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厚植“營商沃土”育得“枝繁葉茂”

吉林 47℃ 0
摘要:這是通化市推行“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動縮影。唯有對“營商沃土”的長久耕耘,方能育得市場主體的“枝繁葉茂”。

“第一次在網上辦理,沒想到這麼快就辦好了!”今年3月,市民鞠先生想辦理更換法人的工商事項,由於個人原因無法到現場,得知市政務大廳推行全程網辦後,他通過登入“e窗通”系統快速辦完了相關事項……

這是通化市推行“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生動縮影。在通化市,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羣衆像鞠先生一樣,在驚歎於“通化速度”的同時,享受著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唯有對“營商沃土”的長久耕耘,方能育得市場主體的“枝繁葉茂”。

黨的十八大以來,通化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打響“三一三無”“五通六辦”的“通·通辦”服務品牌,聚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行動”,踐行“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理念,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企業羣衆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努力把通化打造成要素聚集的“磁場”、企業發展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

  打造優質、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

把强化頂層設計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先手棋”。通化市將營商環境優化行動納入《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十大行動計劃》,印發《優化營商環境100條》《通化市優化營商環境十嚴禁》,製定《通化市營商環境建設管理辦法》。市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下設工作專班、各專項名額工作組以及市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為全面優化全市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市本級取消行政權力28項、證明事項192項,新增承接行政權力183項,指導縣(市、區)科學有效地向鄉鎮(街道)下放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354項;全市進駐政務大廳事項共1690項,進廳率達到98%;推動172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五級十六同”和深度標準化,552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馬上辦”,266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容缺辦”,100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城通辦”,78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審批效率持續重繪,企業開辦進入“小時辦結、全程零費用”時代。工程建設項目主要審批事項平均用時比法定時限壓縮75%,政府投資類、社會投資類、社會投資低風險類項目審批分別在81個、64個、13個工作日內完成。企業不動產轉移登記實現即辦即結。企業普通註銷要件由6件减少至2件,簡易註銷公告時間由45天壓縮至20天。此外,推廣214項“非接觸式”辦稅清單,綜合網上申報率97%,納稅人年度納稅時間壓縮20%以上。

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推行“不見面”審批、告知承諾制和“一項一策一團隊”等服務,實現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兩手抓兩不誤。今年以來,市本級共有154個項目408個事項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全程線上審批。

營造公平公正的民主法治環境

在全市範圍內應用“我要執法”APP開展行政檢查執法,實現執法全過程電子留痕,從根源上遏制任性執法、執法裁量權過大等破壞營商環境問題,為企業安心發展保駕護航。截至目前,全市實施報備部門數量96個,已錄入執法人員資訊5114名,使用“我要執法APP”報備行政檢查6615件。

以信用體系建設為抓手,以“信易+”產品應用為重點,信易貸平臺入駐金融機構29家,發佈金融產品87個,入駐市場主體3萬餘戶,授信2.48億元,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梳理歸集信用資訊3900萬餘條,“雙公示”資訊26.9萬餘條,報送量始終居於全省前列。“互聯網+監管”平臺檢查實施清單完成率100%,位居全省第一;監管事項覆蓋率名額61.58%,位居全省第二。持續加强事前、事中、事後監管,累計歸集上報信用承諾16.8萬餘件,推動全市29個領域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幫助560家失信主體完成信用修復,積極樹立“守信有益、信用有價”的價值導向。

2021年,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通化市分公司因疫情防控產生失信行為,通化市積極向省、國家申請,僅用一天時間就幫企業修復失信資訊,保障企業正常參與競標,助力企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通化市2021年10月份都市信用綜合指數85.89,在全國261個同級地級市中排名第40比特,創歷史最好成績。

創新服務提質效,營商環境優化再陞級

以市場主體為覈心,打造營商服務環境“升級版”,一批具有通化特色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亮點相繼湧現。

2019年,推出發放“法人卡”活動。持卡人在通化範圍內可享受市管公路免收通行費、A級以上旅遊景點免收門票費等14個方面服務。現時已為符合條件的“四上”企業和域外來通投資企業制發“法人卡”247張。

2020年,全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臺上線運行,實現了政務服務熱線“一號對外、多線聯動、集中受理、分類處置、統一協調”,市民諮詢辦結率一直穩居全省前列。

2021年9月,“通·通辦”APP上線,填補了通化市沒有專門政務服務手機用戶端的空白。集都市文宣、羣衆辦事、諮詢投訴等功能於一體的“通·通辦”APP,實現了便民服務“掌上辦理”,瀏覽使用量超341萬人次。

市政務大廳是直接服務羣衆和企業的第一視窗,也是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陣地。2020年,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指數小組對全國300餘家政務服務大廳進行評估,通化市榮獲“最具創新力政務服務大廳”獎項。今年以來,市政務大廳提供預約、延時、上門服務700次,同比新增218次,增幅68%;政務服務事項進廳率92.93%、“全科無差別受理”率88.21%、“最多跑一次”事項比例96.55%,月均辦理政務服務事項11048件,滿意率100%。

2021年出臺《通化市推行政務服務幫辦代辦工作實施方案》,組建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等25個審批部門及市縣兩級“幫代辦”團隊。設立“點對點”幫代辦服務專員,為項目贈送“一項一策一團隊”審批流程導引圖板,確保項目審批不迷路、無超期。

今年5月,通化市專門開展服務專班進企業、政策落實進企業、問題解决進企業、防疫指導進企業、安全督導進企業的“五進活動”,全力當好企業“服務員”。活動期間,各部門共計服務企業8000戶(次),為企業解决各類問題400餘個。

强化要素保障,構築營商環境新高地

企業難點就是政策的發力點。率先在全省推出金融服務專員、“項目中心+行長制”活動,構建常態化融資對接服務機制,引入金融“活水”化解融資堵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金融服務專員共為全市“雙50”企業提供授信31.62億元,累計發放貸款17.64億元;“項目中心+行長制”推動銀行機构對接企業(項目)3210戶(個)、需求金額176.4億元,共為2161戶企業發放貸款154.5億元,銀企對接成功率67%,融資需求滿足率達88%,全市貸款餘額同比增速位列全省第三。

啟動“萬名學子興企計畫”,累計引進緊缺人才和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911人。城鎮新增就業6312人,完成年計畫的63.12%。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22萬人,完成年計畫的88.13%。

先後出臺《“數字通化”總體規劃》等檔案,通過“數位+”把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等有機銜接。通過智慧文旅管理平臺精准掌握旅遊數據、科學分析旅遊動態;開發核酸檢測登記、電子通行碼等系統,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高效數位化支撐;積極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搭建教育管理平臺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雲教育”“雲辦公”“雲旅遊”越來越讓人們體會到“數位通化”帶來的高效與便利。

“水深則魚悅,城强則賈興。”隨著通化市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落地實施,為全市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能。未來,通化市將繼續向改革要動力,以服務謀發展,持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新時代通化綠色轉型、全面振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