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音陪伴用語言溫暖
墨脫縣應急廣播系統建起黨和門珞兒女連心橋
作為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助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具體手段之一,農村應急廣播建設是對農村公共文化資訊傳播的傳輸通道的拓展。應急廣播系統是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工程,不僅在突發應急事件中擔負著重要職責,還發揮著傳達各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鞏固和强化基層文化宣傳陣地等諸多作用。
2020年,墨脫縣建設完成了全縣7鄉1鎮45個行政村的應急廣播體系,覆蓋了全縣1.4萬餘名羣衆。羣衆足不出戶就可以收聽到黨的政策和外界最新的資訊。
建立體系——
打通基層“最後一公里”
墨脫,舊稱白瑪崗,位於西藏東南雅魯藏布江下游。複雜的地形結構、縱橫交錯的高山峽谷曾長期阻斷了生活在這裡的門巴族和珞巴族羣衆與外界的溝通交流,直到2013年10月嘎隆拉隧道貫通,墨脫才正式擺脫了全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城的稱號。
雖然通往外界的道路貫通了,但全縣7鄉1鎮基本都分佈在不同的山巒之間,往往是一個鄉鎮內相鄰的兩個村莊要麼阻隔著幾座大山、要麼隔江相望,政策宣講、資訊傳播等往往要翻山越嶺徒步前往,為工作的順利開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各村委會紛紛利用應急廣播系統辦起了微型欄目,從“紅色講堂”到“防疫之聲”,從“四語教學”到“音樂時刻”,再到邀請優秀黨員、典型人物為羣衆講述身邊的好人好事以及民族團結先進事蹟等。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些微欄目稱不上標準的廣播節目,但卻通過應急廣播系統成了羣衆爭相收聽追捧的寵兒。
“村民朋友們,歡迎收聽今天咱們村的防疫之聲。咱們門巴族、珞巴族羣衆曾經世代以狩獵為生,近年來,隨著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護林工作的開展,偷捕偷獵的行為已經基本銷聲匿跡,但是大家還是要注意在日常飲食中不要吃生肉,特別是一些野生動物的肉,一定要堅決拒吃……”墨脫縣墨脫鎮瑪迪村的駐村工作隊隊員兼義務播音主持人葛蓓蓓,正通過村委會應急廣播系統向村民科普防疫知識。
像這樣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自辦的廣播微欄目,每天都會在墨脫縣45個村莊開展。得益於應急廣播系統的建立,羣衆以更加喜聞樂見的管道瞭解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外界資訊,為打通基層“最後一公里”搭建了黨和門珞兒女的連心橋。
完善系統——
讓黨的政策入腦入心
家住達木珞巴民族鄉達木村的珞巴族女孩桑旦卓瑪說:“每天到了村裡播放廣播的時候,我就在茶場一邊勞作一邊聽廣播,及時瞭解最新的惠農政策和家鄉的新鮮事。”
在談到應急廣播帶來的變化時,她說:“之前有次工作人員到村裡宣講種茶相關優惠政策,我白天在茶場勞作沒能參加,錯過了申請茶苗的時間。如今,通過應急廣播,在勞動的同時,還可以收聽到最新的惠農政策,很方便。此外,我還喜歡聽廣播播放的一些墨脫民歌,閒暇時間還和村裡的幾個女孩子組了一支舞蹈小隊。到了晚上,我們舞蹈小隊就會到村委會院子裏跳起珞巴特色鍋莊舞,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羣衆加入到了我們的舞蹈隊伍,男女老少齊上陣,十分熱鬧。”
隨著應急廣播系統的不斷完善,之前純藏語和漢語文宣宣講的管道得到改進,每個門巴族和珞巴族羣衆都能收聽到本民族語言講出來的好聲音、好故事,讓黨的理論政策傳播到千家萬戶、入腦入心。
豐富內容——
擴大廣播使用範圍
在談到建立應急廣播體系初衷時,墨脫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紮西頓珠表示:“最開始,為最大程度地减少、避免因頻繁入戶文宣等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我們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管道進行文宣,後來收到羣衆的良好迴響後,我們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建設,全力擴大應急廣播的使用範圍。”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廣播內容上,除了文宣黨和國家的理論政策和防疫知識外,還涉及環境保護、護林巡山、農業科技等越來越多領域的內容,今後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研究村民羣衆自辦欄目配套的扶持政策,真正做到羣衆在哪裡,文宣就延伸到哪裡。
用聲音陪伴羣衆、用語言給予溫暖。墨脫縣利用應急廣播系統搭建的黨和門珞兒女的連心橋,在高山峽谷間回蕩。宣導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不斷豐富羣衆的文化生活。如今的墨脫門珞兒女,更加明白了恩從何來、恩向誰報,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决心更加堅定。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