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南文化產業發展新高地

海南 70℃ 0
摘要:李孟倫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海南自貿港建設離不開强有力的文化支撐。省第八次黨代會在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中明確要求,“高水准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當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海南文化產業發展迎來“新風口”。如何借助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有利的政策優勢,推動文化產業在守正創新中發展壯大,建設具有强大文化軟實力的自由貿易港,打造中國向世界全方位展示文化軟實力的新名片,成為海南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李孟倫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海南自貿港建設離不開强有力的文化支撐。省第八次黨代會在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中明確要求,“高水准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當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海南文化產業發展迎來“新風口”。如何借助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有利的政策優勢,推動文化產業在守正創新中發展壯大,建設具有强大文化軟實力的自由貿易港,打造中國向世界全方位展示文化軟實力的新名片,成為海南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海南文化產業現狀

海南是中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擁有獨特的歷史人文風情、天然的旅遊資源稟賦和一流的宜居生態環境。近年來,海南發揮優勢,主動謀劃,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嶄新面貌。“十三五”期間,海南文化產業規模持續提升,結構進一步優化,大項目大企業帶動效果逐漸顯現,產業園區集聚效應凸顯,新興文化產業比重持續擴大,影視產業成為靚麗名片,文化與科技、旅遊融合深入推進,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不斷增多。但放眼全國乃至全球,海南文化產業發展相比發達地區仍有較大差距。

比如,文化產業發展不平衡,呈現“南北集中、東西薄弱、中部落後”的態勢。再如,文化產業創新驅動不足。海南對五公祠、海瑞墓、冼夫人廟、東坡書院、瓊台書院、古崖城、王佐故居等歷史遺跡雖作了修復,但在招引文化項目、設計文創產品、打造遺址IP方面力度不够;對民俗文化和非遺文化缺乏產業規劃和運作。又如,文化產品國際化水准低。優質文化產業資源沒有更好地轉化成品牌效益、高附加值收益,缺乏在全國乃至全球走得出、立得住、叫得響的文化品牌,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與輻射效應。

海南文化產業發展優勢

一是資源優勢。

歷史悠久,文化多元。海南建省時間雖短,但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產生了包括熱帶文化、海島文化、黎族文化、流貶文化、南洋文化、歸僑文化、移民文化、非遺文化、民俗文化、漁家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化、特區文化等在內的多樣化文化生態,為海南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文化資源。

文化獨特,魅力彰顯。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海南獨特的文化氣質。海南文化遺產和民俗文化豐富多樣,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有32項,省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82項,市縣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300多項,其中,“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文彰旅,以旅興文。海南的濱海資源可媲美夏威夷、巴厘島等旅遊勝地。旅遊作為文化的載體,為海南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活力,可融合發展形成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

二是政策優勢。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為文化產業發展帶來獨特政策優勢,包括國際交流、人才引進、資金支持、土地使用等各個層面,可有效推動海南文化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文化企業改制陞級、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等。

其中,多項文旅產業所需的遊樂場所娛樂設備,可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該政策優勢將吸引主題公園、休閒文化設施以及帶有大型裝置的演出項目聚集海南。海南還是國產網路遊戲屬地審批省份,可推動網遊公司和電競產業向海南集聚。

同時,中央12號檔案指出,允許外資在海南試點設立在本省經營的演出經紀機構,允許外資在海南省內經準予的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設立演出場所經營單位。該項政策有利於引入國外演藝資源。海南為59國人員提供的30天免簽政策,也可為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交流活動提供便利。

此外,商務部等20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幹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海南建設區域性國際會展中心,支持創建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鼓勵創新服務貿易國際合作模式等,有利於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優勢文化產業。

海南文化產業發展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文化產業高品質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强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為推動海南文化產業轉型陞級、實現高品質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

推動文旅融合,賦能產業發展。海南民俗文化源遠流長,是展示海南形象的重要名片。要對標國際一流,融入中國元素、海南特色,培育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遊產業。可集合非遺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以鄉村民俗展覽、鄉村民俗節慶、國際鄉村交流等為抓手,打造一批集文化傳承、文化體驗、文化欣賞、文化交流於一體的主題項目,讓文旅融合“潮”起來。深挖瓊劇、臨高木偶戲、黎錦、儋州調聲、崖州民歌、黎族傳統樂器等特色文化元素,打造文化創意類特色旅遊商品。同時,借助政策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加快“文旅+鄉村”“文旅+農業”“文旅+康養”“文旅+體育”“文旅+會展”“文旅+婚慶”等融合發展,實行產業連結、優勢互補。

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在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海南要順應數位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發展趨勢,以及文化消費視覺化、交互性、沉浸式的新趨勢,積極實施“文化+”跨界融合,拓展文化產業創新業態,向數位化、智能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探索“企業產業引進來、文化走出去”文化服務貿易新模式,推進“文化+金融”“文化+投資”“文化+科技”“文化+文創”“文化+教育”“文化+傳媒+影視”等融合發展,培育平臺經濟、共亯經濟、數位創意、網絡視聽、網絡娛樂、電子競技、線上演播、動漫遊戲等新業態、新經濟,打造對標國際、具有中國特色、立足海南的自貿港文化產業鏈和生態圈,以新模式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優勢。

打造國家對外文化貿易“高地”。在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海南應主動開文化展示之“窗”,搭文化交流之“臺”,拓文化貿易之“市”。首先,要以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吸收和借鑒全球先進的文化產業發展經驗,建立合理高效、與國際接軌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在搭建國際文化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國際文化貿易基地、世界文化藝術品交易基地、提升國際文化產業能級等方面持續發力。其次,高水准舉辦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及中國(海南)國際商品博覽會、國際海洋產業博覽會、中國文化旅遊博覽會和國際電影節等,積極開拓國際藝術交流市場,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品牌,參與全球文化產業競爭。此外,海南是中國三大僑鄉之一,瓊籍海外僑胞多達300萬人,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應推動海內外鄉親在經貿、旅遊、文化、聯誼等領域開展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向世界講述好中國故事、海南故事。

推進“人才興文”戰畧,打造文化强省。人才是海南文化產業發展的覈心要素。首先,應借鑒其他文化產業起步較早地區的經驗,完善文化產業人才引進、選拔和培養機制,大力培養既有海南特色又有開闊國際視野的複合型、創新型應用人才。其次,通過大型企業來引進人才。近年來,阿裡巴巴、騰訊、京東等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進駐海南,不但給海南帶來了資本和科技,同時也帶來了高級專業人才,為海南文化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再次,逐步健全本土文化人才骨幹網絡,大力培育民間鄉土人才,加强對非遺傳統工匠、農村文化人才等的培育,推進民俗文化和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為海南文化產業發展增添羽翼。

(作者單位:海南省作家協會)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