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雜誌發表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署名文章《樹立大食物觀 端穩中國飯碗》

黑龙江 64℃ 0
摘要: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明確提出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

樹立大食物觀端穩中國飯碗

許勤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明確提出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在今年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届五次會議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聯組會時,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食物觀的重要論述,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著力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一、深刻領悟樹立大食物觀的重大戰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我們要準確把握大食物觀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造福人民。

大食物觀體現了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畧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在講糧食安全,實際上是食物安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實施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畧,形成新糧食安全觀,引領推動我國糧食安全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續寫了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養活世界近20%人口的奇迹。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給全球糧食供應帶來諸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我們在糧食安全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也不能指望依靠國際市場來解决,必須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大食物觀的提出,立足於國家糧食安全戰畧,在確保大宗糧食作物安全供給基礎上,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推動傳統糧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轉變。黑龍江省作為國家的“大糧倉”,尤其要牢固樹立大食物觀,把多種糧、種好糧作為頭等大事,深挖增產潜力,提升生產能力,促進糧食穩產增產,在保障糧食安全供給前提下進一步擴大食物來源、新增食物總量。

大食物觀體現了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大農業觀,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後農產品保供,既要保數量,也要保多樣、保質量。大食物觀的提出,是在牢牢端穩飯碗基礎上,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佈局。黑龍江省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和黃金奶源帶,全省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面積全國第一,要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方位開發耕地、森林、江河湖等資源,拓寬植物動物微生物等食物來源,打造“糧經飼”、“種養加”、農林牧漁協調發展的食物生產體系。

解决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圖為2022年9月2日拍攝的黑龍江省富錦市萬畝水稻科技示範園裏的稻田畫,勾勒出金秋豐收景象。該科技示範園區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資訊技術,對水稻種子催芽、育秧大棚管控、農田節水灌溉、氣象綜合資訊、水稻田間長勢、病蟲草害監測等進行全程智能化分析和指導,助力提高水稻產量、種植效率和品質。新華社記者王建威/攝

大食物觀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民生觀,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食物消費需求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我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均收入水准和消費水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更加注重膳食營養搭配,人均原糧消費量大幅下降,肉蛋奶、食用油、蔬菜、水果等非主糧食物需求快速增長,正在由“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轉變。大食物觀的提出,是在保障口糧的基礎上,多管道開發食物資源,讓食物品類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優化、品質更有保障,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們要深刻把握食物消費需求新變化,努力提供更加多樣、更有營養、更加安全的食物資源。

大食物觀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觀,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經濟社會價值。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更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自然才能回饋更豐富的物產、更優質的食物。大食物觀的提出,進一步強調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更加注重生態優先、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在保護好生態環境基礎上,構建食物生產力與生態系統資源承載力平衡的大食物體系,讓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黑龍江省森林、濕地面積大,是寒溫帶的天然生物基因庫,也是開發優質原生態食物的資源庫,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推進森林、草原、江河湖食物資源生態化開發、可持續利用,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

二、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的實踐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向森林要食物,向草原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黑龍江省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要積極探索拓展食物來源、豐富食物品種的有效路徑,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特色食品產業,建設國家穩定可靠的食物供給基地。

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國家糧食安全戰畧保障基地。大食物觀的重點是糧食,基礎在於耕地。保障食物供給,首先要裝滿“米袋子”,確保吃得飽。黑龍江省現有耕地面積2.579億畝,典型黑土耕地面積占全國56.1%,建成高標準農田9141萬畝,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1.47億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穩定在98%以上,均居全國第一。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種植面積占比87%,農業主推科技到位率穩定在95%以上。2021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達到1573.5億斤,占全國11.5%,連續12年居全國首位。我們要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深入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畫,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多措並舉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猫”,扎實推進現代種業提昇工程,集成推廣高產科技,大力發展科學種植管理模式,推動糧食綜合產能持續提升,建設國家粳稻口糧保障基地、玉米優質糧源生產基地、大豆油料作物生產供應基地,堅決當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保障農產品供給安全的“主力軍”和國家糧食統籌調劑的“供應地”。

向森林要食物,建設生態森林食品供應基地。森林蘊藏著豐富的食物,是天然的“大糧庫”,不僅能豐富人民群眾的餐桌,還能滿足健康的生活需求。黑龍江省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森林面積21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二比特,可用於發展林下產業的林地面積近1億畝,開發利用空間巨大。現時已打造了林糧、林菌、林藥、林菜、林果、林下養殖等6個系列森林食品,有刺五加、黃芪等道地藥材,有松茸、黑木耳等優質食用菌,有紅松子、榛子等特色堅果,藍莓、沙棘產量居全國第一。我們要堅持全鏈思維,充分發揮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作用,在保護中有序擴大林下經濟用地規模,加强林下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全面提高森林資源利用水准,發展壯大森林食品龍頭企業,優化森林食品產業佈局,加快培育森林食品品牌,不斷提升生態森林食品供給能力。

森林蘊藏著豐富的食物,是天然的“大糧庫”。近年來,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林菌等林下綠色有機食品種植業,打造林下綠色有機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圖為2022年8月24日,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一家山野珍品科技開發企業,工人對林下綠色有機食品進行加工。新華社記者王松/攝

向江河湖要食物,建設冷水漁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水產品是重要的農產品,也是優質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發展水產業可以更好保障食物供給安全。黑龍江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和綏芬河四大水系,有興凱湖、鏡泊湖、連環湖、五大連池等6000多個天然湖泊,孕育著以“三花五羅”為代表的100多種野生魚類,水產品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5個、綠色食品41個、有機食品33個,優質特色水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我們要發揮生態、氣候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冷水漁業養殖加工,打造大宗淡水魚現代漁業覈心生產區,建設特色品種和冷水魚類養殖基地,發展精深加工產業,構建魚倉冷鏈物流體系,不斷提昇標準化、綠色化、產業化、組織化水准,推動冷水漁業高品質發展。

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建設寒地果蔬生產基地。設施農業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高,是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有力舉措。黑龍江省土地肥沃、氣候冷凉、病蟲害發生少,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有明顯比較優勢,尤其是蔬菜生產天然形成了季節性“北菜南銷”的時間視窗。我們要堅持設施農業和露地種植雙輪驅動,提升設施農業規模化標準化水准,在大中城市郊區發展設施瓜菜和水果,在東北部沿邊口岸縣(市)就近發展外向型果蔬,在哈爾濱、牡丹江、大慶等優勢區建設果蔬和鮮食玉米加工產業集群,在中西部和東南部地區建立蔬菜原料加工和特色漿果加工產業集群,發展生態迴圈農業,形成設施先進、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產銷協調的寒地果蔬產業發展格局。

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建設生物產業基地。熱量和蛋白質的攝入與國民營養健康息息相關,滿足人民群眾越來越高的生活需求,必須在推進植物動物資源深度開發的同時,依託生物技術創新開發更多新型食品、未來食品。黑龍江省有185科約2500種植物、476種陸生動物、1000種大型真菌,農業生物質資源全國第一,嬰幼兒配方奶粉產量全國第一、生鮮乳產量全國第二,黑木耳產量全國第一、食用菌鮮品總產量全國第四,是全國最大的生物發酵胺基酸生產基地,彙聚了東北林大、東北農大、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發展生物產業有良好基礎條件。我們要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構建現代畜禽養殖、動物防疫和加工流通體系,做優做精食用菌產業,打造標準化、工廠化、智能化、產銷一體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完善食用菌加工鏈條和市場開發,加快發展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推動食物來源由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

三、構建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的支撐保障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决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樹立大食物觀;這方面前景廣闊、潛力無限,要統籌規劃並製定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我們要堅持系統謀劃,積極組織推進,加强資源要素有效配寘,為加快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政策支持。研究製定大食物觀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優化食物生產結構、產業佈局的目標任務和推進措施,引領大食物觀落地落實。積極推動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利益補償力度,完善地力保護補貼發放、農業保險地方配套等支持政策,將食物主產區的生態服務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納入補償範圍,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和市場交易網絡平臺建設,形成支持保護食物資源開發的政策導向。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構建多元化多管道融資服務體系,强化農產品、森林食品、水產品等生產加工項目建設用地、用工、用能等需求保障,推動各類生產要素向食物開發及其生產各環節傾斜。

强化科技支撐。發揮大學大院大所等科教資源優勢,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農科教高效合作,加快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圍繞黑土地保護、良種良法配套、農業農藝結合、種養加迴圈等領域强化攻關,不斷提升食物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强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重點龍頭企業牽頭建設研發中心,推進農田、森林、江河湖等不同場景下食物資源利用科技研究,大力發展現代合成生物、生物發酵等科技,推動食物開發、生產、加工等各環節協同創新。圍繞延鏈、補鏈、强鏈,積極開展以商招商、專業招商、雲端招商,引進一批食品加工、生物科技重點企業和區域總部,推動植物基蛋白、細胞基蛋白等生物合成食物產業發展,引領現代食品產業轉型陞級。

强化品牌培育。堅持質量引領,完善特色農產品、森林食品等標準體系,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請“二品一標”認證,引導企業爭取國際有機農產品認證,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工基地建設,進一步放大寒地黑土、綠色有機優勢。精准定位目標市場和消費群體,綜合資源、深挖特色、嚴控品質,加强優質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創意塑造,推進省域公用品牌、省級品類品牌、區域公用品牌、領軍企業品牌培育,形成特色農產品品牌體系。加大品牌文宣推介力度,積極開展展示行銷行動,不斷擴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提升黑龍江“黑土優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作者: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

标签: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