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託砥礪奮進——寫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五)直抵人心一座人民都市的暖意與詩意

上海 54℃ 0
摘要:人民城市建設過程中,上海著力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將每一個普通人視作都市真正的主人,不僅回應他們的需求和嚮往,更激發他們的智慧和力量。

  記者杜晨薇

  今年夏秋,上海一眾公園集體破牆:中山公園與蘇州河華政段連成一片;魯迅公園一段L形圍牆打開了,公園綠地和都市街區無界融合;復興公園的兩側圍牆也不見了,這座上海唯一法國古典式風格的園林,毫無保留地向路人呈現她全部的優雅與浪漫。

  破牆的背後,亦是城市建設思路的破圈。人們對都市公共空間何謂“優質”的認識也在不斷演化。隨著人與都市的互動加深,大家逐漸發現,好的公共空間不僅僅要可觸達,還要更開放、更便利、更貼近,要能够轉化成為都市獨特的魅力值和人民共同認可的生活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人的需求應該得到最大程度的觀照。換句話說,都市的一切空間秩序演變,應當必須更好地服務於她的人民。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楊浦濱江時,提出了“人民都市人民建,人民都市為人民”這一重要理念,深刻解答了兩組關乎上海乃至全國城市建設的重要命題: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建設什麼樣的都市、怎樣建設都市。

  今天,當我們回頭再看新時代上海走過的路,那兩組命題和它背後的答案,會變得更加易感易知。

  以高線思維解决

  底線民生

  人們常常用“AB面”來刻畫一個事物的複雜性。上海的B面,很長一段時間裏指向那些逼仄的老弄堂、舊社區。官方的政策文字中,它們也有一個統一的“學名”:二級舊裏以下房屋。

  上海要消除這些舊裏,不光是為了改變都市面貌,更重要的,是為了每一扇門後的市民能真正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過去30年,特別是最近這10年,上海政府一届届接續奮鬥,狠下功夫,創新辦法,努力兌現對老百姓的莊嚴承諾:全面完成成片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

  到今年7月,伴隨黃浦區建國東路68街坊及67街坊東塊二輪徵詢以97.92%的高比例完成首日簽約,舊改這一困擾上海幾十年的民生難題終於得到解决。昏暗的、直不起腰的樓梯間,擁擠、共用的廚房,這些都市的B面正一步步走入歷史。用地塊所屬建三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瑜的一句話:大家終於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向前走去。

  可以說,舊改是上海的“底線民生”。但解决諸如舊改、養老、托嬰等基礎性民生問題時,需要的卻是一種“高線思維”。

  就拿改善市民居住環境來說,整體改造要碰到無數複雜個案和成倍財力投入。但上海的思路是“多算大賬、政治賬、民心賬、長遠賬”,上海的態度是“事關羣衆切身利益的事,再難也要想辦法解决”,“羣衆需要什麼、期待什麼、操心什麼,我們就要著重抓什麼”。

  近年來上海數次高規格、大規模召開托嬰、養老服務工作會議,養老床位得到新增的同時,日托、喘息服務、家庭床位等豐富的養老服務形態亦不斷湧現;幼兒托育點建設中,上海更聚焦降低托育機构經營成本、提升托育服務質量,還不斷將托育點嵌入到離市民家門口更近的地方。

  買早餐方不方便?上下樓有沒有電梯?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個巨型的機器,在它的强力運轉之中,這些問題似乎都微不足道。但“人民都市”的理念覈心,恰恰就是要將城市建設中的關切從樓的高度、路的寬度那些冰冷的數位,逐步轉向使用它的“人”。

  上海持續推進民心工程建設,在加裝電梯、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停車難綜合治理等關乎每一位市民微小感受的議題上落脚,在不起眼的地方著手,優化著這臺都市機器的“裡子”——十幾年沒下樓的老人,因為多層住宅樓成功加梯,終於可以“接接地氣”了;  去年新增的8300多個公共停車泊位,讓許多去三甲醫院就診的病患少了停車的困擾;新建的超過2000個早餐網點,改變了不少上班族不吃早飯的習慣……

  從“民生”到“民心”,都市的溫度蘊藏於一個個細節,並由這樣的細節直抵人心。

  用卓越空間塑造

  品質生活

  2022年9月28日,上海圖書館東館正式開門迎客。11.5萬平方米的知識海洋裏,市民靜靜找一本書坐下,構成一道特別的都市景觀。

  放眼全球頂尖的都市,每逢週末節假,最熱鬧的地方必然有圖書館、博物館、公園、江岸這些公共空間。這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國際“都市權利”研究框架中,被學者視作人民享有都市權利的擴容——

  我們渴望的都市,不單只滿足我們的生存、溫飽權利,我們更要共亯她的空間,享有她帶給我們的精神滿足,甚至是參與她的演進和治理。上海市民與這座城市的深刻互動,就在近10年間湧現出許多具體鮮明的例證。

  經過持續努力,黃浦江兩岸45公里濱江公共空間、蘇州河兩岸42公里濱水岸線先後貫通開放,自此,“一江一河”畔,不再只回蕩著百年前港口城市開放、民族工業崛起的老故事,更以開闊的步道、不時可見的長椅、充滿野趣的綠化和五臟俱全的公共服務空間,迎接數以萬計的市民前來創造新的故事。

  與此同時,我們共有的都市記憶,也不再停留於外灘的萬國建築群,梧桐遮蓋的衡複區域老洋房。全市444處、1566幢優秀歷史建築都已在完成“一幢一册”測繪建檔和保護工作後,成為“建築可閱讀”的都市新地標。

  人民廣場周邊,1.5平方公里內就有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上海文化廣場等在內的46個藝術地標,構成一個“演藝大世界”。開發開放的前沿浦東,世博文化公園、浦東美術館、上海圖書館東館等國際一流文體空間在都市覈心地段的相繼落成,更是人民都市理念指導城市規劃建設的生動實踐。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每個地方都有她引以為傲的硬體設施。而一座城市的風範和氣質,更體現於細節安排中呈現的深刻內涵。

  今天的人們對於都市空間的品質、美感有著更高要求。小到一塊招牌,大到一個街區,都亟待引入更精細化的城市建設和治理思路。

  這兩年,不少市民已經發現,原先高架橋下、街區死角等都市“邊角料”,忽然變成公園、綠蔭、球場,24小時供大家享用。這些細微空間的設計改造,不僅提升了都市的顏值,也很快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塑造了個體的生活方式。如今,中午會有白領跑去附近的橋下球場揮灑汗水;夜晚不少老人還會帶著孫輩在街角的長椅上感受清新綠意;一些街頭短劇、牆繪甚至成為攝影愛好者追捧的熱門打卡點……

  最近,上海新修訂了《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條例中針對老百姓關切的店招店牌等問題,給出了更包容的解決方案。不少網友點贊這種做法,認為這樣的思路下打造出的都市空間不再同質化,而這是都市活力、魅力的來源。

  “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擴大公共空間,讓老百姓有休閒、健身、娛樂的地方,讓都市成為老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這是總書記對上海的殷殷囑託。

  只有不斷創造優質的、卓越的空間,都市才得以讓人“詩意棲居”。

  因“人人出彩”實現

  歸屬認同

  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都市?

  如果說這個問題在過去是留給城市管理者的,那麼在全球人口資源大流動的今天,在“人民都市人民建,人民都市為人民”的理念之下,這個問題更是提給每個人的。

  都市的樣子,是每一個棲居其中的人構成的。人民城市建設過程中,上海著力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將每一個普通人視作都市真正的主人,不僅回應他們的需求和嚮往,更激發他們的智慧和力量。

  這樣的故事如今比比皆是:傍晚的大學路是周圍大學生、青年白領、社區居民開啟夜生活的地方。這兩年,圍繞“怎麼平衡好烟火和秩序”這一議題,大學路做了很多種實踐。最終,一種高效協調多方的辦法脫穎而出:成立街區自我管理委員會,讓利益各方民主決策,自我管理。

  在長寧區虹橋街道的基層立法聯系點,成立7年間已完成108部法律、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意見徵集,來自老百姓的162條建議被採納。此前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修改《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除了請專業部門、人士參與,還特別邀請外賣小哥代表徵求意見。小哥也沒想到,“自己的吐槽居然成了法條”並推動了系統算灋規則的調整。

  這是一座讓許多人擁有參與感的都市。這種參與感背後,是“人”與“城”的深刻聯結,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成就感、歸屬感、認同感。

  都市不僅關乎人的衣食住行,更關乎人的全面發展。2020年的市委全會上,上海首次提出“五個人人”的努力方向,即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都市。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置於目標之首,正是要強調每個市民在城市之中的個人發展權,就是塑造都市與她的市民最深層次的聯結。

  而一座能够讓人人出彩的都市,勢必要提供充足的機遇、包容的環境,提供一片令人心馳神往、難以抗拒的舞臺。

  上海近年提出的目標之一,是培育“對人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為此,上海持續深入推進以“授權鬆綁”為覈心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如今,在上海的各個園區、樓宇,人們都能感受到暖意:落戶政策更寬鬆了,大家關心的保障性租賃房供給力度更大了,扶持創新創業的政策空間、眾創空間更多了……

  今年年初,全國首個片區性人才企業年金計畫在臨港新片區啟動,通過給予人才個人帳戶資金激勵、優化設計個人繳費梯度差,許多來滬發展的青年感到自己從“打工人”一下變成地區發展的“合夥人”。僅2021年,臨港新片區引進、落戶人才1.3萬人,同比增長了3倍之多。

  “讓人才在上海引以為豪、來上海一見傾心、沒來上海充滿嚮往”,如今,上海仍在為實現這樣的願景努力,幫助各行各業、各梯度的人才搭建成長的階梯,讓每一個熱愛生活的市民,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

标签: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