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人家“烟火氣”故城貢面最有味

河北 55℃ 0
摘要:□記者鄭夢婷劉曉曉廉明坤田正運河人家“烟火氣”,故城貢面最有味。樸實無華的古運河人,創作出了“龍鳳貢面”,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記者鄭夢婷劉曉曉廉明坤田正

運河人家“烟火氣”,故城貢面最有味。在故城縣,縱貫縣境150華里的千年大運河,不僅為故城積澱了開放包容、重德尚義的文化底蘊,更是孕育了大運河畔經久不衰的美味佳餚。樸實無華的古運河人,創作出了“龍鳳貢面”,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淩晨3點,天微微亮,刁建民和往常一樣,已穿戴整齊,走進工廠,開始一天的貢面製作之旅。

盤條、上稈、拽條、拉絲、陰乾……在故城縣鄭口鎮的健民龍鳳貢面廠,工人們正在忙碌地製作貢面。餳好的麵條上架,被多次抻制,一排排、一行行,遠遠望去,抻好的龍鳳貢面宛如一面奶白色絲綢。

“白如雪,細如絲,空如竹,韌如藤。入口細膩柔軟,清香可口,有筋骨,不發粘,易消化。”龍鳳貢面技藝第六代傳承人刁建民介紹,龍鳳貢面最大的特點是,盛到碗裏,有湯有面,用筷子挑起來,湯隨面走,面淨湯清,放回碗裏又是半碗湯半碗面,很是奇特。

“最初的食客是運河上南來北往的船工,這種快捷方便的美食是他們下船歇息、補給能量的首選。”據故城縣誌記載,製作龍鳳貢面最有名的是故城西南鎮齊紀修所開的“齊福源”掛麵坊,在故城掛麵業小有名氣後,被客商從運河運入京城,很快進入宮廷,成為御用食品。從此,龍鳳貢面身價倍增,飲譽四方。

“我家裡掛的這個就是當年流傳下來的‘齊福源’牌匾,傳承至今。”刁建民說,2006年,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被列入河北省首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自己被評定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從意氣風發到年過半百,刁建民一直在和麵打交道,30多年的做面經歷在佈滿厚繭的雙手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我以前是個木工,結婚後,在岳父的鼓勵下,跟著親戚學習龍鳳貢面製作。”刁建民說,剛開始以為做貢面和普通的麵條一樣簡單,可真做起來,比想像的費時費力。龍鳳貢面不但製作時間長,還對天氣的要求嚴格。夏天,天熱時是不能做面的,怕發酸;冬天,不管多冷,也要用凉水和麵。

一碗小小的麵條,凝聚了幾代故城人的匠心。龍鳳貢面製作工藝非常複雜,共有23道工序,且全為純手工製作。制面師傅每天淩晨3點開始和麵,直到中午11點左右才能進入最後一道抻麵工序。“每個環節嚴格把控時間,為的就是充分保障麵條晾曬10小時以上。這個面既不能風乾也不能烘乾,要自然晾乾,這樣面才會由外向內幹,中間產生空隙,成為空心面。”

俗話說,“掛麵湯裏不放鹽——有言(鹽)在先。”刁建民介紹,龍鳳貢面清香適口,煮時無須放鹽,水開下麵,鍋開即熟,倒入提前兌好的醬油、醋、香油等,就是最簡單的清湯面。若再添加紫菜、蝦皮、肉絲等,便又是另一種風味。

如今,龍鳳貢面已經成為大家饋贈親友的佳品。健民龍鳳貢面廠每天能生產貢面500千克左右,年銷售額200餘萬元,帶動了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

千年大運河,承載無數繁華盛景和動人故事,越古而來,至今仍流光溢彩。一門傳統手藝,歷經歲月洗禮,在傳承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家常美味在某種意義上升華成一種精神符號,詮釋著故城人血脈裏的勤勞和堅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