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內涵提升農產品價值場景體驗帶動在地消費文創復活傳統產業廣陽島農文旅融合變現生態價值

重庆 47℃ 0
摘要:

春日漸深,廣陽島處處綠意盎然。

盛開的油菜花田、生態特色集市、生態修復後的燕子坪……這些春季美景都得益於廣陽島生態環境的改善,其底色就是對綠色發展理念的認識把握和創新實踐。

近年來,廣陽島堅持厚植綠色、擦亮底色,持續加大生態投入,加强環境修復,加快生態格局重構重塑,著力描繪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生態和諧畫卷。

如何進一步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資產,將生態價值變現為經濟價值?3月3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南岸區獲悉,該區依託廣陽島良好的載體條件,用二產三產帶動一產,用文化內涵提升農產品價值,用場景體驗帶動在地消費,用文創復活傳統產業,譜寫綠色發展的春天序曲。

優一產

打造生態農業“樣板間”

“我們種植的是重慶本土品種——清爽黃瓜。”廣陽島綠色發展公司生態風景部員工高少雄介紹,“現在播種下去,到夏天,市民就能在廣陽島上品嘗到健康的生態蔬菜了。”

廣陽島在不同季節種植了100餘種瓜果蔬菜。“除了黃瓜、蕃茄等品種,我們還相繼種植了一批巫山脆李、‘石柱紅’辣椒等富有重慶本土特色的農產品。”高少雄說,這些農產品在島上的生態餐廳供應給市民遊客,實現了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商品化陞級,提升了農產品品牌價值。

現在的廣陽島好比一個“生態樣板間”,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越的生態環境,以一產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拓寬生態價值轉化路徑,以高品質農產品助推高品質綠色發展。

接下來,廣陽島還將推出“廣陽綠”標準,將產於廣陽島示範基地的果蔬或者運用廣陽島生態種植技術的農產品,向全市以及全國推廣,打造重慶特色農產品平臺。

接二產

旅遊產品提升附加值

陽春三月,廣陽島近200畝油菜花形成花海,吸引人們前來“尋春”。

在芒種驛站不遠處,52個蜂箱安置於花田中,蜂群飛舞。“這是石柱專業養蜂人帶來的蜂箱。”高少雄介紹,生態修復主體完工後,廣陽島圍繞“生態+農業”發展農林牧副漁業。比如油菜花田,全年輪種油菜、高粱等農作物,生產蜂蜜、菜油、高粱酒等農副產品。如果說油菜花及其產生的價值屬於一產帶來的“福利”,那麼養蜂采蜜形成蜂蜜產品就是二產帶來的“驚喜”。現時,廣陽島綠色發展公司將該蜂蜜產品命名為“廣陽島秘蜜”。

“未來,我們還會開發更多的旅遊商品,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高少雄說。

融三產

衍生生態研學新經濟

“生態+農業”,農文旅融合自然少不了。

廣陽營生態餐廳集中展示島上的農產品,是廣陽島綠色發展公司對三產的一次探索,希望借此帶動農旅融合發展。今年3月,廣陽島還推出了“春島集市”,為全市各區縣的民俗小吃、農特產品、非遺文化、文旅景區提供了展示和銷售平臺,獲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評。這是廣陽島提升“吃住行遊購娛”配套保障服務品質的同時,在產業“接二連三”上的進一步探索。

“我們在原鄉節等生態研學活動的基礎上,開發了沉浸式的廣陽島生態修復實踐課程。”廣陽島綠色發展公司兩山轉化部員工王珂說,江心島獨特的自然人文資源本底,以及島內生態保護修復的成效初顯,讓廣陽島成為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絕佳地點。

例如,廣陽島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島上記錄植物從生態修復前的383種新增到現在的594種,新增記錄鳥類20種,其中包括黑鸛、烏雕等珍稀鳥類。島上每處景點都設有生態展示牌,市民來此猶如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文明實踐課。

生態研學課程寓教於樂,主要服務於幼兒及青少年,讓孩子們在玩耍的同時觀察島上的花草樹木和昆蟲動物,培養生態文明習慣與意識。生態團建課程主要面對成年人,用趣味遊戲傳遞生態文明知識,使參與者以行鑒知,充分感受廣陽島生態文明建設的魅力。

“可以這麼說,整座島就是生態研學的大教室,每棵花草樹木都是最好的教材。”王珂表示,希望通過“生態+教育”的形式,讓更多人瞭解到廣陽島的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創新。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