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位於靜海區的中鐵建大橋局建築裝配科技公司裝配式建築生產基地。正值生產高峰期,約6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裏,預製構件的生產緊鑼密鼓。車間外是5.69萬平方米的成品堆場,各類牆板、樓板整齊碼放。
“現在整體行情是供大於求,但是口碑好、實力强的企業不缺訂單。”正如基地總經理劉洋所說,眼下,他們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年中,產品發往京津冀地區,以及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隨著預製構件生產企業數量迅速增長,產品價格變化趨穩,市場競爭態勢也初見端倪。去年起,一些企業開始出現經營困難的迹象。反觀中鐵建大橋局建築裝配科技公司,2020年開始投產,當年完成產值1.6億元;2021年完成產值2.4億元;2022年目標產值4.2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60%以上。
這家津企是如何突破重圍,實現良性迴圈的?“研發創新是我們的看家本領。”劉洋說。
在廠區北側,公司職工宿舍將於10月中旬開始主體結構施工。工程中將應用自鎖式連接裝置的最新技術成果。
“傳統的牆板安裝好後需要二次灌漿,雨天或氣溫低於5℃就無法施工。此外,傳統灌漿管道和師傅的手藝有關,是否灌滿主要憑藉經驗,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基於這些缺點,我們聯合天津大學開發了靠自重自鎖的幹式連接管道,現在已經取得國家專利。”中鐵建大橋局科技部博士戴驍蒙說。
採用自鎖式連接裝置,真正讓裝配式建築實現了“搭積木”施工,牆板安裝效率提高50%以上,現場無需灌漿處理,减碳效果也十分可觀。同時,冬季施工的行業痛點得到解决。費用方面,自鎖連接管道和傳統灌漿管道相比,每平方米施工成本節省50至150元,占綜合成本的3%至5%。
眼下,天津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羣項目正在緊張施工。“我們將為南港乙烯項目的立體倉庫生產並安裝柱子。”劉洋介紹。
“這個倉庫建築面積約為2.2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全亞洲最大的立體物料倉庫。單根預製柱的長度為13米,橫截面面積為2.25平方米。”劉洋對比說,一根普通預製柱的重量通常在5噸以下,這次單根預製柱的重量接近80噸,在行業來看,幾乎前所未有。項目團隊將採用JM-U套螺紋連接的幹連接管道,保證施工不受天氣溫度影響,加快安裝進度。
經過3年的科技積累,在京津冀區域,公司已走在行業前列。
中鐵建大橋局建築裝配科技公司僅僅是我市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現時,我市裝配式建築開工面積累計達到1400萬平方米,混凝土預製構件設計產能達到257.5萬立方米,鋼結構設計產能達到79萬噸,裝配式建築研發、設計、生產、施工、檢測全產業鏈逐步完善,形成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同時,天津已擁有7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天津市現代建築產業園獲住建部準予,成為我市首個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園區類)。
未來,裝配式建築將更加融入百姓生活。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二級巡視員侯學鋼表示:“實現從建造到裝修的裝配式,是一個產業鏈的全生命週期。如今,包括裝修在內的裝配式建築在不斷推進,我市一些住宅項目已開始應用。”
在智慧建造方面,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正組織濱海新區和靜海區組建智慧建造試點聯合體,共同申報建設智慧建造試點城市,加快推動建築業與先進製造技術、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深度融合。借鑒天津市已有的12條重點產業鏈實施方案,充分發揮試點區建築工業化優勢,打造試點區“第13條產業鏈(建築業)”,促進建築業轉型陞級,推動高品質發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