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批示精神,將呼倫湖流域生態綜合治理作為鑄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一號工程”,以科學研究為支撐、以治理項目為抓手,堅持點上治理與全流域治理並重、河湖治理與生態系統綜合治理並重、工程治理與科學管護並重,深入落實了多項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開展了環湖沙化土地治理、草地退化治理、入湖河流沿線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工程項目,重現了呼倫湖勝似仙境的美景。
從“治湖泊”到“治流域”呼倫湖重現勃勃生機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尊重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切實强化從“治湖泊”到“治流域”的轉變。
——在呼倫湖周邊實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呼倫湖自然保護區覈心區內57萬畝草場自2020年起全部禁牧,流域草原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環呼倫湖植被恢復明顯,植被覆蓋率逐步提升,有效遏制了流域草原退化、沙化趨勢。
——提升水資源配寘能力,實施呼倫湖生態補水工程、下游通路護岸項目等水利項目,建立呼倫湖水資源配寘和調度運行管理機制,編制實施《呼倫湖生態補水調度方案》,進一步保證了生態補水能力。
——取締關停環湖周邊全部餐飲旅遊經營企業,清除各類經營設施106處、面積超過11萬平方米。陸續完成保護區覈心區、緩衝區及湖濱河濱緩衝帶、生態脆弱區生態移民471戶,切實削减了人為干擾因素對流域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全面完成海拉爾區、滿洲里市、牙克石市和紮賚諾爾區等8個環呼倫湖周邊及主要入湖河流沿線汙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了10項呼倫湖流域生活汙水處理廠再生水回用項目建設,讓呼倫湖流域羣衆切實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環境效益。
隨著呼倫湖治理不斷推進,呼倫湖生態綜合治理成效不斷顯現:呼倫湖水量保持在合理區間、水質名額穩步向好、生物多樣性名額明顯改善。乾涸了15年的新開湖已於2021年6月重新開始注水,據測算現時新開湖水面面積已達100平方公里以上,水量約2.2億立方米。截至2022年7月底,呼倫湖水面面積擴大至2243.6平方公里,水量達139.3億立方米,接近歷史最好水準。
從“工程治理”到“科學管護”盡顯生物多樣性之美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設立呼倫貝爾市北方寒冷乾旱地區內陸湖泊研究院,積極引進培養高端科技人才,不斷深化與中國環科院、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等國內權威科研機構合作,開展了大量課題研究,針對湖水水質成因、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內容深入開展科研合作,形成系統性的研究成果,為進一步科學規劃和實施綜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為了更好地保護呼倫湖,保護呼倫湖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提升對呼倫湖的科研監測能力和管護執法能力,在呼倫湖7400平方公里的重點保護區域內,圍繞著8個管護站和5個覈心區,共建設了29個監控視頻的塔臺,有468公里的環形數據網絡,在重點監測區建設了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和3個空氣自動監測站,對呼倫湖保護區內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
這些覆蓋呼倫湖保護區全境的視頻監控系統與數位化平臺、先進的移動執法設備,猶如“千里眼”“飛毛腿”,為科研和管護工作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不但對各類違法行為形成了極大震懾,還為觀測記錄和救助野生動物提供了更多便利。
得益於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以及人為干擾的有效控制,野生動物重新活躍、種群持續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3年至今,呼倫湖自然保護區內記錄到的鳥類種類及個體數量均呈連年新增態勢,鳥類由333種新增至345種,其中包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和Ⅱ級保護動物鷹鴞、鳳頭蜂鷹;呼倫湖水系魚類種數由32種新增至39種,哺乳動物種類已由35種新增至38種。
從“勢單力薄”到“群策群力”攜手共護湖水安瀾
隨著呼倫湖綜合治理力度加大,保護區各項工作的深入,加上當地居民羣衆環保意識的提高,私捕濫撈行為已基本杜絕。
為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呼倫湖生態建設的良好氛圍,努力實現呼倫湖全民共治、共管、共建、共亯的目標,呼倫貝爾市充分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持續加大宣教力度,利用呼倫湖綜合治理展廳和各基層管護站,引導社會各界及大中小學生參觀學習和實地教學、組織萬人志願者行動等,不斷提高羣衆保護環境衛生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將守護“母親河”的思想,深深融入到呼倫貝爾各族人民的血脈與靈魂。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呼倫貝爾將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把持續抓好呼倫湖生態綜合治理作為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的重要實踐,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在全市上下的傾力保護和治理中,呼倫湖,這個維繫萬千草原生靈的“母親湖”,將璀璨奪目、奔湧向前,在綠水青山間劃出一道亮眼光芒。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