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斷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行(五)

四川 55℃ 0
摘要:今年9月,突如其來的瀘定6.8級地震,給正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拼經濟搞建設的四川帶來疊加衝擊。地震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救援受災群眾,最大限度减少人員傷亡。


“4·20”蘆山强烈地震震中蘆山縣龍門鎮,在災後重建和鄉村振興中發生了巨變。(視覺四川資料圖片)

今年9月,突如其來的瀘定6.8級地震,給正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拼經濟搞建設的四川帶來疊加衝擊。地震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全力救援受災群眾,最大限度减少人員傷亡。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方馳援力量的全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與灾害抗爭、與時間賽跑,譜寫了一曲曲接續救援的生命讚歌。

把人民冷暖放在心頭,把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惠民生、紓民困、解民憂。四川省委、省政府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資金投入,綜合多方資源,扎實推進各項民生實事落地實施,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永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成就感更加凸顯:從深度貧困到“一步跨千年”

國慶假期,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凉山州昭覺縣“懸崖村”阿土列爾村曾用的藤梯場景,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現場的照片和視頻,展示了阿土列爾村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的巨大跨越。如今,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懸崖村”村民們不僅住進寬敞明亮的新居,還在政策指導下實現就業創業,徹底告別貧困,迎來嶄新的生活。

擺脫貧困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孜孜以求的夢想,而四川,是全國扶貧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翻山越嶺,深入大凉山腹地看望貧困羣衆、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四川牢記囑託,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全省“總動員”、下足“繡花功”、啃下“硬骨頭”,最終打贏一場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四川戰役——

379個省級組織全覆蓋幫扶88個貧困縣,7個市35個縣幫扶45個深度貧困縣,10.7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奮戰在一線,24家中央組織定點幫扶36個貧困縣,廣東、浙江兩省17個市61個縣對口幫扶68個貧困縣;

選派5700多名幹部長駐幫扶,3年新增資金超280億元,統籌解决好“控超保學”等特殊難題,舉全省之力,一鼓作氣攻克凉山彝區深度貧困堡壘;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因村因戶因人精准施策,實施產業、就業等22個扶貧專項,創建“四川扶貧”公益品牌,助力扶貧產品走出深山、惠農富民,2020年全省貧困家庭人均純收入達9480元,是2013年的3.4倍……

一枝一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深情牽掛著四川各族群眾,多次來川視察指導,關心詢問民生保障改善情况,給全省幹部群眾帶來關懷與鼓舞。

2013年4月20日,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蘆山地震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叮囑要全力救治傷患,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科學佈局灾後恢復重建,讓災區人民早日走出災難陰影,開始美好新生活。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汶川縣映秀鎮,瞭解“5·12”汶川特大地震後災區恢復重建情况,強調要在推動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繼續發力,把人民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強調:中國共產黨執政,就是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步步向前推進,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辦好,讓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四川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年滿目瘡痍的地震災區,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昔日的受灾地區已涅盤重生;全省6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15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决,絕對貧困全面消除。

如今的巴蜀大地正在奔向共同富裕道路上,接續奮鬥跑好“接力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初步成效:2021年,全省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9元,同比增長12.6%。

獲得感更加充實:辦好民生實事補齊民生短板

巴中市巴州區曾口鎮書臺村村民楊純秀患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近5年在區、鎮醫院先後住院10餘次花費3萬多元,但通過基本醫保、醫療扶助、大病救助等多層報帳,個人負擔不到1000元。“國家政策好,我是受益者。”楊純秀說。

近年來,四川通過完善城鄉統一的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制度、統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實施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等,持續降低羣衆就醫費用負擔,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准。

民生無小事,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在做大“經濟蛋糕”的同時,如何切好“民生蛋糕”,考驗著決策層的執政智慧和民生情懷。

四川省委、省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每年辦好一批民生實事,著力解决羣衆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從十項民生工程到30件民生實事,補短板、强弱項,不斷加强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努力讓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十年來,四川財政民生支出占比每年穩定在65%以上,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全面加强——全面實行民族地區15年免費教育、“9+3”免費職業教育和“一村一幼”;基本構建起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機构床位、衛生科技人員均是2012年的1.7倍,人均期望壽命從75.2歲提高到77.95歲;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6456.5萬人;城鎮新增就業年均增長超100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20180元、7432元增至41444元、17575元,均實現翻番。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讓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是要在特殊考驗、關鍵時期,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從德爾塔到奧密克戎,面對病毒侵襲,省委、省政府堅持科學防控、精准防控、有序防控,以最大决心、最快速度、最有力舉措遏制疫情擴散蔓延;面對各類自然灾害嚴峻挑戰,有效應對處置地震、豪雨洪澇泥石流等灾害,全面完成“4·20”蘆山地震、“8·8”九寨溝地震等灾後恢復重建。

讓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要讓民生實事更貼近百姓需求。强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支持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社會工作服務試點示範專案、為農村適齡婦女免費提供“兩癌”篩查服務……四川面向社會廣泛徵集意見,更精准的民生實事項目,把老百姓的“呼聲”變成滿意的“掌聲”。

讓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要不斷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四川推出一系列戰畧謀劃與務實舉措,朝著建設文化强省闊步前進:十年來,全省公共文化設施日趨完善,服務水平提升,構建起全國數量最多、服務最廣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基本實現“縣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實現全省電視戶戶通、行政村廣播全覆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稻城皮洛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千年傳承的巴蜀文化,正以昂揚自信的姿態走向全世界。

如今的巴蜀大地,人民生活越來越巴適安逸。在成都居民因疫情原則居家期間,“我們不用囤糧囤菜,要囤就囤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的留言刷屏,詮釋了人們對黨委政府的肯定與支持。

幸福感更永續:守護青山綠水建設美麗四川

10月9日,川渝兩省市人大常委會通過視頻管道聯合召開動員會,正式啟動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四川條例”和“重慶决定”聯合執法檢查。這也是川渝兩省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次開展聯合執法檢查。今年1月1日,川渝兩省市協同開展的立法項目——《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重慶市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的决定》同步施行,這也是川渝兩省市在推進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首次協同立法。

用法治力量保護生態環境。十年來,四川先後出臺32個改革方案和50餘部地方政策法規,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讓全省每一條江河、每一個湖泊、每一片森林都有專屬健康守護人,與周邊7個省(區、市)合唱生態保護之歌,為美麗四川護航。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對地處長江黃河上游、肩負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戰畧使命的四川而言,綠色發展既是黨中央的殷切囑託,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更是四川必須擔當的“綠色責任”。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近年來,四川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强化上游擔當,加强流域生態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繪就巴山綠、蜀水清、天府藍的美麗畫卷。

築好制度防火牆,四川對污染破壞環境行為“零容忍”。持續開展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八大戰役”,深入實施生態環境污染治理“4+1”工程、長江“十年禁漁”等專項行動;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建立常態化暗查暗訪機制,實現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建立長江、黃河流域跨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全面推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明確考核任期內“生態答卷”。

用好綠色指揮棒,四川用“含綠量”提升產業“含金量”。近年來,全省陸續重啓碳排放交易、試點水資源“稅改費”改革,不斷啟動發展新要素。去年12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會作出《中共四川省委關於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决定》,從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推動全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品質發展,為四川未來發展積蓄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厚植綠色本底、提升生態“顏值”,多年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結出累累碩果——

天更藍。2021年,四川全省PM2.5濃度較3年平均值下降4.5%,優良天數平均達326天,“窗含西嶺千秋雪”的盛景成為成都的“常態”。

山更綠。全省近三分之一的面積納入生態保護紅線,森林覆蓋率超40%、較十年前提高5個百分點,正與陝西、甘肅一道高品質建設大熊猫國家公園,與甘肅一起努力打造世界最美的高海拔國家濕地公園。

水更清。全省水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創十年來最好水準,長江、黃河幹流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清澈見底、魚翔淺底”成為常態。

如今的巴蜀大地,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底色越發亮眼,羣衆的幸福指數持續上揚。

安全感更有保障:建設更高水准平安四川

平安,民生福祉所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持續推進平安四川建設,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平安建設惠及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夯實長治久安的根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黑惡不除,民心難安。“聽見李昌清被判刑,我們都想買鞭炮來放。”“村霸”李昌清及其團夥被剷除後,德陽什邡市紅白鎮松林村村民拍手稱快。2018年,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雷霆萬鈞之勢在全國展開。3年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在四川不斷走深走實。掃黑除惡鬥爭進入常態化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持續保持依法嚴懲高壓態勢,深化重點行業領域整治,巴蜀大地正氣浩蕩。

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准平安四川,有的“硬骨頭”必須啃,有的“攔路虎”必須打。

今秋開學以來,西昌市第二小學各年級各班都舉行了“禁毒第一課”主題班會活動。禁毒攻堅是打贏凉山脫貧硬仗的重大戰畧任務,我省深入推進禁毒攻堅三年行動,全省政法系統選派522名政法幹警奔赴凉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開展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通過採取鐵腕肅毒、源頭禁毒、綜合治毒的超常舉措,凉山徹底摘掉20餘年的“毒帽”,毒情形勢根本好轉,禁毒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全面從嚴管黨治警永遠在路上。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我省不斷淬煉忠魂、淨化隊伍,努力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新時代政法鐵軍。全省政法機關結合“我為羣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問題,扎實開展“政法為民十大行動”,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近1.7萬項,為羣衆解決困難和訴求問題31萬餘件。

平安建設,積小安為大安。近年來,全省各地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率先推行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把衝突糾紛化解在前端、解决在訴前,不斷完善“訴非銜接”“公調對接”“檢調對接”“訪調對接”等機制;基本構建起“全域覆蓋、全網綜合、規範高效、常態運行”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成都市錦江區“春熙娘娘”、廣安“鎣城欧巴桑”等群防群治力量湧現,共同構築起四川社會平安塔樓的基石。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立足省情民情實際,我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抓好民族地區各項工作,促進民族地區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

在瀘州市敘永縣法院摩尼法庭大門旁,兩棵石榴樹靜靜伫立。摩尼鎮位於烏蒙山區,是少數民族雜居之地。為妥善化解少數民族羣衆之間的衝突糾紛,近年來摩尼法庭孕育“石榴籽”調解品牌,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全省民族地區法院啟動“石榴籽”調解品牌建設工作,不斷深化訴源治理、建設法治四川,維護民族地區社會和諧穩定。

如今的巴蜀大地,羣衆安全感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方陣——一份高分平安答卷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四川將一如既往圍繞老百姓最關心的事,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努力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四川人民。(記者 劉佳 伍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