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莪近照。方圓攝
人物名片
楊士莪:1931年生,河南南陽人,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最早的水聲領域研究專家之一,現任中國聲學學會名譽理事長。楊士莪參與研製水聲定位系統,並完成一系列長基線、短基線和超短基線水聲定位系統,為中國水聲學科建設、製定水聲發展規劃作出了貢獻,專著有《水下噪聲學》《水聲傳播原理》。積極推動我國大型深海水聲綜合考察任務,並獲取了大批寶貴資料。
“國家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
“莪”,是一種生長在水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頑強。
楊士莪的童年,正逢戰亂、家境貧寒。他曾跟隨家人輾轉多地,並逐漸在心裡埋下了科研報國的種子。1950年,正在清華大學物理系讀書的楊士莪感受到國家的需要,心中暗想:“參與海軍建設既能完成報國夙願,又能在國家建設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並能勝任的崗位。”於是,他毅然報名參軍,提前告別了學生時代。
幾年的軍隊生活後,楊士莪來到大連海軍學校當教員,之後又被抽調北上,參與哈爾濱軍事工程院校組建,成為第一批教員。
水聲工程,是對水下聲學特性及其應用的研究。光波、電磁波在水中都會有嚴重的衰减,只有聲波可遠距離進行資訊傳遞而衰减較少。囙此,在探測海裡情况方面,水聲科技至關重要。
當時,我國水聲科學研究仍很薄弱。為此,楊士莪自學多國外語,一頭紮進了這個陌生領域。“國家需要什麼,我就研究什麼。”回憶當時的選擇,楊士莪這樣說。
1957年,楊士莪被派往蘇聯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進修,在那裡他拓寬了眼界,也堅定了他在水聲科學領域攻關的决心。回到學校後,他立即著手拓寬專業領域,建立了一個理工結合的綜合性水聲工程專業。
他的這一想法也引來了質疑:“我們系的聲呐教研室,已經開了全國的先河,有必要改變現狀嗎?會不會有些好高騖遠?”楊士莪則認為:“水聲科學是涉及面非常廣的專業領域,如果我院只是辦聲呐專業,難以獲得更好的發展。不立這個標杆,不向這個方向努力,我們就永遠達不到更高水准。”
在楊士莪的宣導下,我國第一個理工結合的水聲專業誕生了。如今,哈爾濱工程大學創建的水聲專業已成長為我國著名的水聲科研基地和水聲人才培養基地。1981年,該學科點獲得國家第一批博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第一批成為國家重點學科並建立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3年,國家級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在此建立……從這裡走出去的人才,為我國水聲領域的科學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海變幻莫測,坐在家裡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1994年,載著近百名科研人員的水聲科學家考察船出發開始科考。楊士莪擔任首席科學家和考察隊隊長。
在深海區域工作時,太陽幾乎垂直高懸於頭頂,甲板溫度高達70多攝氏度,燙得沒處落脚。為了做試驗,科研人員頂著烈日,抱著100多斤的線軸在電纜堆裏鑽來鑽去。
“趕上大風浪,許多試驗就做不了。只能趁著風平浪靜的時候,沒日沒夜地連軸轉。”楊士莪當時已年過花甲,和大家一起承受著高溫酷熱、缺少淡水、沒有蔬菜等困難。其他人可以輪班,作為隊長的楊士莪,為了掌握整體情况只能一直堅守,常常半個月也睡不上一個完整覺。
海上試驗週期難以預估,有時甚至面臨淡水告罄的情况。實在渴急了,大家就把壓載水艙裏漂著油污的水燒開了喝。有一次出海,還沒等試驗結束就幾乎斷糧了,僅剩下一點米和一桶鹽,在潮熱難耐的氣候條件下,大家就白天做試驗,晚上捕魚,以鹽水煮魚為食,一直堅持到試驗結束。
去年,90歲高齡的楊士莪還參與了兩次科學考察。記者問他為什麼如此高齡依然堅持參與科考,他淡然地擺擺手說:“搞研究,不到現場怎麼行?有任何困難都得克服,該堅持時就要咬緊牙關,迎難而上。大海變幻莫測,坐在家裡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
“科研事業是群體事業,僅憑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很幸運,年輕時遇到許多好老師。我深知良師對於做學問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學子。”楊士莪常常說起青年時期受到的良好教育。
如今,他依然承擔著多名博士生、碩士生的導師工作,繼續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和水聲科學研究辛勤耕耘。“科研事業是群體事業,僅憑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何成績和榮譽的取得,都是團隊努力和集體智慧的結果。”
哈工程水聲工程學院教授樸勝春說,楊老師上課時的認真勁兒令人敬佩不已,他研一時修的“水聲傳播原理”課程,是楊士莪的主要研究領域。當年,這一方向的研究生只有樸勝春自己,課堂上往往只有他們師生兩個人。
“即便如此,每堂課上,楊老師都是工工整整地寫板書,常常寫滿好幾個黑板,一絲不苟。那是我上得最累的課之一,一點兒不敢偷懶,因為每次楊老師都會提前到教室,在那裡等著我去上課。”樸勝春的言語間對楊士莪充滿敬意。
“發展水聲專業,離不開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也離不開一代代研究人員的孜孜以求、刻苦攻關。我還會繼續堅持,為水聲科學領域儲備更多人才。”楊士莪一邊說著,一邊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那片蔚藍色的海洋……
記者手記
守護心中的那片蔚藍
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人生,有時看似“被動接受”,實則“迎難而上”。從學習物理到報名參軍、再到海道量測,楊士莪在一次次國家的“急需”中,迎接了一個個新的挑戰。“心裡要裝著祖國,要把自己的前途永遠和國家的需要、人類的命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他看來,搞科研的目的是讓祖國更强大。
在經歷一次次“轉行”之後,楊院士“遇見”水聲學,並將其作為畢生研究領域,在澎湃的大海上,他迎風破浪,承擔起使命擔當。時光荏苒,他一步一個腳印,終成中國水聲工程奠基人之一。筆者來到楊院士家中採訪時,老人正伏案鑽研;桌上是學生傳來的水聲科技論文。
七十年過去,依舊勤勉如初。他如“莪”一般,畢生工作在水邊,生命不止,壯心不已……(記者方圓)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