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海南島海岸發現會“唱歌”的沙子

海南 73℃ 0
摘要: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我國海岸也有會“唱歌”的沙子。這是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屈建軍研究員繼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成功發現鳴沙群後的又一新發現。屈建軍介紹,鳴沙又稱為響沙、哨沙或音樂沙,常分佈於沙漠和海灘中,而以沙漠中最為罕見。

據新華社蘭州6月17日電(記者 張文靜呼濤)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我國海岸也有會“唱歌”的沙子。這是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屈建軍研究員繼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成功發現鳴沙群後的又一新發現。

屈建軍介紹,鳴沙又稱為響沙、哨沙或音樂沙,常分佈於沙漠和海灘中,而以沙漠中最為罕見。我國是有關鳴沙記載較早的國家,主要以敦煌鳴沙山等四大鳴沙地著稱,被認為是一種神奇的自然現象,並囙此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令人遺憾的是,長期以來,我國被認為沒有海岸鳴沙分佈,也未見有關我國海岸鳴沙的國內外報導和研究。”

記者瞭解到,屈建軍帶領團隊在海南島沿岸進行了長期的科學考察。考察過程中,他們在神州半島、清水灣等地發現海岸鳴沙,並對新發現的海岸鳴沙和已發現的內陸沙漠鳴沙進行了對比和研究。

屈建軍告訴記者,他們分析了我國海岸鳴沙與內陸沙漠鳴沙在礦物組成、粒徑分佈、表面結構及聲學訊號等方面的异同。研究發現,海岸鳴沙礦物組成中石英含量明顯高於沙漠鳴沙,而長石含量明顯低於沙漠鳴沙;海岸鳴沙粒徑粗於沙漠鳴沙,中沙和粗沙組分含量明顯增多。同時,海岸鳴沙表面具有典型的水下機械刻蝕作用而成的“V”形撞擊坑和化學溶蝕作用而成的深邃溶蝕坑,這種發育良好的表面多孔狀物理結構正是控制鳴沙發聲機理的重要因素。

據介紹,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線上發表於知名期刊《科學通報》,為海南島鳴沙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技支撐。

沙子會“唱歌”的原理是什麼?

海岸鳴沙表面具有典型的水下機械刻蝕作用而成的“V”形撞擊坑和化學溶蝕作用而成的深邃溶蝕坑,這種發育良好的表面多孔狀物理結構正是控制鳴沙發聲機理的重要因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