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核對、佐證、重複、仔細、瑣碎、連續、緊張、焦慮……疊加疫情中的千名流調隊員

四川 70℃ 0
摘要:8月11日,成都市中、高風險區全部清零。這是2020年以來,我省首次面對一周內、在同一地區,由兩種不同毒株引發的疊加疫情,給流調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袁珩(左一)和同事們在工作中。吳婕 攝

8月11日,成都市中、高風險區全部清零。這是2020年以來,我省首次面對一周內、在同一地區,由兩種不同毒株引發的疊加疫情,給流調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如果讓你回憶過去幾天的行動軌跡,你能想起來嗎?如果將時間準確到每分鐘,你又能想起多少內容?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每天不厭其煩地去詢問、核對、佐證一個個容易遺忘的軌跡細節,只為儘早實現“追陽斷鏈”。他們就是流調隊員,負責調查傳染源、傳播途徑、判斷易感人群等工作。

7月15日至8月上旬,數以千計的流調隊員奔波在成都、眉山等疫情發生地,與新冠病毒賽跑……“我們的工作必須更准、更快、更全。”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更准

窮盡一切辦法只為找回“遺失的記憶”

“有的居民很願意配合流調,但確實想不起來細節。”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工作人員、流調隊員張倫說,這種情況下,他們就要旁敲側擊,變著法子問問題,可能就會得到準確答案。

“一線流調隊員要善於多方佐證。”張倫回憶,一比特密接人員說曾和大約4比特朋友聚過餐,但當他挨個詢問聚餐人員時,答案卻不盡相同。“經過一個個電話佐證,嚴密推理後最終確定當天有8個人一起就餐或就餐時一起待過,如果沒有多方求證,人員漏了,潜在傳播風險就大了。”

成都市金牛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流調隊員曾海寧表示,碰上本人不清楚的,他們會找周邊親友多方求證。

也有一些難以溝通的情况。比如碰上年齡很大的居民,流調隊員也會回到現場,通過“畫面重現”喚起“遺失的記憶”。此外,流調隊員有時還會主動承擔起安撫患者的角色。遇上陽性病例,曾海寧和隊員安撫:“您莫慌,我們會協助您儘快治療、儘快恢復正常生活。”還有一些經營者擔心提供支付記錄後,會影響他的生意,張倫和同事安慰他:“不用擔心,我們會保護您的隱私。”……

窮盡一切辦法,重複、仔細、瑣碎、連續的工作有時讓張倫很疲憊。“壓力大,但也要堅持。”張倫話鋒一轉,“何以解千愁?唯有四川美食!”工作中稍微有空,張倫會和同事們買點亱宵,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點東西聊聊天,然後繼續投入到忙碌的流調工作中,很快,一個通宵就又過去了。

更全

流調溯源首次質控前移現場盯“漏”

在成都本輪疫情中,一線流調人員旁邊,多了個新角色——質控專家。

過去幾輪本土疫情流調工作中,都有一名總質控專家,根據病例4小時覈心資訊分析可能遺漏的線索和存在的問題,提出補充流調建議。這次,四川流調溯源首次將品質控制環節前移——由省疾控、成都、綿陽、自貢疾控的5名流行病學專家組成的質控專家組首次沖在成華區一線。他們既要盯流調溯源全流程,也要負責流調全流程的品質控制,第一時間解决流調溯源中所遇到的“疑難雜症”。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主任醫師吳朝學就是質控專家組成員。“風險點比特有哪些?”“風險人群有哪些?”“傳播鏈的來源是哪裡?”這三個問題,是流調隊員的必答題。“為保證流調的準確性,我們和流調隊員一起去一線,結合現場場景、流調報告判斷流調隊員確定的排查點比特是否正確、是否存有遺漏、是否有時間盲點,以及是否還有不明確的密接人員待判等。”

質控專家組成員不僅需要對所負責組的資訊瞭若指掌,還需要瞭解整個區內各個病例詳細情况,以此判斷不同病例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不放過任何細節。

“7月21日以後,平均每天睡四五個小時。”吳朝學說,他們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只要有新增病例,他們就要以最快速度完成流調。“我們的隊員在監控前一坐就是10多個小時,不把全部風險人員排查清楚都不肯去休息。”

更快

“智囊團”為流調溯源分析研判提效

除了“跑現場”的流調人員和質控成員外,還有一群“幕後智囊團”在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署辦公,他們是省、市流調溯源分析研判組的成員,主要對成都乃至全省疫情防控形勢進行分析研判。

在合署辦公的會議室裏,10餘比特流調小組成員圍著一張長桌子面對面坐著,戴著口罩分析海量數據;他們身後是兩面比人還高的支架式寫字板,密密麻麻畫著確診病例的關係圖譜。疫情期間,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主任醫師袁珩與小組成員每天都從各地上報的疫情資訊中抽絲剝繭,剖析每一個病例是如何感染的、感染者又可能將病毒傳播給了哪些人,試圖從一張張關係網中找出病毒傳播的踪迹。

“成都兩波疫情疊加,並且都在主城區!”袁珩坦言,“緊張、焦慮,一開始都有過,病毒傳播速度越快,對流調溯源速度的要求越高,留給分析研判的時間更短了。‘7·15’疫情最大難點在於追溯具體感染來源;‘7·20’疫情傳播鏈條清晰,但奧密克戎變異株BA.2.38傳染性極强,相關病例的活動軌跡又錯綜複雜,主城區人員密集,流動性強,跨區上班的人多,公共廁所、老舊院落等場所監控難以覆蓋,行動軌跡更是難以查找。”

“好在大家都一直‘紮起’在。”袁珩舉例,合署辦公後,省、市疾控間配合越來越默契,資訊互通機制更順暢。“我們從成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一時間知道某個病例是怎麼被發現的、是否關聯現有的病例、是否有社區傳播風險等資訊,幫助我們決策分析節約了時間。”(周義獻 記者 魏馮

标签: 流調 疫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