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的進購加工、餐食的烹飪分餐、餐具的清洗消毒、人員的工作管理……通過手機APP或者小程式就可以查看餐飲企業、飯店、校園食堂以及養老機构操作情况。在我市,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社會共治智慧監管平臺,這樣的場景得以實現。到2025年,我市餐飲組織將全部納入平臺監管。
7月14日,“互聯網+明廚亮灶”社會共治智慧監管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政府辦公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養老服務中心就全市“互聯網+明廚亮灶”社會共治智慧監管工作整體情况進行通報。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包頭市“互聯網+明廚亮灶”社會共治智慧監管平臺是融合視頻監控、AI圖像識別等科技手段,將餐飲關鍵環節加工製作全過程與企業證照資訊、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安全風險等級、食品原料追溯管理資訊等內容通過電腦顯示終端、移動設備手機APP和小程式向社會公眾展示,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公眾可以通過“包頭陽光餐飲”小程式和掃“一店一碼”二維碼實时查看餐飲組織後廚資訊和加工製作情况。
平臺通過搭建監管網絡、佈設視頻設備、開放共治通路,逐步構建市場監管部門監管、餐飲服務組織自律、社會公眾參與餐飲食品加工過程的社會共治監督機制。
“互聯網+明廚亮灶”社會共治智慧監管平臺建設項目於2021年12月由市發改委正式批復建設,按照總體設計規劃,分4期建設,到2025年完成餐飲組織全部納入平臺監管。
今年按照包頭建設“數位政府”和創建“國家食品安全都市”要求,重點完成學校食堂、養老機构食堂、中央廚房、集中用餐配送組織、大型集體聚餐和重大活動接待組織、農村牧區大篷車、網絡餐飲服務組織、大型商圈內全部餐飲組織“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
開啟智慧監管模式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馬為民在發佈會上介紹,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協調各旗縣區、局和平臺建設單位,全力推動解决工作中的問題,要求各地餐飲組織積極入駐“互聯網+明廚亮灶”社會共治智慧監管平臺,大力推進各類食堂和社會餐飲組織入駐平臺。
截止到7月12日,全市共有持證餐飲組織8976家,備案餐飲組織1984家;入駐“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3640家,“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33.2%,其中社會餐飲2454家,組織食堂52家,學校食堂包括小飯桌1134家。534家學校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養老機构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46家,覆蓋率達72%。8月底將完成農村牧區“大篷車”及養老機构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100%的目標,年底前,將在各大中型餐飲服務組織、各商圈、入網餐飲組織、組織食堂逐步開展工作,努力完成“互聯網+明廚亮灶”50%的覆蓋率。
“結合今年食品安全相關專項行動和日常監管實際情況,充分發揮‘互聯網+明廚亮灶’社會共治智慧監管的作用,通過使用AI抓拍報警、資訊預警等功能,隨時對企業資質、食材來源、菜品留樣、清洗消毒、食品加工過程進行非現場日常監管,準確運用大資料分析結果。”馬為民說。
校園食堂全部“入網”
據瞭解,我市中小學校、幼儿園共有食堂504家,自主經營470家,委託經營34家,其中,學校食堂91所,幼儿園食堂413所,各學校食堂均辦理了餐飲許可證,食堂從業人員均參加崗前培訓並持有健康證,日均師生就餐人數5萬餘人。
市教育局副局長李瑞懷介紹道,現時我市校園食堂已全部與市場監管部門聯網,有效地提升了校園食堂安全,把食品安全納入各個學校的年終考核內容。積極推廣學校食堂“4D”“6T”等先進管理模式,學校食堂操作間均安裝了監控監視器,管理人員可即時監控食堂工作人員的工作情况。强化學校資訊報送和食堂交投保險工作,健全學校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努力提高處置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水准。
同時,採用“雙隨機”及不定期抽查等辦法,每年都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校園食堂及校園周邊200米內的餐飲組織、商店等進行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事項,限期進行整改落實,並對整改情况進行驗收和回頭看。今後,教育部門將加大投入改善條件,落實工作責任,抓好部門聯動,加强學校、幼儿園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保障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養老機构把好“入口”
養老機构作為給入住老年人提供吃、住、娛、養的老年樂園,食品安全尤為重要,如何讓在院長者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生活得高興,是民政行業首長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
截至目前,包頭市共有養老機构64家,共計入住老年人5127人,全部列入了“明廚陽光餐飲+互聯網監管平臺”的實施範圍。每家養老機构都設定了獨立的廚房、餐廳,申領了《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都辦理了健康證,嚴格執行持證上崗。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