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巴蜀大地邁步鄉村全面振興新征程

四川 56℃ 0
摘要:芒種芒種,連收帶種。此刻,天府之國千里沃野上,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於川東北的金色麥浪,智慧插秧機在成都平原高標準農田裏大顯身手,無人機盤旋在攀西現代農業園區的果林上空……

芒種芒種,連收帶種。此刻,天府之國千里沃野上,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於川東北的金色麥浪,智慧插秧機在成都平原高標準農田裏大顯身手,無人機盤旋在攀西現代農業園區的果林上空……

“加油”的不僅是田間。剛剛閉幕的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做大做强“川字型大小”農業特色產業、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等作出有力部署。6月7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明確到“十四五”末,以省為組織核算,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將達50%以上。

不管是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部署,還是鄉間農人的揮汗耕耘,都是對“農業更强、農村更美、農民更富”鄉村振興嶄新畫卷的增色添彩。

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四川把“三農”工作作為治蜀興川的重中之重,高位部署、全力推動、重點突破、創新謀變,將“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推動農業大省由大圖强,帶領全省農民邁步鄉村全面振興新征程,奮力把領袖的囑託和擘畫切實轉化為美好現實。

心懷“國之大者” 助力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6月8日,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內,55個入圍“稻香杯”優質米評選的水稻品種同田栽培展示。再等兩個多月,它們將接受全國農業專家的田間評估。

“稻香杯”是四川好米的風向標。2018年,中斷十餘年的“稻香杯”評選重新啟動,今年評選規格再次陞級,將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對獲獎品種進行表彰。種好糧,守好四川“米袋子”,助力中國飯碗裝滿中國糧,成為川人責無旁貸的追求。

四川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西部唯一的糧食主產省,也是糧食消費大省。近年來,省委一號文件持續重點關注糧食安全,今年更是首次將保障糧食安全置於首位,强力推動。

我省實施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對未能完成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一票否决涉農工作考評和表彰。一手抓肥料等農資保供穩價,一手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今年全省種糧大戶補貼標準繼續保持在80元/畝,保證種糧有合理收益。水稻育種取得突破性成效,近年來以“宜香優2115”“川優6203”等為代表的新品種,改寫了“蜀中無好米”的歷史。2020年全省糧食產量達705.4億斤,時隔20年再次邁上700億斤臺階;2021年全省糧食產量達716.4億斤,再創新高。

同時盯緊“肉盤子”“油瓶子”重拳出擊,全力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今年,“四川造”的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新增的310萬畝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示範推廣眼下正開始播種。作為活豬養殖第一大省,我省先後出臺“猪九條”“新八條”“猪十條”,去年底活豬產能恢復至常年水准。

以園區為載體 做强產業擦亮“川字型大小”農產品“金字招牌”

“穩!”眉山市一心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元威對他承擔的新品種試驗項目結果很有把握。

王元威的信心,來自他所在的我省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眉山市東坡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該園區以“中國泡菜城”為主體,所產東坡泡菜市場份額占全國三分之一,2021年一壇小泡菜為園區“發酵”出200億元產值。

泡菜與園區的“強強聯合”,正是我省著力構建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的縮影。省委省政府專門提出念好“優、綠、特、强、新、實”六字經,推動川猪、川菜等十大優勢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夯實現代農業種業等三大先導性支撐產業。

產業跑得快,要靠園區帶。我省將現代農業園區作為推進農業高品質發展重要抓手和培育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印發考評激勵方案,每年安排5億元專項資金對認定的不同省星級園區給予財政補助。現時,我省已建立“省領導分產業推進、市抓縣、縣管園”的推進機制,率先在全國推行縣級黨政一把手負責的“園長制”。至2021年末,全省共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3個,數量居全國前列,建成省星級園區107個,國家、省、市、縣累計梯次建成各類農業園區1178個。

現時,全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基本形成,一批優勢特色產業強勢崛起,品牌不斷叫響。

2021年,川茶綜合產值首次突破1000億元,成為繼川猪、川糧油、川菜、川果、川牛羊後又一產值破千億元大關的四川“農字型大小”。全省竹產業綜合產值超800億元,美麗竹林變成助農增收風景線。“天府菜油”成為全國首個菜油省級區域公共品牌,“全國菜油看四川”已成定局。不僅如此,“丹棱桔柳丁”品牌多次登上中國品牌價值百强榜,“東坡泡菜”暢銷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廣州米其林指南發佈晚宴選用的是四川產的魚子醬……

全面推進“五個振興” 讓巴蜀鄉村顏值更高內涵更好

4610個,這是我省曾經的鄉鎮(街道)數量,居全國第一。綿陽市三台縣財政每年安排8000多萬元村(社區)運行經費,但分攤到每個村(社區)不足8萬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乏力,何處突圍?

2019年初,我省啟動一場涉及面廣泛、影響深遠的重大基礎性改革——全省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簡稱“兩項改革”),鄉鎮(街道)减至3101個,建制村從45447個减至26369個。去年底,又把以片區為單元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作為推進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的總牽引和主抓手,重塑四川鄉村經濟和治理格局。現時,共劃定809個鄉鎮級片區、6812個村級片區,設定700個中心鎮、128個副中心鎮。資源要素配寘、生產力佈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都將以此為基點重新展開。

改革賦能,紅利不斷釋放,鄉村振興一池春水正被强力啟動。

在兩項改革引領下,我省在發力產業振興基礎上,在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上狠下功夫,推動鄉村發展求成色重質量——

鄉村人才在彙聚。近年來,全省回引優秀農民工村幹部1.4萬餘人,換屆後的村黨組織書記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超過一半、“一肩挑”比例達97.5%;去年招聘教師、醫生、農技人員等各類人才近4萬名;新培訓3.6萬名高素質農民。

美麗鄉村更宜居。去年開始,全省分區分類推進“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五年行動。截至去年底,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96%的行政村。

鄉風文明在提升。我省在全國率先完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省級立法,並先後公佈兩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全面啟動實施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和鄉村文化振興“百千萬”工程,道德講堂、建設文化禮堂遍地開花……

有財氣也有人氣,顏值更高、內涵更好,巴蜀鄉村正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奮鬥目標闊步前進。(記者 王代强 史曉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