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夯實林(草)長制改革

吉林 43℃ 0
摘要:截至目前,白城市已落實各級林(草)長1799人,護林(草)員3751人,監管員253人,責任警察694人。截至目前,市縣兩級林(草)長開展巡林巡草236次,白城市森林面積達到486.68萬畝,草地面積達到537.19萬畝。

  近年來,白城市作為全省唯一的地級市林(草)長制試點單位,在林草資源管護和發展上樹立創新理念,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築牢了吉林省西部綠色生態安全屏障,相關做法在全省推行林(草)長制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創新“網格化”管理模式,壓實工作責任。堅持黨政同責、分級負責,明確市、縣、鄉、村四級林(草)長人員和重要成員部門,構建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工作格局。結合全市森林資源和草原保護建設規劃,科學劃定林(草)長責任區域,形成縱橫交錯的網格,無死角覆蓋到全市各轄區。林(草)長認領網格後,履行監測、管護、修復“一肩挑”,確保職責明晰、追責有人。在此基礎上,統籌各方力量,保障每個網格都有“一長兩員一警”,即林(草)長、監管員、護林(草)員、警察4人開展協同管理,進一步織密織牢網格。截至目前,白城市已落實各級林(草)長1799人,護林(草)員3751人,監管員253人,責任警察694人。

  創新“數位化”監測體系,提升管護水准。依託國家森林資源智慧管理系統,累計投資1200萬元,拓寬白城市“政務雲”功能,將林草檔案資訊與衛星遙感影像結合在一起,搭建白城市林草資源管理“一張圖”“一套數”智能化監管平臺,實現林草資源數據即時更新,確保林草資源監測部門按照“一個標準”開展巡林軌跡統計、案件督促督辦、工作稽核評估等事項,實現精准調度、精准施策。以智能化監管平臺為“雲總部”,延伸信息化管理神經末梢,在林草管護隊伍中推廣使用“林(草)長通”手機APP,內設巡護區域打卡、案件曝光上傳、工作任務推進、政策情况解讀等多項功能板塊,按照不同許可權操作使用,實現數位化“雲巡護”全覆蓋。

  創新“系統化”管理制度,推動任務落實。結合白城實際,總結以往林草保護經驗,研究出臺了檔案管理、資訊公示、巡林巡草、資訊通報、警示督辦、聯席會議、工作考核、督查督辦等制度,打好實現“林長治”“草長治”的組合拳。建立檔案管理制度,詳細記錄各級林(草)長工作開展情况,做到履職情况可查、瀆職責任可溯。推行督查督辦制度,白城市督查指揮中心聯合市林草長辦定期開展督查,採取“三單一函”(提示單、交辦單、督辦單及警示函)管道督促林草長履職盡責。截至目前,市縣兩級林(草)長開展巡林巡草236次,白城市森林面積達到486.68萬畝,草地面積達到537.19萬畝。

  創新“工程化”修復路徑,强化綜合治理。發揮市縣兩級林草長牽頭抓總作用,統籌推進“水林草濕”系統治理,為林草資源營造良好生長環境。一是堅持水量補給。穩步實施河湖連通工程和抗旱引水工程,連通域內124個水庫泡塘,累計補水4.3億立方米,增添林草資源生命活力。二是堅持育林育草。突出抓好“三年再造百萬林”和“大美草原保護”兩個專項行動,完成造林50萬畝,治理草原71萬畝,持續新增林草資源面積。三是堅持濕地擴容。開展鶴鄉濕地修復工程,通過引水護濕、退耕還濕和稻田增濕等舉措,修復濕地74萬畝,進一步調節大氣環境,補充地下水資源。

  創新“產業化”開發機制,提高經濟效益。落實國有森林、草原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產業開發,積極構建以楊樹豐產、大果沙棘和文冠果等為重點的林果,以羊草、苜蓿草等為重點的優質牧草,以黃芪、板藍根等為重點的林下中草藥,以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為重點的旅遊產業開發體系,推動林草產業高品質轉型發展。白城市引進吉隆生態、百琦藥業等龍頭企業,開發蒼術、板藍根等林下中草藥4萬多畝,畝均效益4000元,使“小草藥”變成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鎮賚縣萬寶山牧場被列入全國首批吉林省唯一一處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按照綠色生態農牧區、康養牧區、草原生態牧區的發展思路,將打造成全省一張綠色生態新名片。

标签: 白城 林業 時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