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迎來建州70周年。
70年來,奔流不息的海蘭江水,記錄著延邊各族人民的辛勤耕耘;巍峨挺拔的長白山脈,見證著延邊越發富庶、和諧與幸福。
70年來,延邊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共同繪就了經濟繁榮、社會和諧、開放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壯美畫卷。
脫貧攻堅穩成果鄉村振興日子好
稻田星羅棋佈,稻穗隨風搖曳,小火車穿梭其間;道路乾淨,院落整潔,獨具風情的朝鮮族民宿整齊排列……2018年起,延邊和龍市光東村創新謀劃實施了“共亯稻田”項目,村委會成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將零散的土地綜合起來再分割成塊。
“一塊100平方米,接受社會認領。”光東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玄傑介紹,每塊土地的認領價格是1000元,稻米成熟後再直接郵寄給認領人。在此過程中,認領人可以擁有全套綠色稻米種植服務。
如今,光東村依託水稻生產、大米加工發展起水田觀光、民宿接待,開發稻田小火車、稻田坦克、朝鮮族服裝體驗館等項目,僅2021年吸引遊客數量便達20萬人次,村集體收入近40萬元,人均純收入超過1.6萬元。
曾經屬於貧困縣的和龍市,曾經8個縣市中有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1個省定貧困縣、是吉林省兩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延邊州,何以發生如此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延邊舉全州之力、集全民之智,向貧困發起總攻。依託鄉村風貌和民族風情,綜合特色農業、產業建設、休閒旅遊等,延邊打好“精准牌”,按下“快進鍵”,讓鄉村生活換了一番景象。
2020年底,延邊州4.8萬名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零。2021年,全州人均GDP達到39312元,70年間年均增長5.1%。
今年上半年,為應對疫情影響,延邊州組織開展抓產業促就業穩增收提升行動,持續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加强扶貧項目資產監管。全州1100餘個脫貧產業項目,今年預計收益金平均到脫貧人口、監測對象,人均約4200元;針對有外出務工、技能培訓意願的脫貧人員,分類實施就業幫扶,幫助逾1.3萬脫貧人口在省內外務工;完成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3.61萬人……
一項項扶貧政策不折不扣落地,一件件好事實事辦在羣衆心坎。產業興旺、鄉村宜居、農民富裕的美好藍圖在鄉村振興的好日子裏逐筆繪就。
經濟發展新跨越共同繁榮繪新篇
2021年12月24日,敦白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乘坐高鐵從敦化到長白山的時間縮短至40分鐘。資料顯示,自敦白高鐵開通運營以來,累計發送旅客24.7萬人次,極大地推動了沿線旅遊資源的開發,促進沿線城鎮化進程。
集資源、聚人氣、興產業、促開放,延邊州委、州政府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沿邊開放旅遊大通道等重大工程,高品質推動振興發展。
“1956年,我隨父輩從扶餘老家搬遷到延吉市朝陽川鎮,一路輾轉,用了三天三夜。如今通了高鐵,3個半小時就能到了。”每每乘坐高鐵,感受高鐵“速度”的同時,延邊鐵路退休職工王德文都深有感觸。
2015年9月20日,被譽為“東北最美高鐵”的長琿城際鐵路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延邊州進入高鐵時代,琿春市也結束了不通客運列車的歷史。
當年國慶前夕,王德文第一次坐上高鐵前往琿春,親身感受時代進步的速度,“曾經坐客車去琿春要2個小時,如今高鐵開通,時間縮減不止一半。”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延邊州加大以鐵路、公路、機場等為重點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斷完善綜合交通路網,讓全州人民出行更便捷,為延邊開發開放騰飛奠定基礎。
如今,敦白高鐵、龍蒲高速相繼建成通車,延邊全面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和“一小時交通圈”;國道丹阿線、國道三莫公路、和龍金達萊通用機場等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大幅改善了延邊州的基礎條件。
據統計,建州70年,延邊交通運輸業投資年均增長15.1%,快於總投資年均增速1.7個百分點。2021年,延邊州GDP達到801億元,是1952年的369倍。
今天的延邊,醫藥、礦泉水等重點產業項目加速集羣化,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物流、科技服務、醫療服務、電子商務等服務業蓬勃發展,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實施……四通八達的道路,鮮活亮眼的數據,持續優化的產業結構,描繪了延邊的跨越式發展,也構建起延邊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告別發展“口袋底”開放再上新臺階
9月1日10時25分,隨著嘹亮悠長的汽笛聲響起,一列滿載14車21箱300噸液化天然氣的進口清潔能源班列駛入吉林琿春鐵路口岸。
這也是進口清潔能源班列在琿春鐵路口岸首次通車。該班列採取鐵路轉公路、即來即走的轉運模式,有效節約了口岸倉儲用地,運輸操作安全高效簡便易行,對東北亞區域的清潔能源缺口將起到補充作用。
隨後,搭載著62箱124輛整車的集裝箱班列經琿春鐵路口岸駛離。琿春鐵路口岸開啟服務中國整車出口的新篇章。
吉林省東北亞鐵路集團琿春分公司琿春南站站長張世鑫說:“今後,東北亞鐵路集團將積極打造延邊地區以琿春為汽車產業發展樞紐的綜合汽車產業服務平臺,構建中國整車對外出口新通道,助力我國汽車產業發展。”
近海不靠海,曾讓延邊成為開放發展的“口袋底”。1992年,國務院準予琿春為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邊境城市。同年9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國家級開發區——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琿春自此開啟了開發開放的新征程。
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印發《關於建設吉林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的複函》,著力打造發展的“藍色引擎”,延邊的海洋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
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琿春市扎實推進口岸建設。今年上半年,琿春市各口岸過貨量達196.6萬噸、同比增長8.8%,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5.3億元、同比增長41.8%。
告別發展“口袋底”,延邊逐漸成了吉林省對外開放的前沿。“為應對口岸24小時通關模式帶來的貨物量不斷增長的趨勢,我們將不斷深化通關改革,進一步優化班列查緝流程,持續完善與鐵路、海關等聯檢組織的‘大通關’協調服務機制,最大化地縮短通關時間。”琿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二隊副隊長關宇說。
“沿邊近海是琿春的最大優勢,我們一定搶抓機遇,依託口岸大通道,打造開發開放的橋頭堡,譜寫海洋經濟的新篇章。”琿春市口岸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王賀坤對琿春各口岸發展滿懷期待。
據統計,2022年1—7月,延邊外貿進出口完成136億元,同比增長72.9%。5年多來,延邊進出口商品達到15類160多種,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703億元。
從落後到進步,從封閉到開放,從貧窮走向富裕……延邊各族人民在風雨考驗和探索實踐中不輟前行。站在新起點、朝著新座標,如今的延邊正高品質推動振興發展,闊步走在新時代的幸福大道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