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院上半年拿下百艘設計訂單全球市場佔有率近四分之一,創歷史新高

上海 63℃ 0
摘要:記者王力上半年接單超百艘,完成年度目標的95%;按艘數計,全球市場佔有率接近四分之一……上海船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船院上半年承接的訂單中,汽車運輸船和集裝箱船分別占14和81艘,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50%和32%。

  記者王力

  上半年接單超百艘,完成年度目標的95%;按艘數計,全球市場佔有率接近四分之一……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簡稱“上海船院”)的年中成績單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我們的全球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近兩年維持在15%左右,今年上半年上升到22.5%,創下歷史新高。橫向與國際競爭對手比,也極為難得。”上海船院一比特資深研究員介紹。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市場佔有率顯著提升,意味著中國在船舶工業領域影響力不斷加強。更多上海方案、中國方案被國際船東認可;更多上海標準、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這種影響力不僅體現在船舶設計領域,而且會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和傳導——“設計是前端,當中國的船舶設計院拿下更多設計訂單,往往能帶動中國的船廠拿下更多建造訂單。”

  創新引領,訂單主動上門

  近兩年,海運市場火爆,船公司賺到了錢,自然會考慮新增運力或置換新船。但這不能完全解釋全球船東為何對其格外青睞,真正的原因另有其他。

  去年下半年以來,上海船院船用電池專案負責人杜鵬飛發現,自己被潛在客戶“包圍”了。

  “我們去年推出自主研製的集裝箱式動力電池單元,並在今年一月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的產品證書,它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產品,能够實現零碳排放,有望引領沿海和內河航運的新變革。從產品發布起,就不斷有同行主動諮詢,甚至有船公司表達了下單的初步意向。”杜鵬飛說。

  過去,中國的船舶工業被動地跟著市場走,國際船東提出需求和想法,國內企業想辦法設計、建造。但隨著科技、經驗的積累,中國船舶工業已從追趕者變成並行者,甚至是領跑者,與市場的關係也發生了改變。

  “現在,我們在基礎研究、低碳、零碳,以及智能化等領域加强技術創新力度,開發符合未來航運業發展趨勢的新船型,主動引領市場。”上海船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現時已經成熟的雙燃料船型,上海船院在氨燃料、氫燃料、甲醇燃料以及純電驅動等領域大膽探索、敢為人先,一些概念船型已獲得船級社認可,正逐步走向現實。比如今年3月,上海船院自主研發設計的中國首創首款氨燃料動力7000車汽車運輸船就獲得了挪威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證書。儲備的船型多了,也就搶佔了先機,無論哪個市場熱起來,都能拿到訂單。

  上海船院上半年承接的訂單中,汽車運輸船和集裝箱船分別占14和81艘,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50%和32%。除了在船舶减重、降低建造成本和能耗等基礎名額方面有優勢外,這些船舶最大的特點就是綠色環保。比如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採用“氨燃料預留”設計,這一細節為船東未來佈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一比特上海船院員工表示:“現在我們是船東大膽想法的支持者,我們與他們保持著密切的溝通聯系,向他們介紹現時世界最先進的科技和最新的船型,當他們想擁抱未來時,就會想到我們,訂單主動上門。”

  數位轉型,生產效率提升

  上半年還有一個背景,受封控影響,上海船院大部分員工居家辦公了兩個多月。但公司經營接單、生產卻沒受到影響。

  得益於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所有員工都可以在家遠端存取辦公室電腦,完成調取資料庫資料、線上簽單、修改方案等操作。同時,所有審批流程也都能在電腦或智能手機上即時操作,减少等待時間。

  線上辦公和審批屬於辦公形式和流程管理上的創新。同時,在設計模式上,上海船院也通過數位化轉型實現自我改革。

  “過去船舶設計過程中有三維模型,也有二維圖紙,現在可以實現從詳細設計到生產設計,都有全數位化的三維模型,這能大大减少船舶設計返工的情况出現。”上海船院一比特管理人員表示:“這種三維一體化設計理念十年前就提出了,近兩年開始進入收穫期。上海船院通過大量二次開發,讓三維一體化設計軟體功能更全面、操作體驗也更優,囙此設計效率與質量明顯提升。”

  正是由於數位化轉型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現時,上海船院同時設計的項目多達150艘,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精益求精,打響上海品牌

  上海船院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領先的智慧型船舶研究設計院。近年來,肩負著“建設海洋強國”的歷史使命,上海船院始終瞄準設計研發前沿技術、服務行業發展、接續做强自主品牌,已成為我國船舶設計領域規模最大、船型最豐富、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研究設計單位之一。

  談及接下來的佈局,上海船院院長呂智勇表示:“創新是無止境的,我們將繼續潜心研究,力求新突破。”

  在管理層面,除了信息化、數位化轉型,上海船院正計畫推出子公司的員工持股計畫,在不斷陞級企業軟硬體的同時,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讓員工更有激情。

  在科技層面,上海船院正借助電腦模擬、數位孿生、人工智慧科技,開展水動力研究、船舶振動和强度分析等基礎研究,使船舶設計的各項基礎名額精益求精。

  不斷強化創新體系的過程中,上海船院逐步形成了三大創新平臺:

  首先是“中國智慧船舶創新聯盟”。作為聯盟的牽頭單位,上海船院服務國家戰畧,力求在這一前沿領域率先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標準。

  其次是上海船院與上海張江集團共同打造的“AI+海洋科創中心”。該平臺服務於地方發展戰略,目標是成為上海市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資料中心,助力人工智慧、機器人、晶片等企業對接船海產業,賦能中國智慧船舶和海洋科技工業的創新發展。

  最後是在中國船舶集團指導下,聯合國外領先的船級社成立的“未來船舶研究中心”。這一平臺以全球化的視野彙聚全球資源,為中國船舶提供面向未來的設計理念。

  “智能化、綠色化是船舶行業的兩大發展方向,上海船院要為全球航運業發展貢獻更多上海方案和中國方案,提升船型科技附加值,助力中國船廠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贏得更多訂單,打響智能船舶和綠色環保船舶的上海品牌。”呂智勇說。

标签: 船舶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