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逸大將誕辰130周年紀念展完整真實再現他傳奇輝煌的一生
傳承光榮革命傳統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8月1日,海南省博物館一號館內,市民遊客在參觀張雲逸大將誕辰130周年紀念展。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强 攝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特約記者 黃良策
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張雲逸將軍轉戰南北,立下赫赫戰功。
8月1日,在張雲逸大將誕辰130周年前夕,張雲逸大將誕辰130周年紀念展在海南省博物館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展覽通過圖文、視頻、實物、造景、光影效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展示張雲逸不怕犧牲和逆境求變的家國情懷,完整真實地再現張雲逸傳奇而輝煌的一生。
以重要事件為節點
重現大將戎馬一生的輝煌
步入張雲逸大將誕辰130周年紀念展展館,入口處新塑的張雲逸半身像英姿勃發,盡顯大將風範。
“此次展覽以張雲逸生平重要事件作為時間節點,將張雲逸大將一生的傳奇經歷展現在人們眼前。”作為此次紀念展承辦方,文昌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張雲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通過此次展覽,人們可以找到答案。130年前,張雲逸出生在文昌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926年離開海南,歷經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中國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新中國成立後,他主政廣西,為清剿土匪、土地改革、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推進民族區域自治等作出了傑出貢獻。
展覽分為立志報國、百色起義、轉戰千里、萬里長征、統戰能手、組建新四軍、華東支前、主政廣西、情系海南等部分,全面回顧張雲逸波瀾壯闊的一生。
展覽現場,張雲逸次子張光東說,這一次的展覽不僅是在緬懷張雲逸的豐功偉績,“同時也是紀念和我父親一起奮鬥的老一輩革命家們,以及和他們共同浴血奮戰的千千萬萬戰士,感謝他們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寧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
展出特殊展品
彰顯無產階級革命鬥士高尚情懷
1955年,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同年9月27日,張雲逸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這次展覽,張雲逸後人帶來了特殊的展品——三枚勳章仿品。
“父親在世時常對我們說,要聽黨的話,黨讓做什麼就要做什麼。紅七軍最多時兩萬餘人,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能够聯系到的僅剩50人,多少衕誌為了革命流血犧牲,所以我們還有什麼是屬於個人的東西?我們自己的一切都應該獻給黨!”張雲逸大兒媳王婷已經90多歲,參觀完此次展覽,難掩激動神色。她說,三枚勳章既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同時也是父親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王婷自離休以後一直在海南生活,整理張雲逸的檔案及照片。展館中,張雲逸在1955年8月給毛澤東主席寫的信,也充分體現出張雲逸作為無產階級革命鬥士,甘願為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奉獻一生的高尚情懷。
信中張雲逸寫道:“我久病之後,加上年齡的關係,體力腦力雖不如昔,但應將現有的力量,為黨為人民的偉大事業奮鬥到底,以遂初志,而盡己責。”
“我要把他所有的光輝展示出來供後人學習,希望大家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王婷說。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為發展彙聚强大精神動力
展覽現場,文昌市第二小學教師陳施站在展板前久久不願離開。
展板上,是1961年張雲逸從文昌探親返回北京後,寫給當時中共文昌縣委書記和縣長的書信照片。張雲逸在信中提及,文昌土地潜力大,可以種植椰子、油棕、荔枝、龍眼等熱帶經濟作物,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綠化美化村莊環境。
“書信的字裡行間,傳遞出的是張雲逸大將對家鄉的無限熱愛,讓我們看到老一輩革命家對家鄉的拳拳赤子心。”陳施說。
“這些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通過這個展覽,我對英雄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瞭解,英雄的愛國之情也更加深刻地刻在我心中。”展館現場,還有來自浙江省義烏市的遊客鄭慶芳。她說,展覽體現了最樸素、真實的張雲逸大將,觀眾通過瞭解張雲逸的事蹟,可以汲取無窮的精神動力。
回望,是為了新的出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把海南建設好、發展好,是張雲逸衕誌等革命前輩對我們的殷切期盼。”文昌市委書記龍衛東表示,文昌全市上下將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大力弘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品格和風範,進一步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以建設世界一流航太城的生動實踐助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本報海口8月1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