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楠通訊員龍鋼
居委幹部平時究竟要填寫多少統計表格?虹口區曲陽路街道巴林居民區書記耿亮做過粗略統計:僅他所在的居民區平均每年需排摸統計的各類報表就達140餘張。由於數據量大,每次排摸表格內容重複填寫的基礎資訊多,且涉及多個條線工作等,牽扯了居委幹部大量的工作時間,讓不少人戲稱自己“表哥”“表姐”。
不過,眼下這種情況將得以改善。曲陽路街道今年6月開發、9月推行的“易表通”軟件,著力社區治理數位化轉型,將有效減輕居委負擔,推動傳統居委工作模式變革。這個模式即將在全區推廣。
有更多時間為民辦實事
原先,基層社區治理中存在“三多三少”:辦公室台賬多、走家串戶聯系居民少;重複行政勞動多,思考和研究治理工作時間少;要求居民配合事務多,服務居民需求頻次少。建立一套有效、靈活的社區大資料庫及數位化系統,可以讓居委幹部從繁雜的填表事務堆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走訪居民,為居民辦實事。
曲陽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佳緯介紹,“易表通”的數據來源於居委日常工作中排摸、積累、使用的既有人口數據、房屋數據、條線數據,在街道層面完成數據綜合,將原本零散數據化零為整,通過許可權分級,標籤化管理,形成全街道融合、共亯的完整台賬鏈條,更有利於現有資料安全使用管理。同時對一些涉及隱私的數據進行脫敏處理。
記者注意到,現時“易表通”平臺已有黨員、志願者、業委會、居民小組長、社區人才等9類標籤,還會將純老、獨居、孤老、優撫、低保等19種標籤也納入其中。通過居委幹部走訪隨手記,不斷增加和完善標籤。現時已在救助為老、社區達人等場景中應用。
服務實現精准化精細化
耿亮介紹,原先,條線部門的排摸任務以空錶形式層層下發,居委幹部要填寫大量的資訊、數據,一些內容是重複的,也只能不斷填寫。現在條線部門運用“易表通”動態製錶,通過綁定標籤形成數據表單範本,帶數據下發,居委幹部只要在存量資料庫中選定欄位,動態增减一些資訊即可。比如,最近街道在排摸近期來滬、返滬人員,居委幹部收到的是一張帶有數位相關人員資訊的表格,只需要核實,更新個別資訊。
從形式上,居委幹部可以通過數據大屏、電腦端、手機移動端登入,日常走訪居民也實現了“隨手記、隨手拍、隨手核”,從而與居民的連接更緊密,實現各項社區治理工作和服務的精准化、精細化。
按照現時資料庫準確率,一般需要修正的數據僅1%左右。以一個5000餘居民的居委會為例,一次常規排摸任務,運用“易表通”後,填表工作量可由5000餘項减少至50餘項,工作時間也由2天左右下降為20餘分鐘,也就是居委幹部的工作量可减少90%以上。與此同時,居委幹部走訪居民的時間可提高近五成。
曲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徐普寶說,作為一個數位化治理的工具,“易表通”將居委幹部每個人的積累變成了共亯的工作筆記,相關資料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唐亞林認為,“易表通”平臺有利於發現基層工作的效能短板,提升基層治理管理效率,通過數位科技為居委減負、為服務居民增能。建議今後政府部門各平臺數據進一步打通,條線部門可基於大資料庫更好地學習調取數據,從而進一步為居委幹部減負。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