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打造東北振興新增長極——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協同發展記事

吉林 55℃ 0
摘要:東北振興,一個關乎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時代命題。聯手打造東北振興新增長極,重塑東北振興發展新格局。


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品質振興發展首次市長聯席會議現場。崔聖馳攝


六地共同簽署了《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質量振興發展市長聯席會議機制》。高鴻攝


吉南遼北蒙東六市專題合作組商務對接會現場。高鴻攝

東北振興,一個關乎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時代命題。

六市攜手,一次賦能東北腹地強勢崛起的破題之舉。

從“有界”到“無界”,讓“近鄰”變“隊友”,一場跨越區域的協同發展正在省際間風起雲湧。

肩負東北振興時代重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東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7月30日,以“六市一體化攜手並進打造東北振興新高地”為主題的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品質振興發展首次市長聯席會議在四平市召開。會議旨在通過打造更加高效優質的生產供應體系、更加暢通高效的現代流通體系和更加全面的內需消費體系,加快推動跨區域合作,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會議期間,四平、遼源、撫順、通化、通遼和鐵嶺六市共同簽署了《六市一體化高質量振興發展市長聯席會議機制》,確定了《六市一體化高質量振興發展2022年工作計劃》,發佈了《六市一體化高品質振興發展共同聲明》,六市發改、工信、自然資源、交通、農業農村(畜牧)、商務部門分別簽署了合作組的框架協議。

  發揮地緣優勢攜手合作共贏

中國東北地區,廣義上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地區。放眼整個東北戰畧版圖,吉南遼北蒙東六市地處區域幾何中心,是東北經濟腹地和GDP加權重心,發展潜力大、活躍程度高,地位舉足輕重。

吉南遼北蒙東六市,雖跨省而立,卻心緣相親、文緣相通、商緣相連、一脈相承。共亯同一方水土,歷史源遠流長:農業優勢凸顯,工業基礎雄厚,資源要素互補,產業互動性强,發展脈動同頻,一體化合作基礎得天獨厚。

 總體構想——

堅持平等互利、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建立健全一體化協調發展機制和成本共擔、利益共用機制,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協調佈局、產業分工協作、公共服務共亯、生態共建環境共治,優化城市群內部空間結構,構築生態和安全屏障,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促進哈長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協調快速發展,進一步深化協同合作區域與“一帶一路”北線的融合發展,建設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品質振興發展合作區。

  戰畧定位——

聯手打造東北振興新增長極,重塑東北振興發展新格局。發揮吉南遼北蒙東六市地處東北地區幾何中心的區位交通、要素資源優勢,規劃建設具有產業特色的經濟發展帶、物流交通軸、重要發展節點城鎮等,彌合哈長城市群和遼中南城市群的腹地空隙,形成東北地區中部腹地崛起帶,成為撬動東北振興的新支點。

全力構建雙迴圈開放合作實踐區,連通“一帶一路”陸海聯運新節點。實施“南拓、北進、東通、西聯”戰畧。向南連接京津冀城市群、環渤海經濟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向北直通哈長城市群,加强對俄開放合作;向東聯通長吉圖戰畧覈心區,直接參與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向西連接中國和蒙古國經濟區,成為“一帶一路”北線陸海聯運的新節點,打造東北地區物流集散地,打通制約經濟迴圈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統一大市場,構建面向國際國內雙迴圈發展的開放合作實踐區。

加快建設產業承接轉移新平臺,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發揮吉遼蒙資源稟賦優勢,放大吉西南國家產業轉移示範區效應,積極承接東部沿海、京津冀等先進地區產業轉移,通過協同有序的一體化發展,促進成為東北地區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承載地和先進科技、高端人才集聚地,助力東北地區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

奮力創建寒地都市綠色發展示範區,構築生態安全新屏障。共同創建一批獨具特色的“生態+”品牌,打造“兩山”理論創新實踐基地,構築生態屏障。保護和利用好黑土地資源,建設國家現代農業先導區,成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和輻射長三角、環渤海、京津冀地區的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大力發展寒地冰雪、生態旅遊等特色產業,堅持創新驅動低碳轉型陞級,建立起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推動經濟綠色迴圈發展。

  實施“一體六同”明確“路線圖”

立足實現都市互通、產業互動、服務互享,探索實施“一體六同”發展路徑,明確六市合作“路線圖”。

  堅持一體化規劃。以提升六市經濟社會發展空間承載能力為目標,編制六市一體化高品質振興發展合作區規劃,統籌產業、土地、生態等要素優化配置,探索優化路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主體功能區佈局。

堅持交通同網。推進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領域全方位合作,提高綜合運輸能力。謀劃102、202、303國省道改擴建、鐵路網聯通、貨運機場建設等六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同網項目,形成互通互聯、高效便捷、安全環保、保障充分的現代交通設施一體化體系。

  堅持園區同建。按照“資源共亯、互利共贏”要求,充分發揮園區、企業各自優勢,著力打破行政區劃壁壘,綜合優質資源,推動毗鄰地區建設一體化合作示範園區,有序推動產業跨區域轉移和生產要素雙向流動,發揮吉西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平臺作用,建設一批省際間合作示範園區,謀劃六市共同承接產業轉移,推動產業深度對接、集羣發展,形成競爭新優勢。

 堅持產業同興。充分發揮各自產業優勢,全面融入哈長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以及長春現代化都市圈、瀋陽現代化都市圈等國家、省級發展戰略,打造配套功能拓展區和非覈心功能疏解承載地,著力推進四平農機、遼源襪業、撫順石化、通化醫藥、通遼煤電鋁、鐵嶺裝備製造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謀劃推動畜牧帶、糧食帶、玉米深加工帶、裝備製造產業帶、全域旅遊發展帶等產業帶建設,實施大合作、大開放、大政策、大投資、大產業、大項目等一體化發展“六大”行動,推動傳統主導產業提質陞級,促進新興產業擴容,形成佈局合理、分工有序、錯位發展、互動融合的產業一體化發展格局。

  堅持開放同暢。推動開放資源優勢互補,共同打造一體化開放合作平臺,對接京津冀、環渤海、長三角等經濟圈,承接國內外先進地區產業轉移,吸引資金、科技、人才向六市集聚,暢通對外開放通道。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充分尊重各地利益,共同參與各方組織的合作高峰論壇、地方特色產品展銷會等,推進特色展會舉辦都市成為該項展會的永久性舉辦地。

  堅持服務同城。謀劃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共亯、醫療合作、康養、醫聯體等重大合作項目,推進政務服務六市通辦,促進科技、醫療、養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共亯,推動優質資源高效配寘和合理流動,構建適應一體化高品質振興發展需求的公共服務共亯機制,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一體化高品質振興發展的歸屬感、獲得感、幸福感。

  堅持生態同治。以水環境污染和空氣污染聯防聯治為突破口,重點圍繞遼河流域謀劃六市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圍繞綠色礦山生態恢復謀劃採煤影響區聯合治理項目,實現環境污染的共同治理,改善區域整體環境質量,加强環境保護方面的資訊共用,及時通報環境保護資訊。建立區域污染聯防聯治機制,加强相鄰生態功能區合作。

  完善發展機制下好“先手棋”

建立市長聯席會議機制。聯席會議由六市輪值承辦,每年召開一次,時間安排在上半年。會議由六市市長負責召集,並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領導出席,主要審議和決策六市一體化高品質振興發展中長期發展規劃、工作計畫、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專案等合作事項。

  建立理事會議機制。理事會議由輪值方承辦,輪值方常務副市長為召集人,每年召開兩次。第一次理事會議與六市市長聯席會並行召開,第二次理事會議12月召開。主要協調落實六市市長聯席會議重大決策部署和區域合作的重大事項。

  建立聯合辦公機制。聯合組建六市辦,在四平實行聯合集中辦公。每季度召開一次主任辦公會議,與理事會輪值方季度工作會議合併召開,主要負責落實市長聯席會、理事會研究確定的重點工作,統籌協調和督促重點領域合作事項落實。

  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在各市發展改革委設立協調辦,每季度召開工作交流協調會,統籌協調推進本市六市合作工作,輪值承辦六市市長聯席會、理事會等重要會議,推進重點領域合作事項的督促落實和日常聯絡協調工作。

  建立專題合作機制。各市在交通、能源、科技、產業、環保、政務服務、商務、金融、人社、應急等10個領域成立專題合作組,定期召開專題合作組會議,協同推進本專題合作的各項工作,配合六市辦、協調辦開好六市市長聯席會、理事會等重要會議。

嶄新航標,激蕩風雲。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進,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的美美與共新格局,必將展現“高品質發展”的萬千氣象(崔維利袁松年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