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撐起希望的“藍天”

天津 93℃ 0
摘要:創新模式防止保障“漏底”社會救助對困難群眾而言,就是“及時雨”“雪中炭”。推行承諾制審批,實現社會救助“就近申請、全城協辦”。作為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環,我市的社會救助工作強調“應救盡救、不落一人”。

河東區殘聯通過“按件取酬”“訂單式”培訓形式,幫助殘疾人通過勞動獲得收益。

一座城市散發的溫度,困難群眾最有感受。

從基本生活到衣食冷暖,從補齊短板到兜住底線,社會救助充當著重要的社會“穩定器”作用,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也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

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解羣衆之所困,天津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恒心,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優化社會救助體制機制,織密織牢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困難群眾煩心事。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這是承諾,更是責任。托起困難群眾的幸福底線,天津交出暖心答卷。

救助政策不斷“加碼”陞級

“多虧了政府的幫襯,讓我們一家子走出了困境。”每個月和老伴兒只有2000多元終身俸,還要支付5000多元的醫藥費,入不敷出,讓津南區雙橋河鎮東泥沽村村民薑振芹幾度絕望。村民政工作人員得知薑振芹的患病情况後,為其申請低保、臨時救助和醫療救助。“現在,我看病的費用有95%以上是政府買單,負擔減輕了,身體也跟著變好了。”曾經的愁容變成了笑容。

薑振芹的故事並非個例。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遭遇突發情况,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者接受救助後基本生活仍有嚴重困難,這個“困局”如何破題?

家住河東區春華街美福園社區的李文彬是一名網約車司機,獨自撫養兩個年幼的孩子。2021年年初,因住院做心臟支架手術,近3萬元的手術費讓並不寬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當時,為了看病,從親朋好友處能借錢的全借了。術後,大夫又告訴我,我的身體狀況已不能從事網約車工作,那時感覺天都塌下來了,發愁借的錢怎麼還。”就在李文彬走投無路時,他找到了社區居委會。

因為名下有一輛汽車,按照政策,李文彬不能享受低保,可是李文彬確實有大額醫藥費負擔,所以,民政工作者加急為其辦理“救急難”手續,用臨時救助“兜底”,先解燃眉之急。“工作人員對我說,等後續我的身份符合待遇政策,就會為我辦理低保。”一顆“定心丸”,讓李文彬覺得日子有了盼頭。

加大社會救助力度,在對城鄉低保、特困、低收入救助家庭做到應保盡保的基礎上,通過臨時救助政策加大對支出型貧困家庭的救助力度;利用市、區的社會救助基金開展個案精准救助,妥善解决政府救助後仍有困難或者政府救助政策暫時覆蓋不到的家庭;擴大救助範圍,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患重病的困難群眾,可按照單人戶申請低保……在政策惠民上做“加法”、在救助門檻上做“減法”,天津用一項項硬核措施織就一張嚴密的兜底保障網,讓社會救助照耀到每一個角落。

創新模式防止保障“漏底”

社會救助對困難群眾而言,就是“及時雨”“雪中炭”。“及時雨”如何更及時?“雪中炭”如何暖人心?天津探索的脚步從未停歇。

在津南區,小小的救助標識牌將困難群眾與政府部門緊密聯系在一起。區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周佳新介紹,津南區為區內所有的困難群體發放救助標識牌,當他們生活中遇到難題時,掃一掃牌上的二維碼,就會第一時間得到“量體裁衣”的救助。

雙新街金興家園社區居民劉錦岩就是通過救助標識牌上的二維碼,解决了自己最迫切的需求。他本已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紀,卻還要照顧生病的兒子。不幸的是後來自己也生病了,他住院後,兒子陷入無人照顧的困境。上傳需求、認領責任,社區、街道、區民政局勁往一處使,不僅幫劉錦岩減輕了看病的經濟負擔,還聯系了托養機构,兒子有人管了,再無後顧之憂。

搭平臺、賦能量,不斷創新社會救助模式。現時,我市已初步構築完成低收入人口資訊監測平臺,通過數據比對,及時將符合條件的易返貧致貧人口等納入兜底保障範圍。全市社會救助稽核確認許可權下放街道(鄉鎮),讓百姓的急難愁事“提速辦”。推行承諾制審批,實現社會救助“就近申請、全城協辦”。依託“津心辦”“津治通”App、天津社會救助“直通車”微信小程式等,為困難群眾鋪設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的便捷路。

“物質+服務”讓社會救助更暖心

“社會救助不能是簡單的給予物資救助,要通過不斷提升救助水准和服務質量,讓困難群眾不僅暖身,更要暖心。”在守護困難群眾的道路上,天津自加壓力,提出“物質+服務”的救助管道。

2021年10月,天津街頭一男孩睡在別人車頂上的視頻上了熱搜。寒秋深夜,露宿街頭,當所有人都為男孩揪心時,一場愛心行動已經展開。“其實,對男孩的救助從2020年就已經開始了。”河西區民政局社會救濟科科長韓莉說,當時,孩子的母親帶著孩子從山東返津,滯留在一家量販店內,被發現後,不僅為他們安排了住處,還給予了臨時救助。後來,又為他們辦理了低保、解决了孩子的“黑戶”問題。孩子有學上了,每月又有穩定的救助金作保障,本以為他們的日子就這樣安定地過下去,沒想到,母親的冷漠讓離家出走成了男孩逃避母親的管道。

“絕不能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裏成長。”就在男孩睡車頂的轉天,河西區民政局將男孩臨時安置,由專人照料。“我們還請來了專業心理諮詢師給孩子作輔導,孩子的性格也開朗了許多。”韓莉說,對於孩子的未來,他們也在規劃當中。

統籌救助資源,把力聚起來,天津將社會救助工作由政府單打一的“獨角戲”發展成為全社會共發力的“大合唱”。“困難群眾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單純依靠政府進行物質和資金的救助,難以滿足羣衆需求。囙此,我們廣泛連結各類社會資源,構建以提升永續生計能力、社會融入能力為覈心的社會救助體系,為品質生活補上困難群體這塊‘短板’。”市民政局救助處負責人張雪松說,“物質+服務”的救助新模式,實現了從關注困難群眾物質需求向注重物質與精神需求的轉變。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如果將全面小康比作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那民生就是其中最厚重的底色,而兜底保障則是其中最溫暖的主題。

記者手記

為了困難群眾一路“亮綠燈”

樸實、幽默、熱心腸,一直是天津人的真實寫照。越是困境中,越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濃濃暖意。

對於困難群眾而言,他們的難處各有不同。採訪中,津南區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周佳新介紹,轄區內的一戶家庭,女兒是植物人、丈夫是腦梗死又患有尿毒癥,家裡的重擔都落在孩子媽媽身上。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孩子媽媽突然暈倒,送去醫院也沒有搶救過來,留下父女倆,誰來照顧。

“他們又不符合集中供養的條件,送去養老機构,年齡又不符合,更主要的是負擔不起。”如何打破眼前的僵局?村、鎮、區微信上不停商討,利用愛心資源,父女倆的未來有了著落。

對此,周佳新感觸頗深,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社會力量,只要是為困難群眾辦事,都是“亮綠燈”,“所以,我們的工作都能有一個圓滿的結果。”

作為民政工作的重要一環,我市的社會救助工作強調“應救盡救、不落一人”。全市每年將近有1.9萬人列入低保和特困,其中每年實施臨時救助達到7.1萬人次。

每一個故事的背後,都有一群熱心並執著的人,他們在拼盡全力為困境中的人送去曙光。一座充滿愛又可以依靠的都市,怎能不令人嚮往。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