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生細節、百姓需求入手,對市民呼聲較高、急待提升的重要視窗街路、重點創城區域、老舊社區周邊等200條背街小巷進行“微更新”。
10月8日,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經過近半年的努力,截至目前,瀋陽200條背街小巷“微更新”全部完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家門口的背街小巷大變樣
“原來這條路被我們周圍居民戲稱為‘摸黑路’,因為沒有路燈,只能借著街邊商戶的亮兒走路。今年可是大變樣,路面平整了,車不亂停了,私搭亂建的小門臉兒清理了,安裝了新路燈。”10月8日,家住大東區東方儷城社區的趙瑩說。
趙瑩所說的這條路就是今年納入背街小巷“微更新”的新生二街。“我們每天去買菜、去車站都得經過這條小路,但是地面高低不平,人車混行,人行道最窄的地方僅能過一個人,所以帶著孩子的話,哪怕繞遠我們都儘量不走這條路。”趙瑩說。新生二街屬於典型的背街小巷,雖然全長僅1000米,卻是周圍居民出行、購物最常走的路,人流車流量大。
今年市、區城管部門通過實地走訪,會同規劃、交警等部門,與社區幹部、居民代表座談廣泛徵求民意,共同研究新生二街的改造設計方案。這次“微更新”,新生二街不僅機動車道進行了翻建、銑刨、蓋被施工,人行道也進行了改造,增添了路燈,使附近居民夜間出行更加安全。
“三問於民”注重人的感受
“背街小巷怎麼改,老百姓最有發言權。”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瀋陽背街小巷“微更新”全週期均以市民需求及關注問題為根本出發點,堅持做好“三問於民”:以“問需於民”確定改造範圍和改造內容,以“問計於民”提升市民參與度,以“問效於民”檢驗實際改造效果。
年初以來,瀋陽通過“瀋陽發佈”App、“智慧城管”微信公眾號、張貼《致市民的一封信》、與居民座談、入戶走訪等形式,累計收到各類意見和建議7000餘條,全部轉交設計和施工部門。在此背景下,今年背街小巷“微更新”,不進行大拆大建,注重設計、注重文化,注重以人為覈心、注重人的感受,從“小切口”回應“大民生”。
民生基礎設施一同改造
“如今的新華路簡直是大變樣,像是一條街道‘博物館’!”近日,去過新華路的市民都讚歎不已。曾經的背街小巷,如今變成了一條擁有繽紛花卉、茂密綠植,都市綠道穿梭其中的漂亮街道,吸引不少市民拍照打卡。
新華路總長度僅有682米,但歷史悠久,1934年始建,是瀋陽三條斜街(中山路、民主路、新華路)之一。為了“微更新”這條歷史悠久的斜街,瀋陽邀請國內知名設計大師進行“大師幫扶”“大師小作”,最終通過打造主題公園、更新沿街牌匾、新增街邊雕塑,深入挖掘街區文化,豐富文化內涵,讓該街脫胎換骨。
在“微更新”200條背街小巷過程中,瀋陽以消除髒、亂、差為基本要求,努力夯實民生基礎。據悉,這次200條背街小巷涉及燃氣、排水、供電等改造街路169條,全部納入改造範圍,同時平面立面協同改造,包括街設傢俱、指路標誌、停車設施、口袋公園等都進行了更新陞級。這些背街小巷還進行了交通組織設計,使城市交通的微循環更科學更合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