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戰線最長、數量最多、服務最廣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建設成績亮眼

四川 61℃ 0
摘要:四川是文化大省,文化資源富集,人文底蘊深厚。五年來,四川文化强省建設成就斐然,文化產業發展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公共文化設施日趨完善,服務水平提升,構建起全國戰線最長、數量最多、服務最廣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四川是文化大省,文化資源富集,人文底蘊深厚。五年來,四川文化强省建設成就斐然,文化產業發展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公共文化設施日趨完善,服務水平提升,構建起全國戰線最長、數量最多、服務最廣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5月17日,省統計局發佈分析報告,對五年來四川文化領域發展進行梳理和總結。

看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發展增速高於同期GDP增速

從文化經濟總量來看,2020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增加值2037.13億元,比2016年增長53.9%,年均增長11.4%,高於同期GDP現價年均增速1.4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4.02%提高到2020年的4.2%,提高0.18個百分點。2016年至2020年間,文化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6%,對全省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從文化產業體系來看,文化服務業比重不斷提升。2020年文化服務業增加值占比68.6%,比2016年提高5.7個百分點。2020年文化產業覈心領域實現增加值1430.1億元,增長58.5%,年均增長12.2%,增速比整個文化產業高0.8個百分點。文化產業覈心領域增加值占整個文化產業的比重為70.2%,提高2個百分點。

從文化市場主體來看,2021年末,全省規上文化企業2228家,比2016年增長44.4%;企業資產總計6877.6億元,增長117.7%;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638.6億元,增長79.2%;2021年企業資產和年營收突破“雙百億”的企業達6家。

隨著文化生產、傳播和消費的網路化、智能化行程加快,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新興文化業態發展強勁,逐步成為驅動產業發展新增長點。資料顯示,2021年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規上文化企業達188個,實現營業收入1014.3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占全部規上文化企業營收的21.9%。

文化產業集羣趨勢愈加明顯。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試驗)園區1個,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2個,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5個,國家級動漫遊戲基地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5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11個,省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5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59個。

看基礎建設

公共文化設施日趨完善,服務水平提升

五年來,四川不斷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構建起全國戰線最長、數量最多、服務最廣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實現“縣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截至2021年末,共有博物館263個,比2016年新增24個;公共圖書館207個,比2016年新增4個;文化館206個,綜合文化站4089個。

在廣播影視傳播方面,基本實現全省電視戶戶通、行政村廣播全覆蓋。2021年,全省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9.2%,比2016年提高2個百分點;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6%,比2016年提高1.3個百分點。

在新聞出版方面,巴蜀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2021年,全省出版圖書14680種,出版量39721萬册;出版地方報紙78種,出版量98318萬份;出版期刊354種,出版量5084.5萬册;錄影製品88種,電子出版物658種,各種出版品及出版量均列全國第一梯隊。

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也取得突出成效。截至2021年末,全省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1處,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傳統村落333個,省級傳統村落1046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5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11項。其中,稻城皮洛遺址、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雙雙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資料顯示,2021年,全省覈心文化產品出口總額14.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7.6%,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長13.4%。(記者 田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