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收藏家購得48公斤目擊隕石,來自太陽系小行星帶“天外來客”將亮相上海天文館

上海 50℃ 0
摘要:今年7月10日晚10時15分左右,一顆火流星在甘肅和寧夏上空劃過,引發公眾關注。如今,這個“天外來客”躺在上海五雲坊隕石工作室的保險箱裏。

“7·10”目擊隕石。.jpg

  “7·10”目擊隕石。俞陶然 攝

  記者 俞陶然

  今年7月10日晚10時15分左右,一顆火流星在甘肅和寧夏上空劃過,引發公眾關注。如今,這個“天外來客”躺在上海五雲坊隕石工作室的保險箱裏。記者近日走訪這個工作室,看到了“7·10”目擊隕石的主體——一塊黑不溜秋、坑坑窪窪的大石頭。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徐偉彪研究員點出“賞石”門道:“這塊隕石很新鮮,沒有風化痕迹。黑色表面是它與地球大氣層摩擦產生的熔殼特徵,形成一層0.5毫米厚的玻璃質。摩擦還讓它產生了很多凹下去的氣印。”

  市天文學會理事、五雲坊隕石工作室創始人張勃介紹,這塊隕石重48公斤,是他出資數百萬元在甘肅靜寧縣購得。現時,隕石命名正在稽核中,以空爆地點——寧夏隆德縣命名的“隆德隕石”獲國際隕石協會準予後,將在上海天文館展出。

  張勃進入“隕石圈”十多年,收藏了數百塊隕石。落在中國境內的目擊隕石,是他收藏的一個重點方向。所謂目擊隕石,即在隕落過程中被人們看到的隕石,它們往往呈一道火流星形態在空中劃過,所以知名度很高。新中國成立後,發生過幾十次目擊隕石事件,其中1976年吉林隕石、1986年隨州隕石、1995年東烏珠穆沁旗隕石、1997年鄄城隕石和2012年西寧隕石被稱為“中國五大目擊隕石”。這五大目擊隕石現時都已被張勃收入囊中。其中,隨州隕石一度為兩名美國收藏家所有,一塊重7公斤,另一塊重4公斤。經過堅持不懈努力,兩塊隕石先後於2014年和2018年回到中國。4公斤重的那塊如今是上海天文館展品。

  今年“7·10”目擊隕石的出現,讓這位收藏家又一次踏上了尋覓之旅。一道火流星自東向西劃過夜空,在甘肅和寧夏被公眾拍到視頻。五雲坊“獵隕”團隊成員王衛衛和趙錄泰第一時間前往打探。他們在甘肅走訪了很多人,同時根據自東向西、長達幾十公里的隕落帶推測主體隕石的隕落方位,最終找到一個村民——他家最近多了一塊包裹著泥巴的大石頭。基本確認這是“7·10”目擊隕石的主體隕石後,張勃和這個村民進行了持續兩周的溝通。最終,雙方同意以數百萬元的價格成交。

  隨後,這塊隕石被送至紫金山天文臺的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這是一塊L5型普通球粒隕石,來自太陽系小行星帶。”經過隕石切片、磨片、電子顯微鏡觀測等流程,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實驗室主任徐偉彪給出結論。隕石誕生於太陽系早期,約有45億年歷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不到40億年,所以研究隕石好比“太陽系考古”,能讓科學家瞭解太陽系演化史。作為隕石科學家,他已與張勃合作近10年。“我倆優勢互補。”徐偉彪說,張勃得到的市場資訊比科學家多,去全球各地尋覓收購隕石更方便,而他能研究收藏家提供的樣本,取得新的科學發現。

  “隕石分三六九等,價格差异很大。”張勃介紹,收藏價值高的隕石每克價格高達數萬元,風化、氧化嚴重的隕石每克卻只值十幾元。隕石價格不僅取決於品相、大小和科學價值,還取決於人文價值。如果一塊隕石背後的收藏故事很精彩,流通到收藏界的量很少,或者它是目擊隕石,其價格就會被抬高。

  據悉,張勃正在籌建私人隕石博物館,將五雲坊的藏品展示在公眾眼前,讓更多人瞭解“天外來客”蘊含的科學知識和文化價值。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