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岔村:昔日紅色交通站今日“最美古村落”

河北 57℃ 0
摘要:2017年,黃岔村被評為河北省十大“美麗河北·最美古村鎮”,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感受黃岔的風土人情。2019年4月,黃岔村被評為“中國傳統古村落”;2020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記者李子超劉俐驗魏亞慧)炎炎夏日,尋一處清凉,享一夏風光,位於太行山腹地、內丘縣的黃岔村可稱得上一條最佳旅遊線,這裡不僅有著“河北省十大最美古村鎮”“中國傳統古村落”之稱,也是太行山紅色根據地之一,八路軍冀西遊擊隊總隊長楊秀峰在此建立的冀西交通總站,留下了黨帶領人民英勇奮鬥的光輝足迹。

黃岔村位於淩霄山北坡的山坳裏,相傳,東漢末年張角領導黃巾起義軍,駐紮於淩霄山,在此設關立卡,先取名“黃卡”,後演變為“黃岔”。

由於隱蔽性强,楊秀峰和他領導的內丘縣獨立團、獨立營駐紮在黃岔村,最早建立了交通站,傳遞情報信件,運送急需物資。這期間,不少黃岔村村民主動請纓,成為交通員,交通員們堅守“不問、不看、不說”的保密工作原則,護送幹部、傳送情報檔案,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

“八路軍來的第一年,不僅在這建立交通站,還給村裡打了四口井,幫助百姓在山上開荒,種洋芋、南瓜、豆角、蘿蔔等,解决了當時村民的飲水吃飯問題。”黃岔村的紅色故事義務講解員李敬芳向記者講述當年軍民共同抗戰的難忘歲月,“當時,村裡有能力的年輕人自願加入交通站,成為交通員,還有一些婦女把自家粗布拿出來給八路軍縫衣做被。”

記者行走在黃岔村發現,村子不大,卻獨具冀南山鄉風貌特色,房屋均以石材建造,依山隨形,高低錯落有致,大多為單體建築,少數二層樓房建築。院落有連體式、四合院式,偶有二進院式。院落與院落之間形成街巷,隨著一條河流在村中穿過,“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令人神往。

“雖說守著太行美景,村民卻不知如何利用,而且村內各項基礎設施相對薄弱。2016年起,村裡在政府扶持下投資1000餘萬元,對村內道路進行加寬,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同時對村內的古村落住宅和建築進行統一保護和修繕。”黃岔村黨支部書記劉志國告訴記者,在村居建設中,黃岔村將保護革命遺址與古村落相結合,走旅遊開發的生態發展之路,治山、治溝、修路一起上,著力打造山清水秀的旅遊勝地。

2017年,黃岔村被評為河北省十大“美麗河北·最美古村鎮”,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感受黃岔的風土人情。現時,全村半數以上村民通過開辦農家樂、民宿、售賣土特產品等吃上了“旅遊飯”。

在冀西交通總站舊址一側,是村民張淑珍開辦的農家樂。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到來,來黃岔“避暑”的遊客也日漸多了起來,張淑珍一早去菜園摘完菜、喂好雞就回到廚房開始忙碌。“我們開農家樂就要讓大家吃上道地的農家飯。”張淑珍笑著說道,自己菜園裡種著豆角、黃瓜、蕃茄、洋芋等,還養著四五十只笨雞、兩頭猪、十幾只羊,保證遊客吃得綠色健康。

結合黃岔村的石屋元素,黃岔村村民開辦的農家樂在院內設定石桌石凳,還有石磨等,搭配實惠的農家菜,打造清幽古樸的就餐休憩環境。

如今,黃岔村已成為攝影愛好者的拍攝采風基地。2019年4月,黃岔村被評為“中國傳統古村落”;2020年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為滿足遊客更高水准和個性化的需求,黃岔村退伍老兵李茂林在村口開起民宿,涵蓋生態餐廳、萌寵樂園、咖啡屋、兒童遊樂園等,結合黃岔村濃厚的紅色基因和保護完整的古村落,為遊客打造吃、住、遊、娛、體驗於一體的多元化鄉村旅遊新管道。

“以紅色精神促鄉村振興,將保護革命遺址與古村落相結合發展鄉村旅遊是我們不斷發展的目標。”劉志國告訴記者,下一步,黃岔村將通過“村集體+公司+農戶”的形式把村內閒散房屋打造成風格統一的高品質民宿,吸引更多遊客。同時,打造生態康養區,提供養老養身養心的舒適環境,滿足遊客長期居住需求。

标签: 遊客 村民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