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建工作中,通化市把防範交通公共安全風險作為“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內容,著力解决因私家車數量激增和旅遊產業持續升溫給通化市帶來的都市交通管理壓力,多措並舉全力打造“文明禮讓”城市交通品牌。
明晰理念標準,規範交通行為“尺度”
針對通化市都市區位特點,著力研究破解“路少車多、人車混行、機非混行、事故易發”等影響平安交通的難題,經過深入調研、反復論證,在全省率先推行“開車不任性、停車不隨意、人走斑馬線、車讓人先行”的交通管理模式。同時,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創建行動,製定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交通文明信用管理機制,市交管部門與氣象、交通、應急、住建、衛健等部門聯動研判機制,應對霧霾、汛期、較大交通事故及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突發事件等處置預案,從而形成“黨政主導、警察主責、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文明交通創建工作格局。
文宣教育造勢,提升文明禮讓“熱度”
為營造“文明交通、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組織召開文明交通管理誓師大會;開展萬名市民簽名和文明交通理念“十進”宣傳活動;製作微電影宣傳片《紅紙鶴》《斑馬線——通化最美樂章》;採取快閃表演、大喇叭廣播站宣講、以案釋法、線上互動等羣衆喜聞樂見的管道進行文宣,在社區、學校、企業、廣場等顯著位置設定文宣畫廊;組織千名志願者對不文明的交通行為進行勸導;在通化廣播電臺常年開設專題欄目,普及道路交通法律法規,提供線上答疑服務。開展文明交通創建工作以來,累計發放各類宣傳單册200餘萬份,宣講千餘場次,線上播發稿件700餘篇次,播出特別節目300餘期,發佈公益宣傳片100多部,與線民互動5000餘次。
修繕道路設施,夯實交通基礎“硬度”
修繕拓寬道路。投入2.6億元,修繕30條主次乾路,拓寬橋面,新建立交;投入1057萬元完成道路升級改造,打通部分封閉社區道路,緩解周邊主幹路通行壓力。
打造智慧交通。依據違法記錄和安全態勢分析,科學設定電子監控點比特,累計投入資金6239萬元,新建信號燈控制系統54處、電子員警183處、電子卡口61處、自動抓拍設備229處、人工抓拍監控球機126處,增設LED誘導屏10處,基本實現了市區道路監控點比特全覆蓋。
新增更新標識。先後施劃道路交通標線59.29萬延長米,新增更新施劃斑馬線768條、停車線892處、斑馬線提示菱形塊1315個。施劃公車專用車道1.1萬米,設定中間隔離護欄1.62萬延長米。
科學規劃停車。為方便市民停車,合理規劃,新建停車場31處,開放臨時停車場28處,新增停車泊位3.57萬個,最大限度提升文明交通硬體建設。
突出執法為民,彰顯交通管理“溫度”
及時發佈交管資訊。通過“雙微”平臺、12123短信平臺及時持續發佈道路交通管控、交通安全文宣教育大提示等資訊內容,為羣衆提供路况指引。
寬嚴相濟執法。將“理性平和”“執法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的理念貫穿於執法過程,正確處理規範執法和預防事故的關係,針對不同群體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警示措施。
積極主動服務。為避免農用車燈光警示系統不全而引發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傷和財產損失,全市交通警察、輔警紛紛走進鄉鎮村屯為農用車輛粘貼夜間行車反光標識,贏得羣衆好評。
突出教育重點人群。成立交通文宣小分隊,深入重點組織、社區、村屯、沿街商鋪、營業場所及郵政寄遞、外賣快送企業開展以案釋法交通文宣,用實例警示駕駛人遵守交規,避免出現反復違法行為,保護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為企業保駕護航。交管部門創新推出《優化營商環境十二條》,深入長途客運站、危化品運輸企業,主動瞭解企業所需,對車輛安全性能進行細緻檢查,保障企業運送物資車輛安全暢通。
優遇外地車輛。對外地來通車輛不禮讓斑馬線等輕微違法行為,堅持以教育勸導為主,輕微違法行為一律不處罰,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維護外地來通駕駛人的合法權益。
堅守護學崗位。持續加强全市“護學崗”建設,為全市200餘所中、小學和幼儿園選定護校警察,組建護校隊伍,全力保障校園周邊出行安全。每年中、高考時,在考場周邊增設臨時停車泊位,方便家長接送考生。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城市交通較好實現了“文明、和諧、安全、暢通”,市區機動車禮讓率、行人守法率分別達到95%和92%。“開車不任性、停車不隨意、人走斑馬線、車讓人先行”已經成為通化市城市形象的一個亮麗品牌。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