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邁出高品質發展更大步伐

陕西 60℃ 0
摘要:一系列創新成果的取得,得益於榆林在轉型陞級中推動產業體系發展動力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沙進綠退”到“綠進沙退”,綠色,始終是榆林人的夢想,也是高品質發展的最美底色。

7月18日航拍米脂縣高西溝村。如今,綠色已經成為高西溝村發展的幸福底色。

榆林,一塊古與新交相輝映的文化福地、資源寶地。

這座地處毛烏素沙地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塞上名城,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我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源頭。

新時代,這顆“塞上明珠”聚焦轉型陞級,在推進能源都市轉型、全域旅遊、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方面創新發展,迸發出高品質發展的活力。

“創新是高品質發展的强大引擎”

“當前,我們數智催化創新中心的人工智慧設備正在調試,90個高標準實驗室也在建設中。”7月20日,榆林中科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副院長盧振舉說,未來這裡將為榆林打造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建設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提供科技支撐。

“創新是高品質發展的强大引擎。我們搭建了人工智慧催化新技術研發、多能互補綜合示範、可再生能源綜合實驗等5大平臺。只有聚焦突破碳中和核心技術,才能真正實現榆林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盧振舉說。

塔吊旋轉升降、車輛往返穿梭、焊花飛舞閃爍……在榆林能源集團楊夥盤煤電一體化電廠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項目採用了自然通風直接空冷系統(NDC)。這項科技冷卻效率高,具有節煤、節電、節水、低噪等優點,是大型燃煤機組空冷科技方面的重大突破,符合綠色轉型和高品質發展的要求。”榆能楊夥盤煤電公司副總經理石天琪介紹,該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可達66億千瓦時。

創新,是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榆林在能源開發、產業體系、發展動力上轉換方向,打破了“一煤獨大、煤主沉浮”的困境,煤油氣風光電氫協同發力,發揮資源、政策資金和產業規模等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

推進國家級煤制油氣基地建設,形成千萬噸級自主清潔油氣儲備能力;實施“煤化工+氫”耦合等示範專案,建設現代煤化工零碳園區和零碳排放項目;建設陝北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推進“新能源+儲能”和多能融合互補……一系列創新成果的取得,得益於榆林在轉型陞級中推動產業體系發展動力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榆林啟動人才引擎賦能創新驅動,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推行科研攻關“揭榜掛帥”制度,大力發展各類“科技仲介”,引進“高精尖缺”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推動能化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轉型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大家致富的幹勁更足了”

“以前種紅薯要一次次挑水澆地。有了‘高科技’,幹活輕鬆了,更有幹勁了!”7月21日,在佳縣方塌鎮謝家溝村集體經濟沙地紅薯種植基地,村民謝美軍告訴記者,他負責基地的節水灌溉和田間管理工作,能賺不少錢。

謝美軍稱讚的“高科技”,是今年謝家溝村實施的旱作節水農業技術。這項科技破解了村裡多年農田漫灌費水、費肥的“難題”。

今年,榆林啟動高效旱作節水農業五年行動,通過漫灌改滴灌、噴灌改滴灌、四位一體、種業改良、人工降雨5種措施改善旱區農業生產條件,扭轉榆林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

“曾經的沙坡地變成高標準農田,農戶種地實現了機械化,尤其是滴灌科技,節水、節肥的效果非常好。現在,田野煥發出勃勃生機,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提供了堅實基礎。這下,大家致富的幹勁更足了。”謝家溝村第一書記高省軍笑著說。

20多項農業資源位居全國前列;全國最佳種子生態區、草食畜牧業優勢區、馬鈴薯生產强市;小雜糧優生區、黃金奶源地……榆林農業資源豐富,特色品種多樣,在這片歷經數載耕耘的黃土地上,一幅糧倉滿、花果豐、鄉村美、羣衆樂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為穩步推進鄉村振興,今年以來,榆林全面推行“田長制”,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同時繼續做大做强羊子、馬鈴薯、山地蘋果、大漠蔬菜四大主導產業,做精做優小雜糧、紅棗、中藥材、肉牛、酸棗等特色產業,推動特色產業集羣快速發展,綠色興農之路越走越寬廣。

“我們推廣穀子、高粱等耐旱、高產、高附加值的雜糧作物,减少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引導農戶發展適宜高效節水作物,實現農業穩產增產和綠色高質高效發展。”榆林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苗霞說。

“守住綠色才能守住幸福”

“村裡40座山頭和21條溝變了樣,咱老百姓的日子也變了樣。”7月18日,在米脂縣銀州街道高西溝村,村黨支部書記薑良彪說。

如今的高西溝村,高山上松柏林連綿不斷,山谷間果園、林地、梯田錯落有致,綠意盎然。

“守住綠色才能守住幸福。你瞧瞧對面密密麻麻的樹,都是我們當年一棵一棵種的……”望著對面的山,82歲的村民姬秀珍笑著說。

從“沙進綠退”到“綠進沙退”,綠色,始終是榆林人的夢想,也是高品質發展的最美底色。近年來,榆林高位推進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統籌實施塞上森林城提質增效、水土流失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林木覆蓋率提升到3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全省第一,成功創建了國家森林城市。

2021年,榆林全面加强生態保護修復,啟動防止二次沙化及國土綠化五年行動,完成營造林及種草面積107.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917.2平方公里。尤其是今年以來,榆林市重啓飛播造林,持續推進人工造林,全年計畫完成營造林及種草100萬畝、建成森林村莊50個。

7月的幾場大雨過後,榆陽區小紀汗十萬畝樟子松基地處處湧動著醉人的綠意。這裡是國家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也是榆林市百萬畝樟子松基地之一。

“樟子松耐旱,生長得也快。2012年以來,林區通過三北防護林、全民義務植樹、碳匯林等項目實現集中連片栽植,現在已擁有10.9萬畝防風固沙生態林。”榆陽區小紀汗林場黨支部副書記王建東說。

在生態環境治理中,榆林不僅樹立起全國荒漠化防治的標杆,同時也在空氣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空氣品質優良率從74.5%提升到85.7%,國省控斷面Ⅲ類以上優良水體比例從53 %提升到87.5%,綠色“家底”更加殷實。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實現‘雙碳’目標,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畧,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到2035年,全面建成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範區,讓高品質發展的底色更綠。”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立榮說。(記者:周明李旭佳

标签: 農業 三農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