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有機結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政務服務“軟實力”大幅提升。
雙向發力實現“兩輪驅動”。積極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證照分離、預算績效管理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劃清市場和政府“界限”,推動政府更有為、市場更有效。市、區縣行政許可事項劃轉全部完成,許可事項入駐大廳率均達到90%以上,實現“集中辦事進一門、綜合受理入一窗、便捷辦理上一網、精簡環節跑一次、並行事項聯一鏈”。市級482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直接取消審批64項、審批改為備案11項、實行告知承諾36項、優化審批服務371項,推行綜合許可證模式,實現持照即可經營。對全市97個重點專案、21個部門整體支出、13項政府獎補政策、2個PPP項目實施績效評價,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基本形成。工程建設項目優化為“立項、建設、施工、驗收”四個階段,審批時間壓縮59%、資料壓縮40%、環節壓縮30%,政府投資、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至90個、40個工作日。健全機制讓監管順暢起來,健全完善審管聯動、“雙隨機、一公開”、社會信用監管、政務服務電子監察機制,不斷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審批溝通合作、聯席會議、資訊推送等制度,强化審批許可權分離,形成環環相扣的監督機制。完善市場主體信用檔案11萬餘戶,企業信用修復483起,實現“嚴進寬管”向“寬進嚴管”的轉變。開展“坐視窗、走流程、跟執法”系列活動,推行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聘請“觀察員”32名、“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29名,助推各項助企扶企政策落實到位、高效兌現。
“三化”模式打造“溫馨政務”。審批事項清單化。製定全市審批事項清單和《操作規範》《辦事指南》,明確事項名稱、申請資料、辦理流程、辦結時限等,完成9607項政務服務事項的辦事指南和流程配寘,127個電子印章的歸集應用,實現動態調整、即時更新,做到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實現“清單之外無審批”。企業開辦規範化。設立企業開辦專區,分類設定綜合受理視窗,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並聯審批、綜合視窗統一出件,實現一次申報、一次許可。企業開辦首套印章由政府買單,並通過郵寄或現場領取管道發放關防,全流程實現“零成本”“零見面”。2021年,全市新增注册登記企業8669戶,同比增長2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便民服務人性化。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套餐集成服務模式,推出“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我要開餐館”等260項主題服務。利用“互聯網+”、人工智慧知識庫和數據雲科技,將傳統的“用戶自助式瀏覽”轉變為“人工智慧引導服務”,不斷豐富用戶體驗。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功能,7190項事項實現“馬上辦”、1662項事項實現“就近辦”、1162項事項實現“一次辦”、8571項事項實現“網上辦”。
四項舉措服務企業“零距離”。公共資源交易“全透明”。完成平臺接入,加强與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及市級行業監督部門的橫向和縱向協調溝通,推進平臺共亯,全力推進市級各類交易平臺統一接入省級公共資源平臺,實現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轉讓、國有產權交易“四大板塊”線上交易。推行“三色馬夾”線下管理,評標(審)代理機构、評標(審)專家、採購(招標)人代表身著三種顏色馬甲,佩戴工牌,亮明身份,規範各方行為,促進陽光交易。截至2022年一季度,累計通過平臺完成公共資源交易706筆,交易額143億元,同比增長42.16%。網上仲介服務“高效能”。完善網上仲介服務管理辦法,細化仲介服務操作指南和工作流程,開展網上仲介服務專項培訓,建成網上仲介服務量販店,公佈仲介服務16類508個評審評估事項,保障清單之外無評審,營造良好中介服務氛圍;健全評審評估工作制度,推行“誰審批、誰評審、誰付費”工作模式,評審費用由政府買單,累計向各類市場主體减免評審評估費用超過200萬元。人才服務“多角度”。建立“一企一策一專班”人才服務工作機制,綜合各方力量和人才優勢資源,成立人才政策、項目(課題)研發、知識產權、科技創新、項目實施、綜合服務組等專班,做到全方位幫扶、精准化服務。建成市級人才服務示範點14個、基層人才服務示範點36個,形成市、縣(區)、園區上下聯動、齊抓共管、齊頭並進的工作格局。企業需求“不出園”。聚焦產業項目建設和企業辦事需要,設立行政審批園區服務站,設定微型服務大廳,配寘視窗自助服務終端,組成“同心辦”團隊,負責協調園區審批服務的“點餐制”和“代辦制”,開闢產業園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綠色通道”,推行項目招引落地從公司注册到開工建設的“全流程、全覆蓋、標準化”一站式服務,實現企業需求“不出園”。(記者:段海洲)
網路編輯:張興林
資訊稽核:張興林
【銅川】銅川:多措並舉提升政務服務“軟實力”
摘要:近年來,我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進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有機結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政務服務“軟實力”大幅提升。企業需求“不出園”。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