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地扎實推進“無疫村(社區)、無疫社區”創建工作
共築防疫屏障共護美好家園
海南日報記者郭萃謝凱劉靜姝
見習記者劉寧玥
連日來,我省多地扎實推進“無疫村(社區)、無疫社區”創建工作,在不斷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形成强大合力的基礎上,持續强化基層疫情防控能力,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羣衆健康安全和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海口綠地海德公館:
管理規範秩序井然
“你好,請掃地點碼、測量體溫,謝謝配合……”8月27日下午,海南日報記者剛準備進入位於海口龍華區濱海大道的綠地海德公館,就被門口的警衛攔住了。
社區在入口處張貼著“海南疫情防控”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和地點碼,要求所有人員逢進必掃、逢掃必驗。一旁,社區設有快遞、外賣貨架,實行無接觸配送,所有快遞須經過消殺後,才能由住戶帶入社區。
按照要求,記者在完成資訊登記、掃描地點碼、查驗體溫等程式後進入社區,只見整潔的綠化帶上,紅色條幅印著醒目的防疫標語;不遠處的LED大螢幕迴圈播放疫情防控知識,不時有居民駐足觀看……“無疫社區”創建工作的推進,讓這裡展現出井然有序、防疫精准、和諧宜居的新氣象。
海德公館是龍華區推動創建的第一批“無疫社區”,該社區共有樓棟13個、涉及1697比特住戶,至今無陽性病例。“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社區出臺了‘無疫社區’創建方案,按照‘六規範三强化’有序推進。”綠地海德公館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我們規範入口管理、健康監測、個人防護、快遞管理、清潔消毒、垃圾處置,同時强化資訊文宣、服務保障、物資儲備。”
“下一步,我們還將成立黨支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嚴格執行好各項防疫措施,引導業主嚴格遵守防控要求,共同守護大家的安全。”該負責人說。
“我們能切身感受到政府和物業為居民做了不少防疫實事。每天聽從指揮,進行核酸檢測的住戶也越來越多。”社區業主龐先生認為,無疫社區的創建,讓大家心裡非常踏實。
五指山方龍村:
依靠群眾形成合力
8月25日上午,一場瓢潑大雨灑向五指山市水滿鄉方龍村,該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謝堅不放心,拉著隊員董志强和村幹部王雄義鑽入雨中,開始走村入戶。
方龍村是水滿鄉的城中村,常住人口有近1500人,下轄7個村民小組,由於流動人口多,居住地分散,管理難度較大。
本輪疫情以來,謝堅一刻也不敢放鬆。“手機24小時開機,天天走訪巡查,神經一直繃緊,生怕漏了什麼。”謝堅說,方龍村已被列入該市第二批“無疫村(社區)、無疫社區”創建名單,接下來,他們3人現在要到沖門頭村等7個村小組檢查,守好外防輸入的防控關鍵點,同時檢查風險人員的隔離情况。
此前,3比特村民結束隔離後,於23日返回村裡繼續進行居家健康監測。大雨之中,謝堅他們一戶一戶走訪這3比特村民,詢問他們的需求,告知下一次核酸檢測時間,“明天再做一次入戶核酸,等我們通知你,不要隨意出門,謝謝配合。”
謝堅說,這些天,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雖然辛苦,但是村民的支持更讓大夥感動。前兩天,一些村民看到核酸採樣的工作人員礦泉水不多、食品不足,就和村裡的愛心企業聯合起來捐水捐物,一些村民們還自發報名,承擔值班值守任務。
通過這些事,謝堅和隊員們認為,羣衆工作很多都是小事,但對每一件都不能有絲毫懈怠,村民們都看在眼裡,“緊緊依靠群眾的力量,整個村子就會有凝聚力,工作才能幹好。”
昌江海尾社區:
包船到人嚴格登記
8月25日清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海尾社區居委會委員陳清貴穿著雨衣、撐著雨傘,沿著轄區內1公里左右的海岸線巡邏。
“78艘登記在册、常出海的漁船均在港,按照規定位置停放,人員均上岸,無羣衆釣魚,無可疑人員……”快到中午12時,陳清貴將當天上午的基本情况,向前來交班的同事說明,並在值班工作群裏進行報備。
海尾社區居民靠海而居,大部分為漁民。全社區共有漁船108艘,其中經常出海生產的漁船共78艘,做好疫情防控尤為重要。
為嚴防疫情海上輸入,築牢海上防線,海岸警詧、綜合行政執法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聯合該社區組建了聯防隊,24小時不間斷沿著海岸線開展巡邏。
海尾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溫思輝表示,所有居委會幹部都要進行值班輪守,既要防止本地漁民不按規定出海,又要防範外來漁船進港,“在此基礎上,我們計畫申請創建‘無疫社區’,進一步做好防疫工作。”
“我們實行‘包船到人’,由居委會對漁船進出港進行登記,包括查驗身份證、核酸資訊,登記進出港人數等。”溫思輝說,為確保全員核酸“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海尾社區居委會幹部還配合醫護人員,組成了入戶採樣小分隊,對60多名行動不便的人員進行上門採樣。
截至目前,該社區已經開展了7輪全員核酸採樣,結果全為陰性。
(海南日報海口8月27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