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璐丹劉榮榮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覈心位置,作出戰畧謀劃和系統部署,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强化科技創新引領,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推動河北產業結構實現戰略性轉變。”河北省委十届二次全會,吹響了全省科技戰線解放思想、創新奮進的號角。
一條條惠企政策快速兌現,一個個核心技術加緊突破,一項項科技成果加速轉化……河北的科技創新之路,目標更明確,步伐更堅定。
創新主體活力迸發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科技”“引導各類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端人才”……省委書記倪嶽峰多次深入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術企業等進行調研,就創新引領高品質發展提出要求。
河北創新氛圍的變化,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最有發言權。
“前幾個月,電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企業綜合成本水漲船高。”河北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學東進退兩難:滿產,利潤會縮減;反之,則面臨違約風險。
就在劉學東陷入困境時,一攬子惠企政策送到了他手中。
“稅惠紅包很給力,1500萬元的加計扣除費用,讓我們保持了研發和生產節奏。”劉學東說,企業有信心加大相關產品研發,開闢新的增長點。
企業的信心,源自河北推出的激發創新主體活力的一系列政策——
針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不足問題,出臺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若干措施,新增科技創新有效供給;增强服務意識,大力推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應享盡享,簡化優惠辦理程式;啟動科技特派團,圍繞我省縣域特色產業為企業“把脈開方”,破除科技瓶頸……
8月3日,記者來到石藥集團中央藥物研究院的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餘濤在液相室盯著儀器荧幕,認真地記錄下相關資料。團隊成員操作著大大小小各種試管、儀器,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加油幹。
近年來,石藥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共有110餘項創新藥在研。“不久前,我們得知集團將會獲得一筆1000萬元的研發補貼,這可是‘真金白銀’的激勵啊!”石藥集團相關負責人說,這筆資金將用於平臺建設、高端人才引進和先進設備購置等,未來五年預計有30餘個創新藥及新型製劑產品上市。
今年,我省首次推行企業研發投入後補助制度,安排至少4億元專項資金,對企業年度新增研發投入的10%予以補助,單個企業每年最高獎補1000萬元。
政策加力,讓企業研發創新更有動力。
石藥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SYS6006獲國家藥監局準予,可開展於臨床研究;河鋼產出厚度為160毫米的國內最厚石化用鋼;秦皇島10萬餘片特種超薄玻璃蓋片,為問天實驗艙穿上“鎧甲”……
以創新加速,促增長提質。現時,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11168家,居全國第8比特,科技領軍企業達44家,一大批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技術攻關,重視創新、競相創新的氛圍日益濃厚。
未來,我省還將在培育更多科技領軍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方面不斷發力,推動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優化。
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導管帶著極細的導絲進入人體動脈血管,導絲探路,導管跟隨,到達血管指定位置後,導絲退出,對導管注入造影劑,在X射線照射下形成造影……現在,這一系列精細的操作都可由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來完成,醫生只需通過控制台遠程操控即可。
“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能够達到與手動操作相同的手術質量,市場前景廣闊。”保定市易度河北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志豐介紹,該公司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注册成立以來,已取得23項專利授權,研發的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產品完成260例臨床試驗,手術成功率100%,預計今年底可完成注册申報,逐步推廣。
讓創新基因落地生根。現時,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已引進近300家科技企業,近一半來自京津,基本形成了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智慧製造三大產業微集羣。
練好“內功”,主動作為。河北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畧機遇,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加强與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一個個協同創新平臺,正成為集聚京津創新要素的“磁場”。
中科衡水新能源新材料中試基地5萬噸試驗線項目等先後落地,16項產學研合作關鍵技術全部投產;廊坊高新區投資45億元的京津冀數位產業示範中心項目達成重點投資意向……京津富集的創新資源和科技成果,加速向河北孵化轉化。上半年,我省吸納京津科技契约成交額達230.1億元,同比增長39.43%。
如何讓更多科技成果從“書櫃”走向“貨櫃”,實現產品化、產業化?
這個問題,曾讓國科賽賦河北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延生飽受困擾。
2021年,該公司已擁有為藥品提供臨床前安全性評價的科技,但董延生四處尋覓合作夥伴,可惜“應者寥寥”。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省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利用平臺資源,連線瀋陽三生製藥有限責任公司。最終雙方達成一致,今年以1160萬元契约額簽訂合作協定,未來可填補國內臨床需求相關領域的空白。
一頭是沉睡的科技成果,一頭是急迫的市場需求。
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不足的問題,河北開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直通車”,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常態化調研梳理,形成企業技術需求清單。同時,開展重點科技成果“大起底”,編制共亯重點科技成果供給清單。
需求側、供給側雙向“奔赴”,促進科技成果有效對接轉化。上半年,我省累計組織科技成果直通車等對接活動60餘場,促成簽約167項,契约額2億元。
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深入
曾經,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由於關鍵技術難以突破,項目發展阻力重重。
在我省“揭榜掛帥”創新機制下,英利一紙“求賢令”,引來眾多“揭榜者”。申報不設門檻,負責人無年齡、學歷和職稱要求……通過專家評審,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掛帥”。項目組迅速成立,職能部門立即“開跑”。隨著研究步步推進,智慧診斷逆變器正破繭而出。
“項目完成後,將促進度電成本降低5%至10%,助力實現‘雙碳’目標。”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登元信心滿滿。
英雄不問出處,誰有本事誰揭榜,這是河北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深入的縮影。聚焦我省主導產業重點需求,今年“揭榜掛帥”榜單即將發佈,成功揭榜的給予最高40%、1000萬元補助。
闖難關、蹚新路。河北多措並舉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
科研人員“動”起來——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賦予創新主體和人員更大自主權;
創新成果“用”起來——支持省科學院、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10家科研院所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從源頭力促科技成果轉化;
獎勵提名“活”起來——科技獎勵由“推薦制”調整為“提名制”,放開名額限制,打破部門壟斷;
……
“激勵+鬆綁”,讓創新活力奔流。
今年上半年,河北科技大學信息學院的創新成果“基於視覺注意機制和幾何特徵的交通標誌檢測方法”,通過先賦權後轉化的創新管道,將專利以總價101萬元轉讓給了河北子量科技有限公司。
“在成果轉化收益中,7%作為學校收益,其餘93%全部歸成果完成人(團隊),由課題組自由支配。”該專案負責人於平平說,科研人員拿“大頭”,再攬課題時大家的勁頭都不一樣了。
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我省基礎研究專家隊伍日趨壯大,現時穩定在1萬餘人,在超硬材料、工程力學等領域凝聚了一批創新學術團隊。
向改革要動力,以改革增活力。河北正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讓創新活力奔湧,為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