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稻田染金,沃野如畫。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杆,秋風拂過,卷起稻浪重重,勾勒出最美“豐”景。
這裡是五常,生長著中國最好的稻米。
“一餐五常米,渾忘酒肉香”,那是濃情家常裏令人嚮往的味道。一粒稻米,何以成為珍饈美味?近日,記者走進五常,探尋五常大米名滿天下的奧秘。
奧秘1好山好水繪生態底色
秋日暖陽下,於殿紅仔細查看水稻長勢,調劑稻田水量。不遠處,貫穿五常稻作區的兩大河流——拉林河與牤牛河奔騰交匯,他的萬畝稻田,就在偌大的三角洲沖積平原上。
於殿紅是紅揚有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他告訴記者,這裡是五常優質稻米主產區,沉積著厚厚的草甸型黑土,有機質含量豐富。浩蕩而來的拉林河,經過百餘公里的流淌晾曬,水溫漸高,特別適宜水稻生長。
“採用原生態種植管道,施用有機肥,不用除草劑,合作社1540畝歐盟有機認證基地,每批次大米檢測都能達到509項零農殘。”於殿紅自豪地說。
五常市地處張廣才嶺西麓,自然風物得天獨厚。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這裡森林覆蓋率達50.4%,寒地黑土厚度達1米左右,堪稱“膏腴”之地。大氣環境達到國家A級標準,水稻生育期內,空氣優良天數達100%。
五常市水務局總工程師徐仁福告訴記者,五常三面環山,形成開口向西南的狹長C型盆地,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進入盆地迴旋,形成獨特田間小氣候。高山雪水和山泉水彙聚而成的拉林河、牤牛河等兩大水系297條河流貫穿全境,水質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標準,經由磨盤山水庫、龍鳳山水庫晾曬調劑,潤澤萬頃稻田。
“稻作區處在第一積溫帶,年均日照2376小時,晝夜溫差平均在13℃左右。晝夜溫差越大,農作物口感越好,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較高,大米蒸煮後粘性適中、不回生,口感香甜獨特。”徐仁福說。
近十幾年間,五常青山秀水的生態底色,從天然擁有,變為自覺守護。現時,綠色種植全域覆蓋,有機種植達100萬畝,稻作區除稻米加工業外,沒有任何工業企業進駐。
五常市委書記杜平說:“為了捍衛五常大米自然生態的純潔性,五常市堅決拒絕污染環境的產業,保持稻作區零污染。雖然五常市需要產業,但絕不在稻作區。做到這一點不容易,也猶豫過、烦乱過。但我們想,五常大米,天下唯一,所以五常堅持住了,也做對了!”
好山好水出好米。現時,五常水稻種植面積249.1萬畝,年產優質大米70萬噸,兩項名額居全國縣級前列。
奧秘2農業“晶片”獨一無二
種子,被稱為農業“晶片”,蘊藏著食物美味的秘密。五常大米聲名遠播,與自主培育的水稻“晶片”——稻花香2號密不可分。這顆比肩世界一流的神奇稻種,讓黑土優品五常大米躋身國際高端大米行列。
1989年,已故“稻花香之父”、水稻專家田永太在稻田中發現一簇變異稻穗,米粒長,散發著特別的香氣,從此開始選育。
稻花香2號研發人之一、黑龍江喬府大院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項文秀,至今仍清晰記得這顆稻種的培育歷程。他告訴記者,經逐年選育,1993年田永太團隊培育出優質水稻品種長粒香,並被美國綠色食品營養協會認定為中國第一個優質大米。1996年,長粒香搭載哈工大衛星進行航空育種,打開種子自身基因鏈進行重組。研發人員再從眾多變異個體中,選出最好的進行繁育,誕生了遠近聞名的稻花香2號。
“稻花香2號種出的稻米,食味品質高於國內其他產地的大米,燜出的米飯晶瑩剔透,清淡醇香,口感軟糯,隔夜不回生。之所以說它獨一無二,是因為拿到別的地方種植,就無法複製它的軟糯香甜。”項文秀說。
記者在黑龍江喬府大院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看到,標準化種子實驗室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碌。項文秀告訴記者,一般種子種植七八年或者十幾年就自然退役,但稻花香2號一直是五常大米的主栽品種。現在重點要對稻花香2號進行提純復壯,讓它“逆生長”,保持壯年“體魄”。“2010年我們開始與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借助生物技術,做DNA指紋鑒定,按基因圖譜去掉種子退化部分,保持五常大米的香氣和粒型,增强抗病抗倒伏能力。”項文秀說。
五常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孫朝暉表示,近年來,五常市推進種業創新,加快稻花香2號提純復壯和新品種研發審定推廣,建立了種子溯源體系,鼓勵農民購買17家良種育繁推一體化企業的優質稻種,確保稻花香2號原種更純,良種更優,全程可溯。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水稻“晶片”,讓五常大米身價倍增。新近出爐的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估榜單中,五常大米品牌價值達710.28億元,連續7年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
奧秘3專注品質標準化種植
五常大米品牌價值逐年提升,背後有著怎樣的“稻作密碼”?
五常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李豔君說:“五常農民更多從水稻品質上獲得效益,而不僅僅從產量上獲得收益,這也是五常大米品牌價值不斷提升的關鍵所在。”
一流商品做標準。2014年,五常市在全國首開先河,宣導質量農業,專注品質提升,參照國際好大米標準,對稻米從良種繁育、浸種催芽、育苗插秧、收割倉儲到加工銷售的27個流程99道工序,逐一細化,製定了五常大米種子、環境、種植、投入品、倉儲、加工、產品、管理等八方面地方標準,建立了五常大米產業標準體系,創造了北緯45度黃金種植帶最先進的種植管道。
試水數位農業,五常市龍頭企業標準化種植正在走向精准化、數位化。記者在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現代農業產業園看到,稻田裏氣溫、濕度、土壤狀況等數據,通過監視器、感測器等裝置,進行實时採集和傳輸。該公司信息部經理張海潮說,通過大田數位化項目對稻田的氣象、水質、土壤、病蟲害進行即時監測,每5分鐘抓取一次數據,實时掌握水稻環境變化和生長情况,一旦有异常立即處置。
近年來,實施黑土地保護提升工程,五常市推行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的“三不用”行動,專注品質的標準化種植不斷陞級。
2021年,五常稻米產業效益達110億元,全國第一。
奧秘4物聯網溯源稻米“身份”
定居上海二十幾年的黑龍江人陳女士,熱衷於購買五常大米。用她的話說,“吃一餐家鄉大米,了卻一份鄉愁。”但是,她常常因如何買到真正的五常大米而困惑。
為徹底解決“陳女士們”的煩惱,2014年,五常市建立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借助物聯網溯源防偽體系,從田間到舌尖,讓五常大米擁有全程可溯的“身份”,保證消費者放心地吃到真正的五常大米。
記者在五常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看到,每個農戶經營的土地面積、流轉等資訊,都錄入到物聯網系統。五常市大米產業服務中心主任張野告訴記者,建立五常大米溯源防偽體系,就是對五常大米實行總量控制,確地塊、確種子、確投入品,進行質量檢測,在大米包裝袋右上角統一印製五常大米溯源防偽標識。消費者購買可溯源認證的五常大米,掃碼即可一辨真偽。
張野說,溯源防偽標識包括五常大米證明商標、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和官方溯源碼等,可以瞭解所購商品的種植地區、種植過程以及加工、生產、銷售全流程資訊。
今年,五常大米產業提升工程亮出“施工圖”,稻米“身份”可溯將實現全域覆蓋。
奧秘5種稻人以信立天下
清咸豐五年(1855年),在五常設立了“舉仁、由義、崇禮、尚智、誠信”五個甲社,“五常”由此得名。
滿懷對青山秀水、人間美味的珍重和敬意,仁義禮智信的人文精神,融合稻作文化,養成了五常人的底蘊和風骨。
五常市大米協會會長喬文志對記者說,種五常大米、銷售五常大米的人,都是誠實的人。五常大米背後,站著的是五常人。“五常市歷任管理者,還有企業家和那些種大米的人,都以信立天下,以信立五常大米,這是他們一個朴樸實實的遵循,是他們的天道!”喬文志說。
選擇了稻米,就選擇了一種文化。多年來,歷經風雨坎坷,五常人的生活情感甚至精神世界與稻米的榮枯盛衰交織在一起,種出一碗最好的米飯,始終是他們內心的高光時刻。(記者韓波)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