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闖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

河北 58℃ 0
摘要:護碧水守青山興鄉村富百姓承德闖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夏日時節,置身塞罕壩115萬畝林海,涼風徐徐,舉目四望,青松蒼翠、綠草如茵。

護碧水守青山興鄉村富百姓

承德闖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

(記者黃雲霞)夏日時節,置身塞罕壩115萬畝林海,涼風徐徐,舉目四望,青松蒼翠、綠草如茵。

“我們要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强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堅決扛起‘兩區’建設政治責任,在推進高水准生態建設上再建功立業。”承德市委書記柴寶良說,全市上下要全面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方位深化“三個植入”,大力度推進“四個再建功立業”,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領域,用生態助推發展,將發展融入生態,闖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新路徑。

“加法”謀變全流域生態建設再提質

春風送暖催新綠,植樹造林正當時。今年4月底,豐寧滿族自治縣的一些荒灘荒地上,大批城鄉羣衆揮鍬掄鎬、挖坑植樹,掀起了一年一度的植樹造林會戰熱潮。

“豐寧與北京相鄰,也是內蒙古沙漠風沙入京的必經通道,為了做到把風沙擋在脚下,把淨水送給京津,20多年來,我們豐寧的幹部群眾一直沒有停止植綠護綠。”豐寧滿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王建利說。

據瞭解,通過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京冀水源林、張承壩上造林等一大批工程項目的持續實施,豐寧滿族自治縣森林總面積達到762萬畝,其中新增面積390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28%提高到現在的58.13%。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同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綠化景象。為了解决“山綠城禿”“山綠村禿”問題,今年,該縣開展了以“二次創業路百萬棵樹”為主題的城鄉綠化行動,計畫完成義務植樹100萬株。

無獨有偶,承德縣以創建省級森林都市為抓手,以打造京津地區的“擋沙牆”和“篩檢程式”為目標,滾動推進國土綠化行動。今年以來,完成營造林任務6.5萬畝,乾果造林1046畝,義務植樹85萬株,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61.3%。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好生態,是承德覈心優勢;讓生態更好,是承德堅定不移的目標。如今的承德,全市森林覆蓋率提升到60.03%,市區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26μg/m3,23個地表水國、省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Ⅱ類以上斷面由11個新增到14個,空氣和水環境質量京津冀領先。可說是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天藍,萬壑鳥鳴。

“減法”治理推進全系統生態保護再提標

潮河河畔,微風輕柔、碧波蕩漾。偶爾有成群的灰鶴從潮河上空飛過,與山水交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畫卷。

生態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不僅是潮河畔羣衆的共同感受,更有實實在在的數據佐證:2019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定期對潮河古北口斷面水質進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水質常年穩定達到Ⅱ類及以上標準,確保了清水下山、淨水進京入庫。

作為北京的“北大門”、首都的“護城河”,為打好“涵養水源、保障水量”這場硬仗,多年來,灤平縣累計實施退耕還林16.73萬畝、建設京冀水源保護林17萬畝;精准實施水污染防治,依法取締關停潮河流域工礦企業35家、采砂場28家;在全縣範圍內實施農村環衛一體化,每年投入1200餘萬元,實現潮河流域10個鄉鎮89個行政村垃圾集中收集、轉運、處理,保證污水不入河。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承德市發展的優勢所在,集全市之力保護生態環境成了承德人融入血脈的責任與傳承。全市上下正朝著“水淨、河清、天藍、地綠”目標,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承德市創新實施林長制、河長制、河湖警長制等制度,全力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生態環境。關閉礦山300座,修復60平方公里,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32個,成功入選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頒佈實施《承德市水源涵養功能區保護條例》,推動建立灤河、潮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灤平縣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隆化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成功入選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承德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取得了新突破……一塊塊金字招牌,是承德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成效的最好見證。放眼當下,承德不僅有著“我見青山多嫵媚”的高顏值,更透出“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氣概。

“乘法”聚力推進全要素生態價值實現再提效

在興隆新能源產業園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內,一輛輛電警車、環衛車、露營車正在抓緊組裝。專案負責人苗常勝說,該項目預計年產值可達35億元,解决2000多人就業問題。

而今,興隆縣礦業經濟“一業獨大”的發展格局徹底“蛻變”,綠水青山已成為興隆產業轉型陞級、加速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綠色發展的新引擎,綠色產業對財政貢獻率達到89.2%。

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圍場鎮坡字村,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鉤機抓鬥伸向了地面,兩三下過後,一個一米見方的樹坑已經成型,工人們把一棵造型奇特的油松栽種進去。“這些造型奇特的油松備受青睞,根據樹形,一棵樹一個價位,樹形好的每棵賣過2萬元。”圍場龍頭山鎮小錐子山村造型松種苗基地負責人丁振學說。

為了讓百姓在苗木產業增收致富道路上把准市場脈搏,走好苗木產業二次創業路,圍場構建“種變苗、苗變木、木變樹、樹變景”的全產業鏈增值體系,加快推動苗木產業由園林綠化向賣“園藝服務”、賣“綠色生活”管道轉變,提高單株苗木市場價格和競爭力。全縣年銷售各類苗木9000餘萬株,總產值近7億元,苗木產業所提供收入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2%以上,戶均增收達到5000元至1萬元。

山林添綠,林農增收。承德市在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推動綠色發展、增强碳匯能力等方面大膽探索,加快生態產品實物量和價值量核算,拓展降碳產品交易成效,積極推進排汙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打造全省低碳零碳經濟發展示範區,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充分發揮生態引力,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新路徑,綠色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0%以上;創新生態經營模式,創建“承德山水”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組建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337個農副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綠色有機認證,實現了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科學製定全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和“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十三五”期間,承德市累計完成碳匯交易23筆、36.94萬噸,累計交易額1574.8萬元;實施綠色GDP考核,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和生態文明建設參與度均突破80%,綠色低碳日益融入生活,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建設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的良好局面。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越來越好的生態,是承德扛在肩上的責任,更是承德綠色發展鏗鏘脚步的見證。從一棵棵樹到一片片林,綠色成了承德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亮底色,在新的趕考路上,承德也必將堅定步伐、忠誠擔當,再建功立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