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11日獲悉,自今年汛期起,四川將啟動地灾分級預警,同步量化預警與響應標準,做到“有預警就有響應、有行動”。
根據自然資源廳日前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全省地質灾害監測預警工作的通知》和隨文下發的《四川省地質灾害分級預警工作導則(試行)》《四川省地質灾害監測預警響應指引(修訂)》,我省將在保障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預警全覆蓋的基礎上,採取分級發佈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資訊,以有效避免不同層級監測預警資訊重複發送。具體而言,就是省級預警到縣(市、區)、市級預警到鄉(鎮、街道)、縣級預警到村到點到人,從而有效解決預警資訊重複發送對基層造成干擾等問題。
在預警響應方面,我省也進一步量化預警響應啟動標準,明確預警響應避讓轉移條件。
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地質災害“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逐級加强響應措施”原則,預警響應分成3種情况。
第一,當發佈地質災害黃色預警遇到豪雨(24小時內降雨量大於50毫米,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調整響應標準。其中,甘孜州、阿壩州相應標準减半)或有險情迹象時,可組織地灾隱患點受威脅群眾主動轉移避讓。
第二,當發佈地質災害橙色預警遇到大雨(24小時內降雨量大於25毫米,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調整響應標準)或有險情迹象,應立即組織地灾隱患點受威脅人員、處於高和極高危險區內在建工程營地施工人員提前避讓轉移並做好避險管控。
第三,當發佈地質災害紅色預警遇到中雨(24小時內降雨量大於10毫米,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調整響應標準)或有險情迹象,應立即組織預警區域內高、極高危險區受威脅人員嚴格落實“三避讓”“三個緊急撤離”要求,並做好避險管控,防止無關人員進入地質災害危險區域,必要時,可强行組織避灾疏散。
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說,預警等級與降雨量掛鉤、預警與應急回應聯動,讓基層一線組織受威脅人員避讓轉移有了清晰的標準。同時,把落實響應措施的主動權交給基層一線,避免極端天氣和重大風險研判不足、預警資訊發佈後響應標準不量化、組織避讓轉移不及時造成人員傷亡。(記者 文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