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託礪砥奮進——寫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一)勇挑重擔一座中心都市的使命與自覺

上海 49℃ 0
摘要:開路先鋒登上上海中心的前一天,習近平出席首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宣佈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作為中心都市,“服務”是一項至為重要的覈心功能。

  記者朱瑉迕

  2018年11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登上上海中心119層觀光廳。

  600米高空之下,浦江兩岸滄桑巨變盡收眼底,總書記感慨萬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海就是一個生動例證。”

  第二天,在出席首届進博會開幕式並對上海進行考察的行程尾聲,習近平叮囑上海廣大幹部群眾,“上海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做好上海工作要有大局意識、全域觀念,在服務全國中發展上海。”

  這是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都市,是世界觀察中國的視窗。這座城市的變化,映射著大時代的變遷,也推動著大時代的變遷。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習近平總書記五次參加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審議,五次親臨上海,一再交予這裡重大戰畧任務,提出深切期望。當新時代大幕開啟,這座城市需要以自身的努力,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合作競爭,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優勢和力量。

  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十年間,上海一直以此為己任。如今,這項使命進一步具象為12個字:“開路先鋒、示範引領、突破攻堅”。

  開路先鋒

  登上上海中心的前一天,習近平出席首届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宣佈三項新的重大任務。

  上海自貿區增設新片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册制,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畧——當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交給上海時,人們先是感到興奮,隨即而來的則是不小的壓力。當然,壓力,很快也轉為動力。

  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包括大量制度創新、規則創新、治理創新,沒有先例可循。

  對上海來說,這樣的挑戰並不陌生。它們共同被視作上海“新的王牌”。人們自然聯想到了那張最重要的“王牌”——1990年,浦東開發開放,這片曾經被一些人在置業時避之不及的土地,用30年時間成為世界矚目的奇迹之地,帶動上海的經濟體量和都市能級持續躍升。

  2020年,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時,許多人再度感慨當年的艱辛:不僅在制度、規則、開發管道上缺乏經驗,連基本的辦公條件都極盡簡陋。後來人稱“十八勇士”的首批18名市級機關、委辦的公務員被調去浦東時,白天的辦公桌就是深夜加班後的床鋪。

  這十年間,這樣的故事曾被一再講述,以此激發人們“二次創業”的激情。十年間,上海承接了堪比當年浦東創業的戰畧任務。2022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在“中國這十年”主題發佈會上,系統回顧了十年來承擔的各項重大戰畧。最新一組被概括為“1+3+3+3+3”,包括一個浦東引領區、三項新的重大戰畧任務、三大重點產業“上海方案”、三大國家實驗室和對內對外開放三大平臺。

  與當年的浦東開發開放一樣,許多任務沒有現成經驗,甚至在全球視野內也缺乏參照。這恰恰是對上海的最大考驗、也是最大期許:在沒有路時率先“闖”出一條路、“創”出一條路。“開路先鋒”,不僅要在順境中領頭,更要在挑戰中開路,在“無人區”裏探路——基於這樣的認識,就更能理解今天承擔那些重大戰畧任務所需要的使命感和緊迫感。

  在上海的西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試圖探索一種從未有過的跨行政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制度性經驗,以打開某種過去未曾有過的發展新局面。

  東端的臨港新片區,成長於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環境中,既是特殊經濟功能區,也是特殊監管區,要做的就是率先闖出更高水准對外開放的新路,為國家開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新局。

  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它們被視作上海的“王牌”。也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關鍵時刻,上海才能成為一張真正的“王牌”。

  示範引領

  這十年,如果要為上海梳理“高頻詞”,“服務”二字一定位居前列。

  2017年,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回顧五年,闡述了一系列重要經驗,第一條是:謀劃上海工作,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上海工作的訓示要求,胸懷全域、著眼大局,堅持服從服務國家戰畧,緊密結合本市實際,堅決把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貫徹始終、落到實處。

  2022年,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回顧了又一個五年,首要的經驗總結,依然關乎上海的服務使命——五年來,上海在服務全國中實現了自身能級的提升,上海自身能級的提升又進一步開辟了服務全國的新境界。

  作為中心都市,“服務”是一項至為重要的覈心功能。某種程度上,善於服務、願意服務、主動服務,既是上海的使命所在,更是生命所在。

  上海自身的資源稟賦並不突出,空間也有限制。如果只盯著一畝三分地,也就超越不了一畝三分地。

  先天條件和後天使命都註定了上海不可能“獨善其身”,也不能“獨惠其身”——早在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就提出,要把上海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畧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

  多年後,上海市委將“四個放在”明確為各項工作的“基點”,並把“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域看上海,在服務全國中發展上海”視作一條重要的方法論。

  對上海來說,服務就是發展——門開得越大,服務全國的意識越强,自身的發展才會越快。同時,服務就是擔當——要做“排頭兵、先行者”,要真正“示範引領”,就必須有服務意識,不僅考慮自身跑得多遠,更要考量帶動能力有多强。

  如今在上海討論開放,既有“對外開放”,也有“對內開放”。這些年,上海接待過大量的全國各地前來參訪的黨政代表團。上海幹部也常常帶著課題走出去,既是向兄弟省市“取經”,也是共商合作。無論是面對長三角的近鄰,還是遙遠的對口支援地區,上海反復表達的意思,是同各地“在更好服務國家戰畧中加快發展、攜手共進”。

  而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初期,上海流行過一句話:“做苗圃不做盆景。”從一開始,自貿區就沒有被視作一個單純快速拉動經濟的增長點,更不是“自留地”。這裡更在意的是如何通過原創性的制度創新和壓力測試,產生具有深層意義的制度成果,並讓這些成果走出試驗田。

  後來的故事,證明了上海如何為全國培育改革的“良種”——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年不到,就有27項改革措施在全國或者部分地區複製推廣;此後,一批批誕生於上海自貿區的創新制度走向全國。而以之為象徵,國企改革、分類綜合執法改革、司法改革、高考改革,到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經商,再到群團改革,上海的改革正“由點成片”,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改革“試驗田”。

  2020年5月,中央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畧判斷。上海很快明確,要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畧連結”,並將之寫入“十四五”規劃。

  中心節點著重“賦能”,強調在要素配寘、供需對接、內需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提升對國內經濟迴圈的推動力;戰畧連結則強調“通道”,要構建“要素連結、產能連結、市場連結、規則連結”,成為“走出去”的最好跳板、“引進來”的前沿陣地。而個中關鍵,還是“服務”二字。

  牢記服務使命,也就更容易立足全域看問題。這樣,自然會多算國家賬、戰畧賬、長遠賬。

  突破攻堅

  還有一句話,也在上海的各種場合頻頻出現:這座城市,要“勇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

  能當開路先鋒、能做示範引領,一個前提是敢於突破攻堅。上海明白自己的這種使命:中央把許多先行先試的機會交給上海,是一種信任和期待。一方面,上海在過往的改革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具有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礎;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得比較快,體制機制方面的衝突也暴露得更早,更需要主動革故鼎新。

  而當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驟然席捲、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演進之時,上海更能體會“攻堅”二字的分量。

  作為開放程度最高、離世界最近的都市之一,上海更早地感知著風雨之急,亦需要更早地作出預判、調整與回應。習慣多年的發展環境變了,要素型開放亟待轉型,在長三角當“龍頭”也不再只是單向輻射……

  另一方面,上海在不少領域承擔著的“國家隊”作用,也更體現為一種擔當之勇。大變局中,這裡更要通過自身努力,“在大國深度博弈中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助力國家在嚴峻的外部挑戰中突出重圍”。

  在浦東張江——全國聞名的科技創新熱土,很容易讀到這樣的志氣和魄力。根據要求,這裡致力於提升創新的“策源力”,在核心技術、前沿技術、基礎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並試圖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封鎖。已經持續多年的科創中心建設,其關鍵之關鍵,也在於通過不斷打破傳統的制約、壁壘,暢通整條創新鏈,進而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創新高地。

  這些年,包括國產大飛機等在內的多項重大戰略性科技成果,都誕生於上海。一個未必為人熟知的事實是,每年辭舊迎新之際,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中所提到的“國之重器”,幾乎都有上海的貢獻,並且是非同一般的貢獻。“國家戰畧科技力量”的概念,亦在上海頻頻出現——在國家對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日益迫切時,迎難而上、帶頭攻堅,就是一種使命。

  上海都市精神中有四個字:“追求卓越”。人們常常闡釋說,這是一種“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精神氣質。如今對這四個字的注腳,或許還應該加上一條——值得做的,再難也要去做。

  這十年,這座城市志在實現科學新發現、科技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的“突破性跨越”。同時,這座城市也在率先遭遇超大都市治理的種種系統性難題,並尋求系統性的解法。這座城市還下定决心,解决了一系列長期懸而未決的民生難題,甚至創造性地打開了許多過去未曾想像過的空間,乃至提供某種新的治理模範。

  歷時30年之久的中心城區成片舊改終告完成,黃浦江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實現貫通開放,大批老舊住房得以改造陞級……個中付出的艱辛和探索甘苦自知。而對一座始終以“先行”為己任、始終胸懷大局的都市來說,迎難而上的决心和志氣同樣是血脈深處的品格。

标签: 習近平 經濟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