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設計正融入市民生活、驅動產業創新創意奔湧都市中,上海設計深入人心

上海 56℃ 0
摘要:設計已如空氣般不可或缺自2012年開始,上海開始連續舉辦“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一切皆因設計日益深入人心。因為深入人心,上海已有創意設計類院校19所。

  記者李曄

  今天,首届世界設計之都大會拉開帷幕,為上海發展高附加值、高品牌價值的創意設計產業搭建一個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平臺。

  上海從來都不缺設計與時髦稟賦,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東方巴黎”美譽。2010年,它的一個沉睡基因被啟動——當年,經競爭角逐,聯合國授予上海“設計之都”稱號。

  自此,上海創意設計產業加快步伐,截至2021年,總產出超1.2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逾10%。在此基礎上,上海向更高目標邁進,於今年初發佈《上海建設世界一流“設計之都”的若幹意見》,產業總產出到2025年劍指2萬億元,更立下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設計之都”的目標。

  12年來,上海設計走過怎樣一段向世界一流的邁進之路?

  設計正成為“基礎設施”

  飛凡R7,是飛凡汽車獨立運營後的首款旗艦車型,定位為極智高階純電SUV。為此,飛凡智駕500餘人團隊用了兩年半時間,實現了“從0到1”的開發過程。事實上,在功能與設計之間把握平衡,是設計師所遇到的巨大挑戰。以雷射雷達為例,在開發過程中,因雷射雷達樣式無法改變,需要造型設計主動匹配,盡可能减少雷達在車頂的突兀感。同時,還要考慮雷射雷達系統發熱及譟音等因素,解决冷卻、密封和降噪問題。最終,設計團隊和工程師共同設計出獨特的自然過風結構,解决了這兩方面問題。

  2017年,三比特美國人因研究生命節律的分子機制而獲諾貝爾獎。萬裏之外,百年品牌上海家化的設計師們從這項科研中汲取靈感,運用生物鐘科技來校準肌膚節律,推出佰草集太極面霜,一經上市,品牌客戶以百萬級速度提升,複購率超過41%。“沒有設計,就沒有未來”,成為家化研發部資深總監賈海東的最切身體會。他告訴記者,2013年,上海家化在日化行業中第一個被認定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由此一路設計加持,其在國內外工業設計大賽中斬獲大獎的產品皆熱賣,無一例外。

  和飛凡、家化一樣,太多的“上海設計”並不停留於作品、禮品和樣品,小到一支運用“同極相斥”原理設計的晨光“磁懸浮”筆,大到國產郵輪等“國之重器”,它們無不深度融入市民美好生活,驅動著產業創新與轉型。中國商飛自主設計研製的首架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已正式進入航線運營;江南造船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已成功下水;外高橋造船323.6米長、零部件多達2500萬個的國產首艘大型Vista級郵輪採用數位設計管理,計畫於明年交付;聯影112環數位光導PETCT系統,實現了業界最高靈敏度、最高分辯率及最大軸向視野……

  設計,正成為企業安身立命的“基礎設施”,就好比“要致富,先修路”,這集中表現在企業各級工業設計中心的申報與建設上。來自市經信委的數據,現時,上海已有上汽、聯影、微創醫療等12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廣為焊接、思得樂、猫熊機械等117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外高橋造船、商米科技、龍頭家紡等79家企業被列為市級設計引領示範企業。

  創意靈感奔湧在城市之中

  徜徉都市,十餘年間,身邊可閱讀、有溫度的公共空間和地標漸多,它們是這座城市奔湧著的創意靈感的物理載體。

  濱江45公里浦江兩岸還江於民,呈現一個世界級的濱水公共開放空間;15.08公頃上海世博都市最佳實踐區,在節能、節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節材等方面績效可圈可點;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塔樓,堪稱“豎起來的外灘”,盡顯綠色、智慧、人文設計理念。還有創造了全球人工海拔最低五星級飯店世界紀錄的佘山世茂深坑、恢復傳統肌理並延續地域文化的廣富林遺址公園、“將美麗繪於鄉村,讓藝術留住鄉愁”的奉賢吳房村……對於這些有著濃厚上海設計元素的建築與公共空間,人們漸漸開始津津樂道,並願意投出點贊一票。

  工業設計需要計算每一個零件的裝配參數,建築設計需要考量每一尺高度的安全隱患,景觀佈置需要思忖每一寸土地的利用價值,這些專業的設計力量,多來自上海的文創園區。這些文創園區圍繞延安路都市東西向軸“一軸”、中外環都市金腰帶“一帶”、黃浦江和蘇州河“兩河”以及環同濟、環東華“多圈”空間布點,成為都市靈感的“泉眼”。現時,上海已認定149家市級文創園區、16家示範樓宇和28家示範空間,總建築面積達836萬平方米,入駐文創企業總數2萬餘家,帶動就業70多萬人,稅收貢獻超過300億元。

  設計已如空氣般不可或缺

  自2012年開始,上海開始連續舉辦“上海設計之都活動周”。剛開始,設計周參觀免費,卻門可羅雀。但沒幾年工夫,設計周50元一張門票依舊一票難求,還被黃牛炒到每張200元。

  一切皆因設計日益深入人心。

  因為深入人心,上海誕生了我國第一所以創意設計教育為特色的中學——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將原本放在大學的設計創意培養向國中、高中延伸。

  因為深入人心,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的教師40%非設計出身,本科學數學、電腦、管理的都來考該學院的設計研究生。

  因為深入人心,上海已有創意設計類院校19所。

  設計大師亦批量湧現。現時,在設計領域,上海已擁有吳光輝、吳志强、鄭時齡等11比特院士,擁有同濟大學副校長婁永琪等4比特“長江學者”,擁有22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及大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設計新銳獎”得主、上海青年高端創意人才等。

  “上海設計100+”是上海2020年起為挖掘培育更多設計新力量而舉辦的優秀設計成果評選。許多“95後”說,“上海設計100+”,成了他們具有儀式感的吃穿住行的參考書。

  “上海設計”也正在走出去。北京冬奧會上用絨線編織的頒獎花束,來自上海恒源祥;香港馬鞍山體育館內轉運方便、搭建迅速、用於提升核酸檢測量的氣膜版“火眼實驗室”,蘊含著上海同濟的設計。

  有設計師說,設計真正强起來,在於它的“消失”——它已然如空氣般,不可或缺,又無處不在。從“出圈”走向“消失”,或是上海世界一流“設計之都”真正建成時。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