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措並舉加强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
千岩如競秀萬物自長棲
海南日報記者孫慧
日前,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吊羅山片區雨林深處,林木高低錯落、相互依附。一株蘭花在苔蘚中挺立綻放,三片花瓣由黃色向橙紅漸變,异常美麗。這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專家黃明忠發現的蘭花新品種——淩氏石豆蘭。
海南擁有我國分佈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尤其豐富。自2019年啟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以來,該國家公園至少已發現30個新成員,包括11個植物新種、6個動物新種和13個大型真菌新種。
6月22日是世界雨林日,本報推出跨版報導,展現我省3年多來,積極修復綜合自然保護地、開展系統生態修復、健全科研和監測支撐體系等,將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越織越密的成果。
加强整體保護,落實生態搬遷
清晨時分,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斧頭嶺,海南長臂猿在樹叢中蕩躍覓食,沿著人工拉起的繩索穿過滑坡地帶,進入另一片樹林區域。
隨著海南長臂猿家族群的擴大,它們需要更廣闊的棲息空間。將海南長臂猿的潜在適宜棲息地進行更新、撫育,讓其快速轉化為現實棲息地,是現時海南長臂猿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省加强熱帶雨林的整體保護,綜合海南島中部的尖峰嶺、霸王嶺等自然保護地,把保護地用生態廊道連接起來,納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保護區域,解决保護地之間人為割裂、保護空缺等問題。
據介紹,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將綜合20個自然保護地,為野生動植物的繁衍提供更加完整的生態空間。
6月6日上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搬遷(五指山市)安置點迎來了首批搬遷的村民,40戶村民從已劃定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覈心區的老村搬出,遷入新家。
為加强對熱帶雨林系統修復,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對位於覈心保護區的村莊開展生態搬遷,並將拆除居住區域開展生態修復,打通動植物的物種遷徙、傳播通道。
熱帶雨林的森林生態質量是保障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完整性的基礎。在我省林業部門的支持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正在開展科研專案,通過人工促進修復受損害的天然林和受干擾的次生林,逐步恢復熱帶雨林的生態系統。
建設“智慧雨林”,强化執法巡護
在霸王嶺片區覈心區域,320臺紅外相機和19臺即時監測監視器隱藏在山林裏,佈置下了“天羅地網”,只要有人或野生動物經過,就會被監測、拍攝到。
“‘智慧雨林’專案啟動以來,我們採用紅外線熱感應觸發相機、卡口監控相機、振動光纖等多種科技,逐漸形成了全天候不留盲區的監測防護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智慧雨林”項目工作人員何聰介紹。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將建立天地空一體化的監測體系,納入國家林草局的生態網絡感知系統,全面掌握珍稀瀕危物種種群和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變化。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還依託國家林草局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海南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進一步加強熱帶雨林、海南長臂猿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大科研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建立更為嚴格的執法制度,强化對熱帶雨林的全面保護。我省還將進一步修訂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巡護管理等制度,建立網格化的巡護體系。加强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相關市縣國家公園執法隊伍建設,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行為,對原始熱帶雨林、季雨林、珍稀瀕危動植物原生群落和生境,以及寶貴的遺傳資源實施最嚴格的保護。
(本報海口6月21日訊)
四最一寶庫“一塔雙遺產”
“四最”
海南熱帶雨林是我國
分佈最集中
類型最多樣
保存最完好
連片面積最大
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
“一寶庫”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
初步統計有野生維管植物3653種
占全國的11.7%
其中海南特有植物419種
國家Ⅰ級保護植物7種
有陸棲脊椎動物資源540種
占全國的18.62%
其中海南特有野生動物23種
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14種
“一塔”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是全島生態制高點
是海南三大江河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
等主要江河的發源地
也稱為海南的“三江源”
被譽為“海南水塔”
“雙遺產”
指海南正在申報
“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
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
海南長臂猿
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特有珍稀瀕危動物
被列為我國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為“一夫二妻”配偶制
平均兩年一胎、一胎一隻
喜歡在拂曉鳴叫5到20分鐘
聲音由低到高、由緩到急
它是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
其生存狀態
直接表明國家公園保護的水准
文字整理/見習記者劉寧玥海南日報記者於偉慧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