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就業驛站”為城鄉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牽線搭橋

海南 66℃ 0
摘要:我省“就業驛站”為城鄉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牽線搭橋著力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海南日報 易宗平“是'就業驛站’幫我找到了工作,現在我已轉正了。”8月31日,來自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的杜澤恩說,3個月前,他在海南“就業驛站”樂東黃流站的幫助下,被該鎮一家公司錄用為設計師,下班後還可以就近照顧家庭。

我省“就業驛站”為城鄉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牽線搭橋
著力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是‘就業驛站’幫我找到了工作,現在我已轉正了。”8月31日,來自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的杜澤恩說,3個月前,他在海南“就業驛站”樂東黃流站的幫助下,被該鎮一家公司錄用為設計師,下班後還可以就近照顧家庭。

5月26日,在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指導支持下,海南首家“就業驛站”樂東黃流站成立。此後,該局在海口、三亞、東方、昌江、瓊中、臨高等市縣和部分高校,共建成40餘家“就業驛站”。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驛站”提供招聘求職、資訊發佈、技能培訓、權益保障等服務,成效明顯,但覆蓋面有待擴大、服務水平有待提升。我省“就業驛站”如何佈局和發力?

就業驛站搭起就業“橋樑”

以前在省外打工的杜澤恩,今年初剛回到樂東那段時間,經歷了沒有工作的“空窗期”。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他來到當地的“就業驛站”。“我當時在‘就業驛站’提出離家近、專業對口的要求,很快就實現了願望。”杜澤恩說。

曾經求職未果的海南大學本科畢業生陳帥,今年6月30日在海南“就業驛站”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站成功競聘科城物業雙語講解崗位,此後不到兩個月就得以轉正。

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將目光投向“就業驛站”。

從3月份失業以來,秋玲一直沒有找到合適崗位。8月30日,學習動漫專業的她第一次走進海南“就業驛站”海口瓊山站。填寫求職錶後,她站起身來笑著說:“我對‘就業驛站’充滿信心,相信很快會收到好消息。”

求職路上,甘苦自知。曾屢次碰壁的不少求職者,在“就業驛站”幫助下找到工作。

據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統計:5月26日以來,全省登記在册的“就業驛站”達118家,其中建成運行46家、在建34家,其餘的正在制定實施方案。截至目前,我省“就業驛站”共幫助5萬餘人次就業。

搭好供需平臺讓求職不迷路

“就業驛站”靠什麼幫助眾多求職者實現就業夢想?

主動聯系用人單位,推動精准對接——

海南“就業驛站”青年人才就業服務站在海南醫學院成立以來,該站在與省內醫療、疾控組織召開座談會的基礎上,積極聯系和走訪相關企業,不斷為畢業生拓寬就業管道。

全省“就業驛站”運行以來,累計走訪3.5萬餘人次,在疫情期間也能助力求職者與用人單位有效對接。其中,海南“就業驛站”海口瓊山站僅用1天就為海口龍華區和瓊海市共招聘80名疫情防控安保員;儋州市那大站第一時間選聘55名水電工支援該市體育館方艙隔離點建設,東成站為該市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定點招聘12名分揀員;東方市萬達站採取“線上發佈+線下對接”,迅速為疫情防控一線招募到51名志願者。

線上線下開展培訓,提升就業技能——

9月2日至10月27日,海南“就業驛站”海口瓊山站將陸續舉辦線上培訓,課程內容包括就業創業政策宣講、職業生涯規劃、簡歷優化、面試技巧、職場角色轉換、創業模式等。

各“就業驛站”採取“線上+線下”模式,也舉辦過相應的就業技能培訓。據統計,現時全省“就業驛站”共舉辦技能培訓50場。來自湖北的求職者汪懿明說:“兩個月前我學習過‘就業驛站’的線上培訓內容,對我在海南找到工作起到了指導作用。”

怎樣更好提升“就業驛站”效能?南海網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冬媛建議,儘快建立全省統一的“就業驛站”資料庫,讓省內各市縣甚至與省外就業市場實現資訊共用。

海南人才集團副總經理柯進提出,未來“就業驛站”不僅促進就業,還可以開展多種綜合服務,實現融合發展。

“建議‘就業驛站’與城鎮社區、村委會對接。”我省勞務帶頭人陳榜認為,要根據求職者教育水准、個人特長等細分就業技能培訓。

“就業驛站”如何佈局發力?

8月30日,省人社廳廳長鐵剛帶隊走訪海口部分“就業驛站”,上門徵求意見和建議。

鐵剛表示,要推動“就業驛站”實現“三化”發展:一是功能信息化,依託海南省公共招聘網構建統一的資訊服務平臺,與“就業驛站”現有功能結合,促進惠民便民利民;二是服務規範化,既要健全全省服務標準體系,又要讓各“就業驛站”做出特色;三是運營多元化,採取“1+N”模式,發揮各部門、各單位協同效應,畫好為民服務“同心圓”。

接下來,“就業驛站”如何佈局和發力?“要緊扣充分賦能、特色建站、精准服務、同心協力等關鍵字,讓‘就業驛站’成為提供全方位、高品質公共就業服務的重要抓手。”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局長趙微表示。

據瞭解,我省將多措並舉推進“就業驛站”建設:加快建設,在建的儘快建成,籌畫中的儘快落地,逐步在全省推廣;加強管理,儘快擬定和推出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促進各站抓好日常監管;加强服務,以更多實效讓周邊羣衆有獲得感,持續培樹品牌;加强培訓,有針對性地提升工作人員能力和水准,著力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本報海口9月3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