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出幸福新畫卷——保山市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巡禮

云南 65℃ 0
摘要:發展特色農業保山市邊境地區山高林密,自然資源豐富。疫情發生以來,木城鄉充分發揮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作用,建立健全邊境管控、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全面堵塞邊境管控漏洞。

從“極邊第一城”騰沖市到“滇西雨屏”龍陵縣,從猴橋口岸“國門新村”黑泥塘自然村到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烏木寨村……行走在保山市邊境線上,綿延山嶺草木蔥蘢,沿邊村寨處處生機勃勃。

2020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考察時指出,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讓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保山市騰沖、龍陵兩個邊境縣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為基礎,以加快產業振興為重點,以邊境穩定、綠色發展為牽引,擼起袖子加油幹,走出一條新時代邊境地區高品質發展的路子,一幅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畫卷在保山邊境地區徐徐展開……

鞏固脫貧成果

騰沖市明光鎮自治社區,史稱“地盤關”,與緬甸接壤,有4個界碑、5個簡易通道,轄15個村民小組18個自然村,有農戶1073戶4008人,多數為傈僳族羣衆,是一個典型的邊境少數民族村莊。

近年來,自治社區通過實施興邊富民工程項目,村裡的茶園山環水繞、河道水清岸綠、村莊乾淨整潔,呈現出邊境農村美、農業興、農民富、邊境穩的喜人局面。

“公路修到家門口,想去哪就去哪;村裡建起幼儿園,學前教育咱也有;外出務工掙了錢,回家買車蓋新房……”說起村裡的變化,自治社區黨總支書記餘華亮十分自豪。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山市深入貫徹治國必治邊戰略思想,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不斷增強邊疆民族地區治理能力,沿邊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十三五”以來,保山市共爭取興邊富民工程投資項目39個,爭取投資6344萬元,累計完成投資5041萬元,重點支持騰沖、龍陵兩個邊境縣各領域建設。

從龍陵縣城一路向南,沿著蜿蜒的山路驅車,大約3個小時便到達龍陵縣木城鄉烏木寨村,高山、峽谷、特色民居是這裡給人的第一印象。

坐落在怒江西岸半山腰的烏木寨村光坡村民小組,是一個美麗的傈僳族村寨。村子正前方的池塘周圍,休閒長廊、步道、黨員活動室、玻璃棧道觀景台一應俱全,成為當地各族群眾茶餘飯後的好去處,遊客打卡的網紅地。

近年來,烏木寨村依託項目建設,硬化了道路,提升了村民居住條件,村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地羣衆過上了好日子,美麗邊寨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觀光旅遊。

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烏木寨村黨總支副書記江新榮說,“在海拔2000多米的地方,村裡有萬畝草山可開展生態觀光,同時發展黃山羊生態養殖。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發展特色經濟作物,多管道增收。”

保山市鄉村振興局局長楊廷輝介紹,保山市確立了2022年率先在全省初步建成現代化邊境小康村的目標,决定將全市11個抵邊村(社區)打造成為鄉村振興建設示範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模範村。

發展特色農業

保山市邊境地區山高林密,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騰沖市和龍陵縣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做優地方特色農業、發展高原特色產業,加快形成“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

今年4月初,雲南省打造“綠色食品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佈2022年度雲南省“一縣一業”示範創建縣和特色縣名單,騰沖中藥材、龍陵石斛入選“一縣一業”特色縣名單。如今,這兩個邊境縣正鉚足幹勁,全力推進“一縣一業”示範創建縣工作。

近年來,騰沖市堅持把中藥材產業作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來培育和打造,製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創建方案,從項目用地、品種結構、人才引進、科技創新、企業上市、工業旅遊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並從2019年開始,每年預算安排財政專項資金5000萬元用於中藥材產業發展。

截至2021年,騰沖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9.2萬畝,種植品種64個,種植面積萬畝以上的品種有4個,5000畝以上的品種有4個,1000畝以上的品種有9個。全市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465個,千畝以上種植面積的基地有65個,實現產量2.3萬噸,產值19.5億元。

“騰沖市將持續推進中藥材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到2022年末,全市中藥材種植養殖面積達30.2萬畝,實現產量2.23萬噸,農業產值達21.5億元。”騰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壽好表示。

走進騰沖市固東鎮小甸社區,房前屋後、溪邊空地錯落有致地排布著品種各异、葉片飽滿、色彩斑斕的多肉植物,自成美景。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甸社區,通過打造黨建示範點,以多肉植物為引爆點的農文旅產業,在這裡落地開花,每天都有遊客前來觀光。

從今年2月份至今,社區累計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20萬元。

在龍陵縣,石斛產業的發展有力帶動了當地百姓增收。

一大早,龍新鄉茄子山村村民趙鳳蘭抓緊把圈裏的牛喂飽,然後就趕到村裡的石斛基地務工,每天有100元的收入。“我今年52歲了,不用到外地打工,在家門口打零工,加上養牛的錢,一年下來有4萬多元收入。”趙鳳蘭說。

“我家在林間和山地上種植石斛20多畝,去年收入80多萬元。這幾年石斛市場價格好,下一步計畫再擴種七八畝……”談起這項富民產業,龍陵縣象達鎮朝陽社區朝陽一組村民黃子樓高興地說。

近年來,龍陵縣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突出“一縣一業”特色縣建設,在抓好石斛科技推廣、石斛文化內涵挖掘的基礎上,還注重從基地建設、品牌質量打造、市場培育等方面力抓石斛特色產業發展,以多元融合發展模式,持續為全縣石斛產業發展釋放新活力。

截至2021年底,全縣石斛種植規模達3.6萬畝,採收鮮條7500噸,實現產值47億元,惠及全縣10個鄉鎮81個村(社區)6.5萬人。

築牢安全屏障

6月以來,在海拔600米的怒江邊上,强邊固防突擊隊員釧民華正頂著高溫,堅守在龍陵縣木城鄉綠根河執勤點,對過往人員和車輛進行查驗。

“隨著夏季來臨,我們要面對蚊蟲、毒蛇的侵擾,但是我們有信心有决心守好國門、管好邊境、築好防線。”釧民華說,這個執勤點共有7名執勤人員,每天24小時堅持嚴格排查,做到了嚴防死守。

在木城鄉等養渡口,兩幢嶄新的邊檢大樓即將投入使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下,“舉全鄉之力,匯全民之智,絕不讓疫情過怒江”的標語格外顯眼。

疫情發生以來,木城鄉充分發揮邊境立體化防控體系作用,建立健全邊境管控、疫情防控工作機制,全面堵塞邊境管控漏洞。

“你好,請問你是從哪裡過來的,請掃碼登記。”6月10日,在保騰高速公路騰沖收費站,值勤警察對往來人員及車輛資訊進行仔細詢問和登記,認真做好每一項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7月以來,保山市累計投入黨政軍警民5500多人,每天24小時堅守在各個防控卡點一線,對過往人員及車輛逢車必檢、逢人必問並進行登記,守好邊境疫情防控每一道防線。

男人守邊關、女人護家園,防控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的思想已深深根植於邊境各族群眾的心中。“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生產是執勤、放牧是巡邏、處處有防範”成為騰沖市强邊固防和疫情防控的生動寫照。

“快看,猴子來了!”循著遊客驚喜的喊聲,只見一群萌萌噠的短尾獼猴從半山腰追逐嬉戲著竄到叢林邊。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騰沖市曲石鎮下錶院短尾獼猴生態保護園成為遊客新的打卡點。

近年來,保山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把建設美麗保山、築牢國家西南生物生態安全屏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歷史責任,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推動生態高顏值和發展高素質齊頭並進。

現時,保山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5121.72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6.87%,森林覆蓋率達69.83%,森林蓄積量達到1.24億立方米,區域內重要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