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前方到站:雄安站

河北 59℃ 0
摘要:□記者彭文君馬寧李相伯鄭可欣“列車運行前方到站是,雄安車站。”隨後,京雄高速河北段、榮烏高速新線等工程建成通車,雄安新區“四縱三橫”對外高速公路骨幹路網全面形成。

□記者彭文君馬寧李相伯鄭可欣

“列車運行前方到站是,雄安車站。”

從北京西站出發,高鐵不到一小時,就到達雄安站。高空俯瞰,橢圓形屋蓋輪廓圓潤,宛若一瓣青蓮上的露珠。

“2018年底第一次來雄安,這兒還是大片田地。”時任中鐵十二局集團雄安站項目總工程師鄭河舟親眼見證了雄安新區的巨變。

千年大計,交通先行。作為雄安新區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雄安站承載著促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重要職能。

“這是國家對我們的信任。”對鄭河舟而言,雄安站的建設是一頂王冠,想要佩戴,必承其重。

大規模運用清水混凝土柱,國內首次採用裝配式站臺吸音牆板,“站城一體化”的設計理念將車站與都市空間緊密融合……鄭河舟帶領科技團隊進行了上百次試驗,攻堅克難,在創造“雄安質量”上狠下功夫,終於有了雄安站如今的風采。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通車,雄安新區納入北京“一小時交通圈”,“軌道上的京津冀”增添新幹線。隨後,京雄高速河北段、榮烏高速新線等工程建成通車,雄安新區“四縱三橫”對外高速公路骨幹路網全面形成。

一條高鐵線,連通兩座城。

“現在北京與雄安的軌上距離只有50多分鐘車程,早上八點多到雄安,晚上六點就可以回到北京家裡。”京雄互聯,不僅為雄安吸引來更多鄭河舟這樣懷揣夢想幹事創業的人,更為新區加速產業資源集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奠定堅實的基礎。

出高鐵站西行,沿津雄高速疾駛,約半小時就可以到達啟動區。塔吊林立間,樓群蜿蜒,鄭河舟現時負責建設的雄安創新研究院科技園區項目已經雛形初現。

“這是今年新區第一個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鄭河舟言語間滿是自豪,“新區建設‘分秒必爭’,目前有1200多名建設者日夜奮戰,預計明年年底就可以達到竣工驗收交付條件。”

地上一座城,雲上一座城。在“地上雄安”拔節生長的同時,“雲上雄安”也在同步建設,源源不斷地為新區提供動力支撐。

“這裡的每一條道路、每一根筦道,甚至每一道鋼樑,在BIM系統中都有對應的數位化模型。”8月25日,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園區大腦”主控中心,隨著市民服務中心首席信息官孫鵬輝不斷將滑鼠點擊放大,大螢幕上的畫面從整個園區逐漸精細到門口的閘機,連螺絲釘都清晰可見。

作為新區的首個標杆項目,創新、數位、智慧等元素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園區管理中得到具體體現。園區共安裝了25000個感測器,可以監控各個房間的溫濕度,控制每一扇門的智慧開關,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問題運維平臺上都會顯示,跟真實場景的誤差是毫米級。

今年34歲的孫鵬輝來自北京,到雄安新區工作已經超過四年,負責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在他看來,市民服務中心是未來雄安締造智慧都市、綠色都市的雛形和率先實踐,在這裡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專業價值,比任何地方都“更有意義”。

創新驅動發展,生態提升品質。

從雄安市民服務中心5號門出來,向西穿過馬路就是悅容公園的入口。初秋的悅容公園,抬頭可見柳竹映翠,低頭可聽流水潺潺,搭配古樸園林建築,恍若置身畫中。

這兒只是雄安新區“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城市建設理念的一個縮影。

“從小我就有一個願望,希望家鄉的環境越來越好。”在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工作的穀雅亭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家就在白洋澱上游的一條河流旁邊。在她小時候的記憶中,水是黑的,聞起來還有一股异味兒。

大學畢業後,穀雅亭選擇回到家鄉,從事白洋澱水質檢測工作。2017年以來,白洋澱澱區水質實現從劣Ⅴ類—Ⅴ類—Ⅳ類到Ⅲ類的連續突破,逐年邁上新臺階,作為見證者,她內心的欣喜遠甚他人。

“現在的水透明度很高,水底的水草都能看得很清楚。”尤其是今年7月份,“鳥中大熊猫”青頭潛鴨落戶白洋澱,成為澱區水生態環境改善的有力佐證,更讓穀雅亭受到鼓舞,愈發幹勁十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的雄安新區,森林覆蓋率由11%提高到32%,白洋澱及周邊水域水質穩中向好、水生態持續改善,宜居、生態、智慧的都市面貌愈發清晰。

雄安的故事,精彩在何處?

它的答案,在每一縷微風蕩起的碧波裏,在每一棟拔地而起的高樓上,在每一個築夢雄安的建設者心中。

矢志奮鬥,未有窮期。向著未來,一諾千年。

标签: 新區 安站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