救援生命、救治傷患,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搶通道路、通信、供水等基礎設施,堅決打贏抗震救災這場硬仗。

在大灾大難面前,總能感受到四川速度和溫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四川全力抗擊疫情,在全國率先提出分區分類防控策略;22天阻擊“德爾塔”病毒;成都近14萬名黨員就地轉化為疫情防控志願者,借助大數據手段和精准網格化管理,盡最大努力護佑每一位百姓;全省累計减免返社保費1393億元,惠及職工2095萬人。

越是關鍵時刻,越考驗民生保障。今年4月,省政府印發《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十五條政策措施》,為全省穩就業保就業、促增收提供了堅實支撐。9月,位於廣安市鄰水縣鼎屏鎮的一家建築公司領到了失業保險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6萬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5萬元。今年5月,鄰水縣實施全域封閉靜態管理,公司停工20多天。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我省對符合條件的市(州)實施失業保險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政策,僅廣安市就向298戶企業發放留工培訓補助507.7萬元。

十年間,從十項民生工程到30件民生實事,我省補短板、强弱項,不斷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財政民生支出占比每年穩定在65%以上,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全面加强。

時光的列車,載動沉甸甸的收穫。資料顯示,十年來,我省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6456.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年均增長超100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20180元、7432元增至41444元、17575元,均實現翻番。

著力解决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

近段時間來,樂山市市中區桂花樓社區的居民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社區的改造提升。“以前坑坑窪窪,路面很爛。現在道路圍牆都整好了,綠化也好了,還有了專門的健身設施。”

民生跟著“民聲”走。全省各地加快老舊社區改造,支持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真正讓民生工程得民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羣衆“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推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進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我省教育總投入從2012年的1477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816億元,年均增幅達7.68%,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資源配置持續優化。著力保障特殊群體權益,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全面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

推動社會保障提質擴面。實施全民參保計畫,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完善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擴大异地就醫結算覆蓋面。製定低保邊緣家庭認定等配套政策,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

深入實施“健康四川”行動。全省醫療衛生機构總診療人次大幅增長,2017年底全省醫療衛生機构總診療4.85億人次,到2021年全省醫療衛生機构總診療達5.46億人次,老百姓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得到了較好的滿足和保障。

“一老一小”最關切。開展普惠養老、普惠托育專項行動,加强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維護,推進公共基礎設施適老化適小化改造。加快醫養結合示範省建設,啟動實施銀齡健康工程,發展智慧養老新業態。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推動修訂四川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基金。試點開展“明眸皓齒、正心立身”健康工程,提高孤兒和困境兒童兜底保障水准。

加强城鄉基層治理。完善黨建引領、綜合服務、綜治保障、科技賦能的社區治理機制,實施城鄉社區治理試點示範工程,建立健全社會工作服務體系。扎實做好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後半篇”文章,創新鄉村治理管道,提高鄉村善治水准。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新時代新要求,惠及百姓的民生接力棒正在不斷傳遞,一幅幅溫暖幸福的民生圖景正在天府大地徐徐展開。

十年大事記

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以標準化建設為引領,著力改善民族地區辦學條件。同時,統籌財力將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農村學校作為重點,先後實施“改薄工程”“深度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大小凉山教育扶貧提升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教育建設項目。從2013年到2021年,四川省183個縣(市、區)先後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認定,全部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

四川深化綜合醫改試點

2016年,我省被列為國家綜合醫改試點省份。省政府出臺《四川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聚焦羣衆“看病就醫煩心事”,統籌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等綜合改革,全省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截至2021年底,全省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7.68%,在人均衛生費用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的情况下,實現了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主要居民健康名額均優於全國平均水準。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

大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專項行動。“十三五”期間,累計組織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15萬餘人次,全省培訓補貼支出60億元,勞動者技能水准和就業創業能力有效提升;累計培訓貧困勞動力96萬餘人,為全省脫貧攻堅大局做出積極貢獻。建成四川省職業技能提升網絡培訓平臺,支持623萬人次線上培訓。

兩項改革

2019年啟動實施的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是近年來四川部署開展的涉及最廣泛、羣衆最關注、影響最深遠的重大基礎性改革之一。截至2021年3月,兩項改革“前半篇”文章全面完成,全省鄉鎮行政區劃共减少1509個、减幅32.7%;村級建制减少19078個、减幅41.98%。

2020年7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後半篇”文章的指導意見》,圍繞改革、發展、服務、治理等方面明確了14項主要任務,推動“物理合並”真正產生“化學反應”。(記者 江芸涵)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