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的科研機構不同,海河實驗室不僅要解决從0到1的基礎研究,更注重從1到N的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圍繞我市“1+3+4”重點產業領域和12條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天津五大海河實驗室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加速推進,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為製造業立市强化科技賦能。
日前,物質綠色創造與製造海河實驗室首批立項30個項目,“高性能新能源資料”是5個覈心研究方向之一,捷威動力承擔了其中高比能鋰離子電池開發專案。“物創海河實驗室是我市打造的物質科學領域創新的主要基地和策源地,這次我們將把物創海河實驗室的前沿研究優勢與企業的技術創新相結合,打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突破—產業化應用的創新鏈條。”捷威動力研究院副院長馬華告訴記者。
“聚焦新能源科學研究的覈心科技問題和產業發展中的關鍵‘卡脖子’難題,需要從科學、科技到產業的全鏈條開展聯合合作、聚力攻關。”中科院院士、物質綠色創造與製造海河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軍表示,“實驗室開展跨組織、跨學科的產學研協同科技創新,將實現基礎研究與產業應用的雙向互通,推動原創性科研成果真正賦能新能源產業發展。”
憑藉在充電速度、續航里程等科技上的優勢,捷威動力去年成功躋身全國乘用車動力電池領域的“前十名”。“我們項目團隊前期有很好的工作基礎,這個項目我們將深入研究高比能電池設計、安全、壽命等關鍵技術,明年項目完成後,將使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350瓦時/公斤以上。”馬華對項目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該項目科技的應用將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新增20%左右,使我們企業的科技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馬華的自信來源於海河實驗室體制機制的創新。如今,海河實驗室正逐步貫通從基礎科學發現、關鍵技術突破到產業應用的完整創新鏈,創造了成果轉化的加速度。
市科技局基礎研究處處長湯桂蘭表示:“海河實驗室對領軍人才和團隊覈心人員實行一項一策、年薪制、協議約定工作報酬等全國領先的引才政策。同時,將職稱評審權、科研專案立項權等交由實驗室自主實施。”
放權賦能,激發了科研工作者的創新熱情。李鑫是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同時還承擔著物質綠色創造與製造海河實驗室主任助理的職責。李鑫告訴記者:“海河實驗室的眼光瞄準市場、看重應用,科研人員的選題和立項由‘在幹什麼’‘能幹什麼’向‘該幹什麼’轉變。”
“海河實驗室將探索‘產業鏈出題、政府助題、實驗室答題’的新模式。”湯桂蘭介紹說,“新模式由產業鏈提技術需求清單,各實驗室結合需求清單確定科研專案,組織力量開展科技攻堅。”
在機制上的大膽突破,讓科研組織更加自主靈活。實驗室可以重點圍繞產業發展需求,自主佈局重點科研專案,自主組建科研團隊,自主調整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自主立項項目視同市級科技計畫項目。同時,經費管理採用“包乾制+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賦予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更大自主權。
春滿津門,五大海河實驗室建設快馬加鞭。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與博雅輯因簽署戰略合作研發協定,雙方將共同打造中國造血幹細胞療法的原始創新研究和臨床轉化平臺;合成生物學海河實驗室瞄準20家企業,凝練項目進行聯合攻關;信創海河實驗室完成首批啟動專案評審,將與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科研攻關;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中藥品質評價科技與標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將服務中藥產業高品質發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