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記者走進咸陽市旬邑縣石門村。村民柴平貴正穿梭在林地間巡邏,他是咸陽市首批林業碳票交易的受益者。“近期天氣乾燥,護林工作重點是防火患,清理乾枯樹枝,遇見火災隱患及時清除。”柴平貴說,他承包了700餘畝林地,今年通過林業碳票交易獲益了近10萬元。
操心著這片林地的,還有石門村黨支部書記張勝利,他是石門村的基層林長。“石門村位於石門山森林公園內,林木茂盛。作為一名基層林長,我和村上10名護林員一起管護著村裡6000餘畝林地。”張勝利說,他們定期進行巡山,感到身上責任重大。
“2018年6月,咸陽市旬邑縣在全省率先推行林長制,全縣有529名林長和1053名護林員,實現了林地分級管理全覆蓋,完成營造林46.1萬畝,建成森林鄉村13個,綠化道路180多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6.8%。全市第一張林業碳票在旬邑縣成交。”旬邑縣林業局局長第五耀林說。
近年來,咸陽市全面推進林長制,全市共設林長3745個,在全省率先實現四級林長制全覆蓋,年均完成營造林50餘萬畝,綠化道路720公里,建設綠色家園示範村119個。2021年,咸陽市國家森林都市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綜合評定,全國關注森林活動工作交流座談會在咸陽市成功召開。
走進位於咸陽中部旱原的三原縣陵前鎮肖家村,淡粉色的櫻桃花迎春開放。據陵前鎮政府幹部花幹介紹,陵前鎮作為果業大鎮正進一步做大做優雜果產業,去年僅肖家村就新增櫻桃等雜果經濟林2000畝,不僅扮綠了村莊,也拓寬了村民的增收致富路。
當前,咸陽市加快推進“北部山地森林化、中部旱原果林化、南部平原園林化”綠化戰畧,以三北防護林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森林鄉村建設工程、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等為抓手,推進國土增綠。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8.81%,活立木蓄積量達1452萬立方米,濕地保護率達39.69%。
“增綠”只是第一步,如何高效“管綠”實現提質增效?據咸陽市林業局局長趙强社介紹,咸陽市以連片山場為網格,劃定全覆蓋、網路化的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區,把全市3745個林長責任全部落實到山頭地塊。全市建立起192支2288人的森林消防隊伍,落實了3620名基層護林員,實現“山有人管、樹有人護、責有人擔”。
咸陽市還廣泛應用遙感、GIS等科技手段,常態化開展森林資源補充調查、林地變更調查、公益林和天然林監測,實行資源數據動態調整,全面實現了森林資源“一張圖”管理、“一個體系”監測,構建了“一套數據”評價體系,資源保護與開發衝突等難題得到有效解決。
禮泉縣叱幹鎮東相虎村利用村上近800畝林地的資源優勢,發展林下生態養殖產業,在林下散養無抗雞3萬餘只,利用電商等通路銷售,村民通過入股、務工等形式參與其中,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150萬元,共分紅13.65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咸陽市按照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思路,堅持做好“用綠”文章。咸陽市組建林業專業合作社67個,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產業,年產值1.23億元。2021年3月,咸陽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啟動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創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依託中國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院所的專家團隊,對全市森林資源碳匯狀況進行摸底調查。全市森林資源碳儲量達6948萬噸,林業碳匯交易前景可觀。
咸陽市委書記夏曉中表示:“我們將認真落實全省林長制工作部署,以創建國家林長制示範市為抓手,堅持體系化護綠、工程化增綠、高效化管綠、產業化用綠、精准化活綠,不斷促進生態環境改善,開創林業高品質發展新局面。”(記者:劉坤)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