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晨露
中共一大紀念館旁,灰色磚牆、紅色門頭上掛著“一咖啡”的招牌,門口的“樹德里”紅色咖啡杯裝置,吸引路人目光。推開店門,無論是桌椅、擺設還是牆上的歷史照片,海派氣息撲面而來。“海派文化與咖啡深度融合,還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內涵”“喜歡這些咖啡名字”“滬味十足、細節拉滿”——這些都是這家新近開業的文創咖啡館在社交網站上收到的評語。2022上海咖啡文化周開幕式上,美團發起的“上海咖啡新星成長計畫”推出新店成長30天扶持方案,“一咖啡”得到這一計畫支持,即將上線美團外賣。“上海現在有近8000家咖啡館,其中半數上線了外賣平臺,獨立特色門店越來越多。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幫助更多上海咖啡店完成數位化陞級,讓更多上海咖啡品牌走向全國、獲得更長遠的發展。”美團(上海)黨委書記、副總裁毛方表示。
咖啡文化在上海,有內涵、有溫度。2022上海咖啡文化周集合產業鏈多方力量,讓咖啡消費者獲得實實在在的優惠,也讓咖啡這一海派魅力、東方神韻、國際風範的重要載體,進一步擦亮“上海文化”品牌,成為助力都市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積極元素。
四川北路的1925書局,前身為商務印書館虹口分館,是上海唯一營業近百年的書店。去年,書店外牆恢復上世紀20年代的風貌,以“1925書局”之名重新開業,讀者隔著玻璃就能望見上海老品牌“上海咖啡”的吧台,無形中接續著19世紀末上海第一家咖啡專營店“虹口咖啡館”的歷史脈絡。
餓了麼發佈的《2022中國咖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達3817億元,同比增長27.2%。上海作為“最有咖啡味”的都市,2021年咖啡消費金額比北京、廣州、深圳之和還要多。上海是咖啡品牌落地首選,誕生了最多的本土咖啡品牌。新一代精品咖啡如Manner、永璞、鷹集、M Stand、illy coffee等品牌總部均在上海。2019年成立於上海的Manner咖啡和Nowwa(挪瓦)咖啡,全國門店數分別突破500家、1500家;2017年成立於上海的M Stand,門店數也已超過100家。
上海咖啡“有溫度”。著名指揮家曹鵬及女兒曹小夏創立的“愛咖啡”,幫助“星星的孩子”走向社會,如今,項目“接力棒”已經交接到家裡第三代石渡丹爾手裡。在上海開了兩家門店的LiLi Time咖啡館,12名員工中有7名是聾人。為支持這家“無聲咖啡館”,上海市民買了數千套Lili Time的“希望之光”主題掛耳咖啡包,創始人章莉莉感慨,“LiLi Time不僅是我們自己的,也是上海這座城市的”。
2022上海咖啡文化周開啟更多以咖啡為入口的公益活動。在Nowwa(挪瓦)咖啡的門店點一杯指定咖啡,其中的1元錢會被捐入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與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發起的“寶貝愛閱讀,助力兒童慧讀慧寫行動”。兩年前在上海永康路誕生的公益助殘“熊爪”咖啡店,今年夏天又在多方力量支持下,孵化出第一家視障者咖啡師“種子店”。
一杯咖啡,傳遞城市文化和溫度。在上海,建築可閱讀,街區可漫步,文化可品嘗,我們熱愛的這座城市,就在身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