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甸縣卯家灣安置點黨員幹部幫助羣衆採摘萬壽菊
近年來,昭通市堅持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强化黨建引領、注重統籌謀劃,綜合資金資源、依託產業優勢、因地因村施策,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破繭成蝶。現時,全市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3萬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消除,年經營性收入超過5萬元的村占比達98.6%,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達1.61億元,村均達12.2萬元。
“一盤棋”推進把組織優勢集中到鄉村振興主戰場
時值夏日,大關縣吉利鎮魚田村的1.5萬畝竹林鬱鬱蔥蔥。在掛聯組織市審計局和鎮黨委的支持下,魚田村以“黨支部+大戶+農戶”模式創辦集體經濟公司,今年3月已由村幹部收購春筍156噸。
“今年由村集體經濟公司收購竹笋,價格保持在每公斤10元以上,比往年高,保障了農民的利益!”魚田村村民魏明勤說。
今年是魚田村集體經濟公司第一次集體收購竹笋向外銷售。為保障過程順利,掛聯組織市審計局與村黨總支一起研究收購價格,並協調了2萬元資金作為收笋保障資金。吉利鎮黨委還協調支持魚田村集體經濟公司在農村合作聯社貸款180萬元,並在收購前期組織村幹部到產業發展成熟的地區學習。魚田村黨總支書記黃開友介紹,今年收購的春筍總產值達200萬元左右,獲得的收益將用來資助大學生、幫助困難群眾和擴大再生產。
萬事開頭難。由村黨總支牽頭發展村集體經濟,往往面臨著資金短缺、力量不足、科技不通等痛點難點。為此,昭通市沿用脫貧攻堅中積累下的好經驗,建立領導幹部掛鉤聯系薄弱村、駐村第一書記具體督促指導、掛聯組織幫扶發展集體經濟工作機制,推動259名縣處級領導、1289名駐村第一書記、1258家掛聯組織共同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同時,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評先評優、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職盡責。
為把人才資源引導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昭通市結合正在開展的“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精准選派1432名人才全覆蓋所有村(社區),通過提供資訊技術、指導產業發展、培訓鄉村人才等管道,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把脈會診”,確保村級集體經濟有人抓、有人管、見實效。
昭通市還成立了由市縣兩級黨委組織部門和財政、農業農村、供銷等部門組成的項目組,建立聯席會議、調研通報、視頻調度工作推進機制,定期安排部署工作,分析研判情况,研究解决突出問題,形成攻堅合力,推動集體經濟發展。
在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下,一系列支持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接連出臺,通過財政資金扶持、涉農綜合資金投入、東西部結對幫扶資金支持、集體經濟收益資金補充、民間社會資金吸納等方式,2021年昭通市累計投入扶持資金2.93億元發展集體經濟。對納入當地財政扶持並符合貸款准入條件的村(社區),由縣級財政綜合資金,每個村給予50萬元以內貸款額度3%的貼息3年期補助。同時,對村集體興辦的物業設施、經營性項目在稅費上可免盡免、可减盡减、可返盡返,減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擔。
政策利好釋放了發展紅利。近3年來,昭通市累計實施村級集體經濟項目1420個,實現每個村(社區)至少有一個集體經濟項目覆蓋,全市村級集體經濟取得明顯突破。如曾經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的大關縣,全縣88個村(社區)經營性收入全部達10萬元以上,最高的村達226.55萬元,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達3752.88萬元。
“一條線”貫穿壯大集體經濟反哺羣衆服務發展
“今年我們集體經濟公司向全村365戶脫貧戶分紅近30萬元。2021年選取資金近8萬元用於村幹部獎勵,平均每人每月新增補貼800多元,我自己還得到獎金近2萬元。”提起年初村裡舉辦的分紅儀式,威信縣雙河鄉雙河村黨委書記餘勇難掩興奮。通過發展活豬養殖和方竹產業,今年年初,該村村民和村幹部都得到了分紅,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高漲。
發展村集體經濟的主角是村幹部。為調動村幹部抓集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昭通市出臺激勵政策,推行“基本報酬+崗位補貼+績效補貼+村級集體經濟創收獎勵”的村幹部補貼政策,把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村幹部績效考核、報酬待遇等掛鉤,通過績效補貼和村級集體經濟創收獎勵,讓村幹部嘗到甜頭、幹有勁頭,激勵村幹部從“要我發展”向“我要發展”轉變。
“發展集體經濟就是要反哺羣衆、服務發展,讓村級黨組織更有凝聚力,讓羣衆真正得實惠,這是貫穿在集體經濟發展工作中的一條紅線。”昭通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昭通市要求村集體經濟組織結合實際,認真研究製定易於操作、便於執行的幫扶救助管理辦法,積極用好集體經濟收益開展幫扶救助,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現時,在各級黨委的指導下,不少村委會已經將集體收益運用於扶危濟困、發展公共基礎設施,獲得羣衆的一致好評。
魯甸縣文屏街道硯池山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60萬元,該村每年都對本村考上大學本科及重點高中的困難家庭學生給予2000元的獎勵,還將集體經濟收益用於開辦幼儿園,有效解決了村內幼兒上學路途遠、家長照顧不便等困難。同時,還持續幫扶幾名生活困難的羣衆。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好事、實事,讓羣衆從心底認可村委會的工作。村黨委書記周朝滿說:“現在我們村幹部說話底氣更足,羣衆也願聽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