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津市“植物園鏈”建設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方案》提出,我市全面啟動“一環十一園”的“植物園鏈”建設,到2025年,全市建成區綠地總量、綠地質量、生態安全顯著提升,佈局更加合理,設施更加完善,環境更加宜居;到2035年,全面建成以“植物園鏈”重大生態工程為主體的植物公園體系。
“植物園鏈”重大生態工程是我市繼“871”重大生態工程之後,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工程。為促進我市園林綠化產業高品質發展,加快推進以外環綠道為紐帶串聯打造11個植物公園規劃建設,形成都市“一環十一園”的“植物園鏈”,市城市管理委研究起草了該《方案》。
《方案》明確,“植物園鏈”的綠化要堅持生態大綠、自然天成,順應自然規律,保留公園的自然美、天然韻、生態味,不要人工痕迹太濃。在規劃建設中,要統籌都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增强“一環十一園”的整體性、關聯性、延展性,著力構建都市公園體系和聯通中心城區內外的生態廊道網絡,實現與綠色生態屏障、郊野公園等生態空間的交相呼應。
未來的“植物園鏈”什麼樣?《方案》要求,推動“植物園鏈”建設,要科學選擇植物品種,合理利用水資源,充分體現生態多樣性和每個植物園的獨特性,打造體現都市特色的“翡翠項鍊”和“綠色串珠”。
對於在建項目建設,新梅江公園以“花灌木園和都市更新綠軸公園”為主題,選用海棠類花灌木24類,突出海棠園植物特色,實現生態海綿區、康體健身區、都市文化體驗區、漫步休閒區四大區域完美融合。柳林公園、設計公園以“月季園和設計之都藝術公園”為主題,以“園中園”形式選址落實專類植物園內容,佈置1萬平方米沉浸式月季觀賞園,同時打造多處月季體驗節點,收集使用100餘個月季品種,充分利用全新公共藝術空間覈心板塊,以自然與開放的公共空間為紐帶,深挖設計創意的生活方式、情懷體驗。
對於推動擬建項目建設,劉園公園以“天津鄉土植物園和大運河文化休閒公園”為主題,以“園中園”形式選址建設綜合植物園或專類植物園,收集210種鄉土植物品種,充分挖掘北運河地脈和文脈,表現中國風、運河韻、天津味。程林公園以“耐鹽鹼植物園和生態宜居活力公園”為主題,對應園區土地現狀,以抗污染、耐鹽鹼植物研究、展示為特色,種植抗污染、耐鹽鹼植物200種,打造展示現代都市活力的文化休閒、科創展示交流空間。梅江公園以“白蠟園和都市水岸公園”為主題,結合公園種植現狀,將市樹白蠟補充至9種,並注重篩選優良品種,保持市樹的優良形狀,突出白蠟園植物特色,圍繞廣闊水域,營造自然清新的微氣候環境,改善周邊居住區的生活品質。
在佈局和功能方面,《方案》要求,合理佈局綠色空間,完善綠色生態網絡。根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相關規劃和現狀調研情况,確定開展“植物園鏈”規劃建設的覈心區域和範圍,協調景觀風貌,豐富植物品類,促進城市園林綠化、街道立面、天際線、色彩與環境更加協調、優美。同時,加强“植物園鏈”體系建設,增强都市公園休閒遊憩、體育健身、防灾避險等綜合功能。根據“植物園鏈”各覈心區域專案規劃、土地利用現狀,統籌全市3至5年“植物園鏈”建設項目,柳林公園、新梅江公園等項目要結合“植物園鏈”專項規劃調整深化設計保障落實,梅江公園、水西公園等建成項目應根據“植物園鏈”專項規劃開展提升改造。
在管理和資金保障方面,《方案》明確要創新智慧管理,提高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水准。創新開展遙感監測評估,依據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將綠化任務和綠化成果納入城市園林綠化專項信息化管理系統,全面監測“植物園鏈”覈心區域自然資源狀況變化。同時,採取政府購買服務、設立引導基金、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管道,吸引社會資金、民間資本投入“植物園鏈”建設,探索構建共建、共亯、共擔的社會化投融資機制,積極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都市公園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實現都市公園配套服務經營收入反哺都市公園管理維護。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