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底色——四平市生態環境建設記事

吉林 65℃ 0
摘要:綠色發展是構建高品質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一年來,四平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生態環保工作決策部署,實施更强有力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生態環境高水准保護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治理後的伊通河。(資料圖片)依萱攝


雙遼市重點推進沿路植綠、提標增綠、見縫插綠、拆違擴綠,持續擴展都市綠色空間。林天驥攝


四平南湖鳥瞰。(資料圖片)李剛航拍

四平西湖濕地公園俯瞰。(資料圖片)李坤攝

綠色發展是構建高品質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一年來,四平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生態環保工作決策部署,實施更强有力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生態環境高水准保護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

  質效提升——

“三線一單”工作入圍全國“地市級先進”行列

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簡稱“三線一單”,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强化國土空間環境管控、推進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2018年以來,四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三線一單”工作,主要領導多次作出訓示、批示。市生態環境局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成立工作專班,在省“三線一單”成果基礎上,結合四平市實際情況,指導兩區三縣和市直相關部門,對全市9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工業集聚區)、各相關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和准入清單等,進行了提煉和細化。經6批次資料調閱和3輪現場校核,最終形成了《四平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報告》和《四平市生態環境准入清單》,於2021年6月30日由市政府印發實施。

在全省各市(州)中,四平市率先通過省協調小組稽核,起到了工作帶頭作用,獲得省生態環境廳高度肯定。在全國“三線一單”座談會上,四平作為3個地市級先進代表之一,進行了經驗介紹發言。四平市生態環境局被生態環境部評為表現突出集體。

四平市强化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健全司法聯動機制,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認真解决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

夯實執法基礎。配備執法記錄儀、無人機等現代化執法裝備及車輛,在全省率先籌備配寘130人執法服裝,新購30套黑烟抓拍設備。

完善制度體系。創新製定《案件查辦管理制度》,實行執法全流程規範化管理和關鍵環節視覺化記錄,完善了行政執法規範化制度管理體系。研究製定《信訪舉報案件辦理制度》《執法工作手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等制度規定,全面規範行政執法行為。

提升隊伍素質。扎實開展執法大練兵,編印法律制度彙編和各類工作手册、範本,實行月通報機制,全面提升執法隊伍業務能力。在全省行政執法網絡培訓及知識競賽中總成績獲得第一,實戰比武競賽獲得第三。市生態環境局及梨樹分局分別被評為省先進集體,4人被評為先進個人。完成生態環境部對重點地域幫扶工作任務,全年派員5批次12人次,其中,2人被省生態環境廳通報表揚,1人被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

强化監管服務相結合。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的監管模式,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在嚴格監管的同時,堅決落實强化審批服務、助推高品質發展舉措,指導1個國家級開發區、3個開發區重新編制規劃環評並取得批復。

推進環保“1+N”規劃編制。2021年製定實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3+1”方案和全年工作要點,各成員單位共出臺環保配套政策、制度、方案等24個,聯合開展專項行動10餘次,確保各級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製定《四平市2021—2025年政府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促進質效提升;高標準製定《四平市貫徹落實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水污染治理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綜合運用“五步工作機制”,實行月調度,推進督察迴響問題整改。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督察交辦的1718個迴響問題和信訪案件已完成1700個,完成率98.95%。

  藍天常駐——

空氣品質持續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藍天白雲,碧空萬裏,是四平人常見的風景。

2021年,四平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28天,同比新增19天,優良天數比例為89.8%,同比新增5.4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1天,同比减少1天;PM10平均濃度為58μg/m³,同比减少1μg/m³;PM2.5平均濃度為28μg/m³,同比减少5μg/m³。優良天數比例、PM2.5平均濃度均超額完成省定考核要求,空氣品質持續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再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佳水准。

優異成績的背後是辛勤付出,歲月靜好之下有一群人在堅守。“四平藍”見證了空氣污染的綜合防治。

今年春季,為做好秸稈全域禁燒管控,打好藍天保衛戰,四平市生態環境局梨樹縣分局會同縣政府督查室,組織5個夜間專項巡查督導組,常態化開展秸稈禁燒巡查檢查。對24個鄉鎮(街道)實行日檢查、日匯總、日報告制度。加强秸稈監控平臺的監管力度,確保了秸稈監控平臺值班值守和發現火點能够及時處置。充分依託“數據化梨樹”監管平臺,全面啟動縣、鄉兩級“平臺”值班值守工作機制,安排專人實行24小時監管,及時回饋迅速處置。各鄉鎮派出所單獨設立禁燒執法隊伍,加大對焚燒秸稈直接責任人的處罰力度。

雙遼市東明鎮總耕地面積5680公頃,水田面積占4200公頃,產生秸稈總量2.7萬噸,其中保護性耕作秸稈量0.36萬噸,秸稈離田總量2.34萬噸。為全力保障秸稈離田工作落實到位,東明鎮成立秸稈離田工作領導小組,製定完善《東明鎮秸稈離田工作方案》;推行四級包保責任制,鎮、村、屯長、戶長按照網格化管理原則,明確秸稈離田的組織形式、具體承擔單位以及責任人;製作秸稈禁燒和離田通告音訊3個,在各村微信群廣泛轉發,用大喇叭全天候廣播;入戶張貼秸稈離田公告,簽訂離田承諾書4500餘份;出動文宣車200餘台次,懸掛文宣條幅200餘條,製作永久性文宣牌20塊;協調企業加大收購力度,依託盤山村鑫華草廠和吳家村禾聚園秸稈加工合作社,大量收購稻草,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東明鎮兩家稻草加工企業年消化水稻秸稈2萬噸左右,解决全鎮四分之三的稻草秸稈出口問題。今年開春,東明鎮積極協調盤山鑫華草廠提高稻草收購價格,由去年的每噸260元漲到每噸300元,助推秸稈離田進度。

伊通縣伊通鎮從“加强秸稈全域禁燒監管”和“充分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兩方面入手。細化製定《伊通鎮秸稈全域禁燒實施方案》,將禁燒責任明確落實到具體地塊、人頭,確保每個地塊有人管,真正做到包保到位、責任到位、壓力傳導到位。同時,抓牢綜合利用,大力推進肥料化、燃料化、飼料化,有效推進基料化和原料化,持續探索秸稈“五化”利用舉措,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

四平市以秸稈全域禁燒為覈心,明確目標措施,下發“全域禁燒”公告,成立督導巡查組,持續對各地開展督導巡查。各級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層層抓落實,建立完善了包含7162名各級網格長的網格化責任體系,逐級成立滅火隊伍,配齊滅火裝備,確保出現火點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撲滅。

同時,强化煤烟型污染治理,重點排污組織均安裝線上監控並與省市聯網。加强機動車污染防治,24套黑烟車智慧抓拍系統正式布點啟用,在全省率先對違規車輛進行處罰。持續加强燃煤、揚塵、物料堆場、建築工地整治工作,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案頭推演,更新應急减排清單,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大氣環境質量實現持續改善。

  青山常在——

一年造林幾十萬畝

四平市林業系統緊扣建設“美麗四平幸福家園”總目標,全力推動林業高品質發展,切實加大造林綠化工作力度,全面做好綠色生態文章。

立足森林資源發展,結合四平實際擬定《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籌備召開全市林長制工作部署動員會議。完善林長制辦公室職責,發揮林長辦職能作用,對各縣(市、區)林長制工作進行周調度,做到共同監督、共同學習,推進林長制工作全面開展。

全面推進國土綠化行程,實施第三個“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規劃。2021年,全市完成造林51.8萬畝(含補植),任務完成率達104%。投入造林資金約6751萬元,採購苗木約2136萬株。全市共建設紀念林43個,義務植樹面積1.4萬畝。共組織義務植樹98場次,參加人數約2.3萬,栽植各類苗木21.3萬餘株。

經過多年的發展,四平市林業產業初步形成以森林培育、加工、林果、林下種植養殖、森林旅遊康養為主的主體框架。產業分佈特點是,雙遼以木材加工為主、梨樹以新型種植業為主、伊通和鐵西以苗木業為主、鐵東以林果為主。

荒坡變森林,重重疊疊幾層綠。樹木的豐富根系,像一雙巨手,抓住了土壤,控住了水土流失,也成了農戶致富的寶貝。

此外,林地清收成效顯著。全面排查“掛畫地”“小片荒”,截至目前,清理回收林地9912.3畝,還林7375.4畝。

强化森林質量提升。注重科學種植和林種樹種結構調整,加强森林撫育,改善林分質量,大量栽植紅松—闊葉混交林,撫育面積26.61萬畝。全面落實天然林保護和停伐政策,全市84.8萬畝天然林得以休養生息。

全面抓好濕地、草原生態系統建設。完善森林資源檔案和動態監測體系,建立濕地聯動機制,嚴厲打擊破壞濕地生態違法行為,整改完成3處。貫徹落實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全面禁牧16.2萬畝,完成有害生物防治7萬畝。

全市林草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嚴格落實“十個到位”防火要求,鞏固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灾成果。2021年7月,四平市林業局獲全省連續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灾先進集體。

有害生物防治成果明顯。完成有害生物防治“四率”名額任務,2021年全年防治面積4.8萬畝,防治率99.9%。搶前採取春季檢疫執法行動和檢疫告知等多種有效措施,成功將松材線蟲病疫情抵禦在外。

加快推進“智慧林業”建設。為建設森林防火監控系統,市本級財政投入1140萬元,系統已於去年9月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應用於森林防火、資源管護等方面,逐步推進“感知生態智慧林草”建設,使資源保護水准明顯提升。

  綠水長流——

構建人水和諧的都市藍綠空間

為改善西遼河城區段水生態環境,鞏固近幾年雙遼市流域治理工作成果,5月10日,雙遼市鄭家屯街道組織百餘名黨員幹部和志願者,來到西遼河鄭家屯街工農村段,開展了“清河行動”。大家拿著夾子、垃圾袋,沿堤壩分組分區域清理河道及堤壩,總長度達6.1公里。借助此次活動契機,也對西遼河城區段內入河排污口情况開展了一次再排查,未發現新增入河排污口。

近年來,四平市深入推進“三三五八”遼河治污模式,每月對52條幹支流、60個斷面、4項名額,開展手工監測和分析研判,針對超標原因精准施策;積極推進水源保護區劃調整,完成3個飲用水水源區劃調整報告並通過評審;重點流域“十四五”規劃已編制完成並通過驗收,共謀劃實施5類50個項目,總投資39.86億元;積極探索地市級跨省流域協同聯動治理模式,先後與鐵嶺市、通遼市簽訂聯防聯控框架合作協定,與長春、遼源分別簽訂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上下游聯動,左右岸合作,探索跨區流域治理新模式”的工作經驗得到生態環境部認可。在去年6月22日召開的2021年松遼流域汛期跨省水污染聯防聯控會商會暨應急防控高級研討班上,四平市作為唯一地市級組織進行了經驗介紹。

水是都市的命脈。有條河從城市蜿蜒而過,是大自然的恩賜;全國七大水系之一的遼河支流能流經都市,更是幸運。南河和北河是流經四平市區的兩條主要河流,南河長13.1公里,北河長18公里,兩河在市區西北角匯合後稱條子河,系遼河流域招蘇太河水系支流。

治好一條河,秀美一座城,幸福一方人。四平市南北河管理中心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堅定不移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治理南北河,扮靚英雄城。中心去年完成了城防工程南河2.4公里段主體建設任務,建設內容有防汛堤頂路、草皮護坡、生態矮壩,完成建設投資1470萬元;完成了城防工程北河4.718公里段主體建設任務,建設內容有防汛堤頂路、蜂巢護砌、草皮護坡、高鋅石籠護脚,完成建設投資7041萬元;完成了南河水環境及西湖濕地提升改造工程主體建設任務,建設內容有南河4座鋼壩及其配套管理設施建設、西湖濕地碼頭,完成建設投資3300萬元;完成了南北河生態補水工程建設任務,建設內容為新建3條補水管線,總長1770米,已完成建設資金430萬元。

去年以來,在南北河及西湖濕地積極開展保潔綠化工作,全年共清理垃圾6870立方米。同時,栽植樹木近1.5萬棵,養護草坪近40萬平方米,並調配南北河生態補水,確保河道生態基流量。全年向南北河生態補水總計1781.17萬立方米。中心還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和不定期對南北河及西湖濕地進行隱患大排查。截至目前,排查河道護欄安全隱患30處,已完成整改。完成“兩河四岸”及西湖濕地亮化工程管護工作,共排查安全隱患950處,已完成整改。同時設立警示牌38個,規範各項安全提示。

如今,南北河兩岸,秀美風光交相輝映;西湖濕地,水天一色盛景常在。(崔維利楊率鑫)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